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08 星期五 农历闰六月十五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066)
机构
(0)
政策
(91)
资讯
(487)
清单
(23)
资源
(53)
学术
(395)
百科
(1)
其他
(1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40年,从自觉到自信!非遗为民族立魂、为生活点睛
2018.12.16
专题报道
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也为非遗保护传承提供了难得机遇和良好条件。改革开放40年来,从以民俗、民族民间文化为重点的记录、保护,到非遗保护体系的全面建立,再到非遗传承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人们的生活也因为非遗而变得更加精彩。建章立制——非遗保护的制度化、体系化、法律化近年来,“非遗”作为一个概念在我国已经家喻户晓,并且随着地方、国家和国际层面展开的保护实践及其空前的影响不断深入人心。而在十多年前的中国...
查看更多
“藏医药浴法”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保护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
2018.12.15
要闻
图1 “藏医药浴法”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保护工作座谈会现场为加强“藏医药浴法”保护传承,推进我国申遗和履约保护工作,12月14日,文化和旅游部在京召开“藏医药浴法”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保护工作座谈会。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雒树刚出席会议并讲话。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项兆伦主持会议。中央西藏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斯塔,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李昌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闫树江,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罗梅...
查看更多
藏文书法(德格藏文书法)
2018.12.14
相关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德格县 藏民族历来十分重视书法艺术。藏族书法以字体种类繁多而闻名于世。作为书写最为快捷的实用书体,形体优美流畅的酋体在藏文化流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按照藏族传统的学科
分类
法,书法属于大五明中工巧明的一个小分支。藏文书法有真、行、草三体,真书用于镌刻,行书用于公文及其他较庄重的手书文字,草书则用于普通记录和信札。藏文书法以硬笔书写,笔大多用竹子做成,也有铁制的笔。多姿多彩的藏文书法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蕴藏着丰富的...
查看更多
藏文书法(果洛德昂洒智)
2018.12.14
相关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 藏民族历来十分重视书法艺术。藏族书法以字体种类繁多而闻名于世。作为书写最为快捷的实用书体,形体优美流畅的酋体在藏文化流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按照藏族传统的学科
分类
法,书法属于大五明中工巧明的一个小分支。藏文书法有真、行、草三体,真书用于镌刻,行书用于公文及其他较庄重的手书文字,草书则用于普通记录和信札。藏文书法以硬笔书写,笔大多用竹子做成,也有铁制的笔。多姿多彩的藏文书法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蕴藏...
查看更多
彝族服饰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彝族服饰是彝族的重要标志之一,在衣着、打扮以及服装配饰等方面,形成了世代传承的文化传统。彝族支系众多,形成了丰富的地域风格,凉山昭觉地区的彝族服饰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四川省昭觉县的彝族服饰文化底蕴深厚,汇聚了义诺、圣乍、所地三大方言区的服饰风格,素有“彝族服饰文化之乡”之称。 在凉山昭觉县境内,分布着圣乍、义诺、所地三大方言区的服饰,一般从彝族男子裤脚的大小,可看出其区别。义诺服饰习俗区,也被称作大裤脚地区,以庆恒乡等为典型代表;圣乍服饰习俗区,即中裤脚地...
查看更多
藏医药(山南藏医药浴法)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山南藏医药浴法作为《藏医四部医典》中记载的藏医五械疗法之一,是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随着藏民族的迁徙和与其他民族的融合,该遗产项目广泛流传于西藏地区并在当地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它是藏族先民依托高原自然条件和药材资源,在生活生产实践中积累的,融预防与治疗于一身的治疗方法。其传统传承方式主要有家族传承、寺院传承和院校传承三种。 山南藏医药浴法是将全身或部分肢体浸泡于温泉或药物煮熬的水汁中,通过皮肤吸收或发汗,达到散寒祛风、发汗利尿、消肿...
查看更多
传统香制作技艺(莞香制作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莞香制作技艺是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世代相传的传统制香技艺。 莞香历史悠久,属沉香珍品,有黄熟、生结沉、四六沉、油速等15种名目。莞香制作技艺工序多达30余道,从原态香材的培植获取直至加工取精,跨度十余年甚至几十年。莞香的培育要经过人工作用于特定香树,根据所需名目不同,采用不同技法。再经历漫长的孕育,最后依节气择时而采,黄奇楠、生结、马尾渗等香品应运而生。采下的香材,要经历理香、拣香、窨香、合香等工序。理香,即使用传统工具去木留香。为保证品质,依不同纹理与木...
查看更多
传统香制作技艺(药香制作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药香制作技艺是中国传统制香技艺的组成部分,以天然香料为原料,根据家族传承上百年的传统香方和炮制工艺整理研制而成。北京市是这一制作技艺的主要流布区域之一。 传统药香制作技艺承袭两千多年的制香文化,成品包括香丸、香珠、香饼、香粉、香膏、香水、线香、印香、签香、盘香、塔香、原态香材等。传统药香的制作严格遵循古香方和制作工艺,包括选择地道药材、手工研磨、香药炮制五法去毒、按香药君臣佐使配伍合香、手法揉料、模具成型、自然阴干、去性与窖藏、包装入盒等。主要炮制方法包括...
查看更多
麦秆剪贴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清丰聂氏麦秆剪贴是中国传统麦秆剪贴的地方表现形式,流布于河南省清丰县等地。清丰县地处河南省东北部,为我国优质小麦重要生产地,为麦秆画提供了充裕的物质资源。 有文献记载,明朝宣德年间,清丰县阳邵乡聂家开始从事麦秆画制作。清中期,10余家麦秆画家族竞相争辉,其中聂氏麦秆画为典型代表之一。清末,聂氏家族传人已能熟练利用麦秆,经过熏蒸、劈、缠、剪、刻等工序设计制作人物、吉祥动物、花鸟山水等图案,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聂氏麦秆画。聂氏家谱记载,清嘉庆年间聂万卷研制的多层次...
查看更多
藏文书法(果洛德昂洒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 藏民族历来十分重视书法艺术。藏族书法以字体种类繁多而闻名于世。作为书写最为快捷的实用书体,形体优美流畅的酋体在藏文化流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按照藏族传统的学科
分类
法,书法属于大五明中工巧明的一个小分支。藏文书法有真、行、草三体,真书用于镌刻,行书用于公文及其他较庄重的手书文字,草书则用于普通记录和信札。藏文书法以硬笔书写,笔大多用竹子做成,也有铁制的笔。多姿多彩的藏文书法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蕴藏...
查看更多
1
61
62
63
64
65
107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