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搜索
国家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四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国发〔2014〕5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53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53项),现予公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表述,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称调整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9月5日上午,文化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有关情况。        文化部政府门户网站记者杨倩 摄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以下简称为“博览会”)将于2016年9月21日至25日,在山东济南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届博览会由文化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山东省文化厅、济南市人民政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联合承办。自2010年以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对中国人来说,夜空中的朗朗明月,似乎是一种温柔情感的象征:它寄托着对故土的深切怀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可以是对亲人刻骨铭心的牵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正值秋高气爽之际,那一夜的月亮,圆润、明净,似是一年之中最大、最亮、最美的。无论是在东北黑土地上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农家大汉,还是在海外奋斗多年,事业有成的侨胞和游子,或者在灯火辉煌的大城市中辗转于各个写字楼之间埋头苦干的小白领,告别故乡的田地和村庄,到大城市辛苦奔波找...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哈密聆听甜蜜系列耳机雀之灵(疆绣)  电影《百鸟朝凤》热映之后,关于“手艺”的争论也愈发热烈,有人认为,灿烂悠久的中华农耕文明在鼎盛时期造就了农耕社会丰富多彩的手艺传承,然而随着新中国的经济发展逐渐从农业大国走向工业大国,加上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侵袭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各种传统技艺必然会逐渐衰亡;也有人持相反意见,认为社会越是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高,就越是需要传统技艺来装点现代化的生活,手艺应当越来越“值钱”……在今天,“手艺”对我们而言是否真的重要...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博览会会场—济南国际会展中心博览会开幕式演出(一)博览会开幕式演出(二)博览会现场(一)  本网讯  2016年9月21日上午,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以下简称“博览会”)在山东省济南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本届博览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山东省文化厅、济南市人民政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承办。作为文化部主办的国家级展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每两年举办一届,是目前全国唯一...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本网讯  2016年9月21日至25日,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传统工艺大赛”在山东济南国际会展中心二层C厅分场次火热开赛。传统工艺大赛是本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以下简称“博览会”)的核心环节之一,选手现场比拼与完赛作品展览首次融合、同时呈现,极大丰富了博览会展示内容,增强了民众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使本届非遗博览会更具吸引力。  本次大赛以“振兴传统工艺,提升传统工艺从业者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推动传统工艺的传承和保护”为目的,旨在通过大赛促进...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9月9日至12日,第八届西部文博会在西安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文博会上进行展演展示。广东舞狮、陕西老腔等精彩的演出及各地富有特色的民俗手工艺让西安市民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本届西部文博会专门设立了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专区。25岁的贵州六盘水苗族姑娘熊兆美点亮蜡烛,用不同大小的刀蘸蜡后在布上作画。在她的刀下,《年年有鱼》、《鸟语花香》等传统蜡画精致呈现。熊兆美从小跟着外婆、妈妈画蜡画,传到她已经是第7代了,熊兆美是当地最年轻的蜡画传...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9月25日上午,历时五天的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山东济南国际会展中心闭幕。本届博览会由文化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围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的要求,以“非遗走进现代生活”为主题,通过展陈、演示、比赛、体验等形式,全面展示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新进展和新成果。  本届博览会共设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成果展、非遗精品展、传统工艺项目比赛、民歌大赛、传统工艺振兴...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龙宇(右一)在直播  “直播”是近两年的网络热词,越来越多的网络达人通过直播平台展现才艺、和网友分享好玩儿的故事或产品。那么,“直播”和“非遗”之间会迸发出什么样的火花?这个暑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师生们做了这样的尝试。  “非遗进清华”的延伸  今年暑期,在文化部的倡导下,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延伸,清华美院非遗项目组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非遗传承人回访活动。考察团兵分七路深入江浙、湘黔、川渝、陕冀等地的传统村落,寻访曾在清华...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清华大学研培学员蜀绣作品《锦上云彩》(摄影:马婕)新疆哈密工作站的刺绣耳机本报记者(摄影:王学思)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研培学员作品《苏绣团扇》    (摄影: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观众在观赏传统工艺精品展 (摄影:王学思)观众体验皮影戏 (摄影: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服装T台秀现场 (摄影:赵冰心)  十二大重点板块,近千项国内外优秀非遗项目,1.5万件非遗作品,4.5万平方米的展示面积,48万余人次到场参观,4000余万元的交易额……9月21日至25日...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