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01 星期二 农历六月初七 夏至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297)
机构
(0)
政策
(5)
资讯
(180)
清单
(46)
资源
(9)
学术
(47)
百科
(0)
其他
(1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非遗生存的困境解析
2013.01.24
论坛
非遗生存的困境解析 马知遥 摘要:并不是所有称为遗产的非物质文化都值得保护。在濒危优先的情况下,还应兼顾考虑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审美价值。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尊严和社会影响,让传承人和非遗本身得到国家的重视。减少工业化复制和机械化规模生产对非遗的冲击,减少城市化对乡村文化的冲击和破坏。政府和专家应为非遗的生存和发展保驾护航,而不仅仅是简单的认证和评定,另外非遗保护也不能最后只剩下存档,保护之后是传承。 一、是文化遗产还是遗留物...
查看更多
非遗传承人老龄化突出,“人亡艺绝”绝非危言
2012.08.23
专题报道
非遗传承人老龄化突出,“人亡艺绝”绝非危言李 颖 目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大多在70岁以上,甚至更老。他们可能是农耕时代最后一代保持历史原真的传承者,但他们的技艺大多后继乏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近年来文化建设中极具特色并取得显著成效的重点领域……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继乏人、生存濒危……所以我们强调抢救性保护,避免人亡艺绝。”今年6月,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的...
查看更多
我国“非遗”保护的若干理论问题
2012.08.23
论坛
我国“非遗”保护的若干理论问题 刘锡诚 我国政府主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003年启动,当时名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及附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开启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的申报和评审并展开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2006年2月8日...
查看更多
他们老去,技艺即刻凋零
2012.07.05
专题报道
他们老去,技艺即刻凋零 目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大多在70岁以上,甚至更老。他们可能是农耕时代最后一代保持历史原真的传承者,但他们的技艺大多后继乏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近年来文化建设中极具特色并取得显著成效的重点领域……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继乏人、生存濒危……所以我们强调抢救性保护,避免人亡艺绝。”日前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的全国文化厅局长座谈会上,文...
查看更多
非遗保护走向整体性保护、科学保护和依法保护新阶段
2012.06.11
专题报道
十七大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走向整体性保护、科学保护和依法保护新阶段2012年1月31日,首批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颁牌仪式在京举行2008年2月26日,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戏曲专场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重庆市
川剧
院徐超等展示
川剧
特技“变脸喷火”2011年,“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展览馆举行流传在新疆的蒙古族舞蹈《少女萨吾尔登》 《非遗法》出台,为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
查看更多
拂去历史的尘封:对荆州高校学生非遗体验的思考
2012.02.15
专题报道
拂去历史的尘封:对荆州高校学生非遗体验的思考吴丹 鼓盆歌、马山民歌、挑担围鼓……和许多地方一样,在荆州,祖祖辈辈遗留下来的“老玩意”,随着城市化步伐加快,民间艺术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很多非遗项目濒临灭绝。 在荆州,有这样一个大学生社团--长江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与研究社团(简称“长大非遗社团”)。该社团致力于保护和传承荆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2011年的暑假,长大非遗社团又组织社团成员奔赴各自家乡或留在荆州进行非遗调查。近日,记者倾听了他们与...
查看更多
民间艺人与学院派如何对接 郭文景:别小看老艺人
2011.07.11
论坛
民间艺人与学院派如何对接 郭文景:别小看老艺人 我和很多戏曲演员有过合作经历,无论是京剧还是别的曲种,无论是从事演奏还是演唱的艺术家,我都合作过。我的一个感受是,中国戏曲艺人的艺术是被我们低估了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大约一百年前,中国社会出现了严重危机,那时候中国人要挽救自己的社会和国家,人们希望中国达到的社会制度、社会结构以及挽救国家民族的理论都是西方来的,革命的理论以及社会的模式都是西化的,仿佛西方就代表了先进。所以在任何情况...
查看更多
让我们一起守望民俗
2010.05.25
专题报道
让我们一起守望民俗――首届安徽民俗文化节成功举办的启示 “办节的形式可以唤起更多人对民俗文化的关注,为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打好基础。”谈起首届安徽省民俗文化节,中国文联执行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不吝嘉许。 “这次文化节是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民俗文化,展示民俗文化的一个窗口。”与冯骥才一样做出好评的,还有全国民俗文化协会名誉会长乌丙安以及众多民俗文化的专家学者。 由铜陵市人民政府、安徽省文化厅共同主办首届安徽省民俗文化节得到一致好...
查看更多
探访浙中民间的“非遗”传人
2010.02.03
专题报道
探访浙中民间的“非遗”传人文敏 徐贤飞 毛广绘 姜小武 浙中农村一个小小的傅村镇,成千上万乡间的农民晨晚练拳功不离身,因而几乎个个精气完足神情内敛;江山一个安静的居民小楼里,神奇的婺剧变脸大师安居在此,七十岁的老人坐着喝茶聊天,谁也看不出他曾有过红遍半个中国的过去;廿八都镇上儿孙绕膝的老奶奶,站在山坡上,随口就能把古老的山歌唱得回肠荡气……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那些涵盖在民间习俗内的古老传统的智慧与价值所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
查看更多
不闻此调,怎知昆曲如许
2010.01.29
论坛
不闻此调,怎知昆曲如许 昆剧《长生殿》 【入选理由】 昆曲是中国最古老而且影响最为深远的剧场传统,在许多地方都演出。昆曲的剧本常在二十四出以上,带有美妙的咏叹调,一个主情节,及很多支线。由人类的角色和超自然的角色来演出。通常有十二个主要演员,充满了动作、默剧和虚拟的武打、身段特技,还有风格化的舞蹈和唱歌,有一个由弦乐、笛管、简单的敲击乐器组合的小型乐团,从头到尾的伴唱,并点染舞台上的动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昆曲】 昆曲,又称...
查看更多
1
23
24
25
26
27
3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