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6   星期二   农历四月初九   谷雨 谷雨
搜索
专题报道
拂去历史的尘封:对荆州高校学生非遗体验的思考吴丹   鼓盆歌、马山民歌、挑担围鼓……和许多地方一样,在荆州,祖祖辈辈遗留下来的“老玩意”,随着城市化步伐加快,民间艺术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很多非遗项目濒临灭绝。  在荆州,有这样一个大学生社团--长江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与研究社团(简称“长大非遗社团”)。该社团致力于保护和传承荆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2011年的暑假,长大非遗社团又组织社团成员奔赴各自家乡或留在荆州进行非遗调查。近日,记者倾听了他们与...
查看更多
论坛
民间艺人与学院派如何对接 郭文景:别小看老艺人       我和很多戏曲演员有过合作经历,无论是京剧还是别的曲种,无论是从事演奏还是演唱的艺术家,我都合作过。我的一个感受是,中国戏曲艺人的艺术是被我们低估了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大约一百年前,中国社会出现了严重危机,那时候中国人要挽救自己的社会和国家,人们希望中国达到的社会制度、社会结构以及挽救国家民族的理论都是西方来的,革命的理论以及社会的模式都是西化的,仿佛西方就代表了先进。所以在任何情况...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让我们一起守望民俗――首届安徽民俗文化节成功举办的启示       “办节的形式可以唤起更多人对民俗文化的关注,为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打好基础。”谈起首届安徽省民俗文化节,中国文联执行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不吝嘉许。   “这次文化节是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民俗文化,展示民俗文化的一个窗口。”与冯骥才一样做出好评的,还有全国民俗文化协会名誉会长乌丙安以及众多民俗文化的专家学者。   由铜陵市人民政府、安徽省文化厅共同主办首届安徽省民俗文化节得到一致好...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探访浙中民间的“非遗”传人文敏 徐贤飞 毛广绘 姜小武    浙中农村一个小小的傅村镇,成千上万乡间的农民晨晚练拳功不离身,因而几乎个个精气完足神情内敛;江山一个安静的居民小楼里,神奇的婺剧变脸大师安居在此,七十岁的老人坐着喝茶聊天,谁也看不出他曾有过红遍半个中国的过去;廿八都镇上儿孙绕膝的老奶奶,站在山坡上,随口就能把古老的山歌唱得回肠荡气……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那些涵盖在民间习俗内的古老传统的智慧与价值所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
查看更多
论坛
不闻此调,怎知昆曲如许 昆剧《长生殿》   【入选理由】    昆曲是中国最古老而且影响最为深远的剧场传统,在许多地方都演出。昆曲的剧本常在二十四出以上,带有美妙的咏叹调,一个主情节,及很多支线。由人类的角色和超自然的角色来演出。通常有十二个主要演员,充满了动作、默剧和虚拟的武打、身段特技,还有风格化的舞蹈和唱歌,有一个由弦乐、笛管、简单的敲击乐器组合的小型乐团,从头到尾的伴唱,并点染舞台上的动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昆曲】    昆曲,又称...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铜梁龙”悉尼贺新春百万华人华侨赏重庆民间艺术 铜梁龙表演(资料图)     今年春节期间,重庆文化艺术团受文化部指派,将分赴澳大利亚、法国和埃及开展“欢乐春节”系列文化活动。届时,将有近百万的华人华侨在国外可欣赏到具有浓厚巴渝文化色彩的重庆民歌、民乐以及铜梁龙、梁平版画等民间艺术。  据了解,“欢乐春节”文化活动自2002年启动以来,已先后访问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重庆市政府副秘书长方佳军表示,在此次“欢乐春节”活动中,重庆文化艺术团将造访澳大利亚、法国...
查看更多
人物
 北川领舞传人:不停歇的舞步     在北川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建规划中,拟建9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挖掘、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习所还未修建起,王官全已经挑起了传习的担子。”身藏40年羌舞功底,在群众看来,“他是‘活宝"。”12月22日这天,一夜细雨过后,北川任家坪石椅羌寨迎来一个明媚的清晨。    “准备好了没?客人要来了哦。”57岁的王官全尽管满头白发,但身着艳丽羌族服装的他依然充满活力。在他面前是10多个身着羌族服饰的姑娘和小伙子,个个精神...
查看更多
论坛
2009年国内期刊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目录   民族非物质文化传承场及其维护与再造  和晓蓉,和继全,顾霞 《思想战线》 2009-1 河北省邯郸东填池村赛戏研究 齐易、王志丽 《中国音乐学》2009-1 对音乐遗产“原生态保护”的思考 余冰 《中国音乐学》2009-1 可经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产业化运作合理性探讨 李昕 《广西民族研究》2009-1...
查看更多
论坛
 传统戏剧的生产性保护 没有剧目剧团就不能生存安 葵    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工艺等项目的生产性保护引起热议。生产性保护也是传统戏剧保护的一种重要方式和一条重要途径。“生产”二字对于传统戏剧来说并不是外来语,每一个戏剧院团日常的头等大事就是“剧目生产”或曰“艺术生产”。没有剧目生产剧团就不能生存,而传统戏剧是依靠剧团进行保护的,因此没有剧目生产也就谈不上传统戏剧的保护。  剧目生产的三方面内容  戏剧院团剧目生产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保留剧目的上演;传...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新版昆剧《玉簪记》白先勇再续青春梦      2005年,白先勇精心打造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让人惊艳。4年后,自称“昆曲义工”的白先勇又率领一流创作团队,推出青春版昆曲《玉簪记》。12月15日、16日,新版《玉簪记》将作为“北京国际戏剧·舞蹈演出季”的压轴剧目在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演出两场。    《玉簪记》改编自明代戏曲家高濂的经典作品,讲述书生潘必正与道姑陈妙常冲破禁忌礼俗的曲折爱情。此前,它曾经以昆曲、京剧、越剧、川剧等多种形式出现在戏曲舞台上。其...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