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10-02 星期四 农历八月十一 秋分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524)
机构
(0)
政策
(7)
资讯
(277)
清单
(133)
资源
(16)
学术
(82)
百科
(0)
其他
(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湖南张家界:巧手编织致富路 土家织锦传非遗
2017.03.31
专题报道
3月29日,在湖南张家界武陵源区乖幺妹土家织锦基地,一名工人在老师的指导下织锦。
土家族
织锦技艺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制作需经过纺纱、牵线、纺线、捡综、翻篙等十二道工序,制作难度高、耗费时间长。近年来,湖南张家界不断加强对这一非遗技艺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并大力扶持土家织锦产品向规模化发展,使之成为当地旅游开发、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项目。这些五彩斑斓的“土锦”产品远销国内外,深受各地游客的喜爱。据统计,近三年以来,武陵源区累计有2000...
查看更多
让传统工艺传承更加自信——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畅谈《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
2017.03.31
专题报道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制定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计划的制定一直备受传统工艺持有者、从业者等广大传承人群的关注,此次计划的发布更是在非遗传承人中引起了热烈反响。对于这一促进中国传统工艺传承与振兴的总计划,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如何评价?计划的出台对于他们有着怎样的意义?就下一步贯彻实施该计划,传承人又有哪些具体的意见和建议?日前,传统工艺领域的部分传承人代表对本报记者表达了各自的看法。 激发创造精神...
查看更多
委员议政:把脉“非遗”话“乡愁”
2017.03.13
专题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当前已成为中国社会共识,但应如何提振内生动力、延续文脉乡愁?全国两会期间,多位政协委员给出建议。作为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它的展示吸引了一些市民的驻足观看(摄影:王秋兰) 探索“非遗”扶贫 目前,中国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372项,省级则13087项;已有39个项目跻身世界级“非遗”,总数位居世界第一。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王文章认为,“非遗”保护不应是“凝固”的保护、使其成为文物,“对可以制造...
查看更多
湖南举办迎新年传统手工艺博览会——让非遗技艺融入现代生活
2017.01.05
其他新闻
非遗传人胡杨与女儿胡芷祎展示沅洲石雕技艺2016年12月30日至2017年1月2日,湖南成功举办了2017迎新年传统手工艺博览会。本届博览会由湖南省文化厅主办,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长沙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等单位承办。湖南省文化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禹新荣,副厅长张帆先等出席开幕式。这次博览会围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的要求,以“让非遗融入百姓生活”为主题,设主题开幕式、非遗传统手工艺...
查看更多
“二十四节气”,未来如何传承
2016.12.20
专题报道
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上,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通过审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但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正在逐渐减弱,生活在钢筋水泥中的人们对节气是否还有依赖?申遗成功之后我国各地对其保护传承应该何去何从?“二十...
查看更多
从“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来看——国际视阈下的非遗保护与传承
2016.12.13
论坛
“中国河南省登封市有一座古观星台,人们曾经据此观测一年之中时令和季候的变化,从而安排农事活动和日常生活。时至今日,这里依然是年轻一代理解二十四节气的重要文化空间……”12月6日,文化部召开“‘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新闻发布会,会上播放的这段近10分钟的“二十四节气”申遗片,以优美的画面配以精准的解说,展示了中国各地不同的节气民俗及其意义。 中国代表团在申遗成功现场...
查看更多
苏工美新疆、贵州、重庆传统雕刻技艺培训班顺利结业
2016.11.29
交流培训活动
11月23日下午,由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简称“苏工美”)承办的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新疆、贵州、重庆传统雕刻技艺培训班顺利结业! 苏工美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曹雪明,苏工美手工艺术学院院长赵罡、党总支书记吴昀辰、副院长钱锦华,班主任仲溪老师以及新疆、贵州、重庆传统雕刻技艺培训班全体学员共同出席结业典礼,结业典礼由苏工美手工艺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喻琛主持。 传统雕刻技...
查看更多
二十四节气之小雪
2016.11.22
专题报道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每年阳历11月22日或23日,视太阳到达黄经240度时为小雪,在二十四节气中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与程度。进入小雪节气,意味着气温持续走低,天气寒冷,降水状态由雨变成雪。小雪与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多少的节气,它不同于我们日常所指降雪强度较小的小雪。如果说传统节气中白露、寒露、霜降是因气温下降水汽凝为水珠...
查看更多
大学如何助力非遗创造性传承
2016.11.21
专题报道
雕漆技艺传承人李志刚的作品《剔红鸿福官帽椅》 江西东固传统造像传承人刘节旺与中央美术学院学生刘丹洋合作的木雕作品《钟馗与小鬼》 日前,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北京市总工会、中央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大学与非遗——中央美术学院中青年非遗传承人高级研修创作展”在北京太庙艺术馆举办,共展出国家级非遗大师、年轻的非遗传承人、中央美院教授和学生共90余人创作的240余件作品,涵盖剪纸、木雕、玉雕、漆器、珐琅、民居营造、竹编、刺绣8个门类,不仅呈现了各非遗门类精...
查看更多
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与中国经验——访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负责人马盛德巡视员
2016.11.10
论坛
从2001年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开始,我国由政府主导推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遗工作方针。十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2011年我国非遗领域的首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非...
查看更多
1
39
40
41
42
43
53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