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02   星期六   农历闰六月初九   大暑 大暑
搜索
中国剪纸
查看更多
保护实践总结
高密剪纸构思精巧,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善用阴剪和阳剪手法,巧用黑块和细线,善使锯齿纹和光滑面,有定规而不拘束,剪出粗犷而精巧、简约而不单调、质朴而灵秀、生动又传神的艺术效果,自成“粗中有细的金石味”,这是高密剪纸区别于其它地区剪纸的重要特征。1993年,高密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的称号,有数名高密剪纸艺人应邀出国展演,被誉为“中国魔剪”。2008年5月,高密剪纸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高密剪纸随中国剪纸列入联合国教...
查看更多
保护实践总结
一、主要举措与成果 (一)建立四级名录体系,召开研讨会,成立剪纸研究会,策划展览活动。近年来申报市级传承人一名,国家级传承人一名。召开滨州民间剪纸艺术传承研讨会,成立了滨州剪纸研究会,策划了“中国梦·滨州行——滨州市剪纸艺术展”“美在民间永不朽——滨州市剪纸艺术展”等展览,多次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展览展演活动。 (二)开展民间剪纸的搜集整理研究工作,组织专家编写了《从渤海窗花到滨州剪纸》、《滨州剪纸与传承(上中下...
查看更多
保护实践总结
2009年9月,粤剧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广东粤剧界认真履约,以弘扬粤剧艺术为己任,扎实开展粤剧艺术传承与保护工作,积极推动粤剧的传播与发展,成效明显。 一、粤剧保护实践情况 (一)出台相关政策,为粤剧保护传承提供制度保障。     2011年,广东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公布施行《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加强包括粤剧在内的...
查看更多
保护实践总结
端午本是源自先秦夏至节驱除瘟疫、辟邪祛毒的传统时令节日。后世逐渐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演变成端午的主要内容。今天的屈原故里端午节,既保留了祈福禳灾、辟邪驱毒等端午节俗本意,又通过世代相沿的传统仪式和习俗活动,体现出家乡人民对屈原的热爱和对其爱国精神品格的颂扬,形成了三过端午、祭祀屈原、龙舟披红、游江招魂、粽子寄情、骚坛诗会、亲邻自乐等习俗内容,具有鲜明独特的文化内涵。 2009年,端午节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我...
查看更多
中国剪纸
查看更多
保护实践总结
“过门笺”是莒地剪纸艺术的代表作,春节贴“过门笺”的范围遍及全境,是莒县流传久远的古老习俗。“过门笺”的作品形式多样,体裁广泛,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它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莒县过门笺项目2006年12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2009年9月作为中国剪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
查看更多
保护实践总结
柘荣剪纸以阳剪为主,阴剪为辅,风格鲜明,具有很强的地域个性,既保留了原始艺术淳朴、粗拙、刚健、浑厚的特征,又具有细腻、古雅、秀丽、柔美的艺术魅力。柘荣县高度重视柘荣剪纸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措施有力,活力传承,加强柘荣剪纸的国内外展览交流活动,积极探索柘荣剪纸生产性保护,注重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用文创激活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剪纸传承和发展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推动文化事业和产业繁荣发展。 2008年5月,柘荣剪纸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查看更多
中国剪纸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