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2 星期一 农历四月十五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512)
机构
(0)
政策
(6)
资讯
(269)
清单
(132)
资源
(14)
学术
(81)
百科
(0)
其他
(1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端午节习俗传承与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2019.07.08
论坛
摘要:端午节习俗传承包含中国人对文化的选择,对生活的选择,包含中国人的文化创造力、文化自信力。端午节习俗传承体现了人类价值的共同性,其多样性传统源于生活基础上的文化调适和包容性发展,端午节习俗传承体现了中国人基于民族、地方传统的自豪感,彰显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端午节习俗;传承;文化自信 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16ZDA16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5JJD850011...
查看更多
历史与记忆的关系:
土家族
撒叶儿嗬仪式的个案研究
2019.07.02
论坛
[ 摘要 ] 历史与记忆的关系之辩由来已久,它是社会记忆研究的重要内容。
土家族
撒叶儿嗬仪式的民族志资料反映出,二者的形成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但是文字历史和身体操演传达的社会记忆,都是人的身体实践的产物,共享了有关过去的意象。其中,历史成为
土家族
人社会记忆的参考文本,重塑了历史与记忆的关系形貌。 [ 关键词 ] 历史重构;文字历史;社会记忆;身体操演;撒叶儿嗬 一、问题的提出 在清江中游的土家...
查看更多
非遗与旅游相得益彰
2019.06.28
专题报道
当锣鼓喧天、龙狮翻腾的南岳庙会,欢歌热舞、场面恢弘的苗族赶秋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走进景区,会产生怎样的奇妙反应?近年来,湖南依托丰富、优质的非遗与旅游资源,积极促进非遗与旅游“联姻”,“非遗+旅游”已成为深入推进湖南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让非遗尽显魅力,为旅途增添亮色。 非遗为旅游注入文化底色 位于湘西
土家族
苗族自治州吉首市万溶江畔的乾州古城,已有4000多年历史,如今成为集中展示湘西传统文化魅力的旅游景区。每天上午1...
查看更多
2018年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研究报告
2019.06.17
论坛
摘要:通过文献分析、经验总结和个案研究,本文对2018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状况、趋势、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2018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形成了新的气象和格局。文旅融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及其成果共享创造了新机遇。在“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指导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在助力精准扶贫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本年度文化生态区建设稳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顶层设计和落地实施逐渐有效衔接;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深入实施,传承人群研培计...
查看更多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湖南省宣传展示主场活动启动
2019.06.13
各地风采
6月3日,长沙雨花非遗馆,演员在表演原创现代非遗节目《天下非遗聚雨花》。(摄影:李健) 6月3日,湖南省文化馆,观众在体验传统素烧坯勾线。(摄影:李健) 6月8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6月3日,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主场活动在湖南省文化馆启动。本次活动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以“非遗保护·中国实践”为主题。其中,省文化馆以静态展览为主,雨花非遗馆以动态展示为主...
查看更多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湖南省宣传展示主场活动启动
2019.06.13
地方新闻
6月3日,长沙雨花非遗馆,演员在表演原创现代非遗节目《天下非遗聚雨花》。(摄影:李健) 6月3日,湖南省文化馆,观众在体验传统素烧坯勾线。(摄影:李健) 6月8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6月3日,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主场活动在湖南省文化馆启动。本次活动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以“非遗保护·中国实践”为主题。其中,省文化馆以静态展览为主,雨花非遗馆以动态展示为主...
查看更多
非遗文创受年轻人追捧
2019.06.12
专题报道
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主会场活动现场展示的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摄影:姜晓丹) 近年来,我国各地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设计巧妙结合,一系列文化创意产品不断涌现,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潮品”。这既拉近了文物和公众的距离,让传承千百年的文化遗产逐渐“活起来”“火起来”,也推动了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消费升级,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下简称“遗...
查看更多
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第五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2019.06.08
地方新闻
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黔府发〔2019〕10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省人民政府批准省文化和旅游厅确定的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52项、174处)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72项、141处...
查看更多
民俗传统与乡村振兴
2019.05.17
论坛
【提要】民俗传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民俗传统包含生态、生计、社会、信仰与道德伦理及村落文艺等五大类型。村落民俗传统助力乡村振兴有七大途径:利用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重建乡村精神传统;运用乡规民约之乡村自治传统,实现乡村德治、法治、自治的三治合一;传扬乡贤文化,发挥乡贤与民间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带动和组织作用;以村落节庆、人生仪式传统,增强乡村人际互动,传承与增进乡风文明;以村落口头传统、乡土表演艺术,讲好村落故事;从传统村落与环境协调的生态利用经验...
查看更多
传统遇上科技,历史走进现实数字化,描摹非遗之美
2019.05.16
专题报道
制图:沈亦伶 穿越浩瀚历史长河,中华大地上,留存至今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可观。如何传承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三维动画、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现代科技提供保护新方案,让非遗传下去,让文化火起来。 在湖北长阳
土家族
自治县,传统仪式“撒叶儿嗬”在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当地
土家族
人的文化骄傲。但近年来,年轻人陆续从家族繁衍的山寨走向城市,愿意去了解这种歌舞的年轻人越来越少。长阳非遗保护中心...
查看更多
1
18
19
20
21
22
52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