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6 星期二 农历四月初九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293)
机构
(0)
政策
(5)
资讯
(177)
清单
(46)
资源
(9)
学术
(46)
百科
(0)
其他
(1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昆曲
2013.12.10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类别:表演艺术 2001年5月,入选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2008年,自动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昆曲是现存的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起源于明代(公元14—17世纪)。昆曲的唱腔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对中国近代的所有戏剧剧种,如
川剧
、京剧都有着巨大的影响。昆曲表演包括唱、念、做、打、舞等,这些内容亦是培训京剧演员的基本科目。昆腔及其戏剧结构(旦、丑、生等角色)亦被其他剧种所借鉴。《牡丹亭》、《长生殿...
查看更多
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起步晚 速度快 成果大 问题多
2013.06.13
专题报道
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起步晚 速度快 成果大 问题多 “保护就是守旧,保护领域不存在创新。其实,有一种比‘山乡巨变’更震撼的东西,它叫‘亘古不变’。” 十年辛苦不寻常 2001年5月昆曲入围联合国“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当时国内对此还概念全无。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田青清楚地记得,昆曲入围“世遗”的消息在《光明日报》的一个角落发了一个豆腐块,同一天,日本“能乐”入围非遗的消息占据日本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显示了两国在认识上的巨...
查看更多
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6月举行
2013.05.22
其他新闻
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6月举行 发布会现场。文化部政府门户网站记者杨倩 摄 记者从5月20日在文化部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由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成都市人民政府、国家非遗保护中心、四川省文化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遗国际培训中心承办,成都市文化局、青羊区政府和国际非遗博览园具体执行的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以下简称“国际非遗节”),将于6月15日—6月23日,在四川成...
查看更多
如何从社会角度探讨戏曲样式
2013.05.13
论坛
如何从社会角度探讨戏曲样式刘厚生 编者按:我国民族戏曲是在世界戏剧之林中独一无二、具有特殊风采和成就的舞台艺术样式。然而,在新的时代环境中,文艺多元化,内外竞争激烈,戏曲近二三十年来出现了衰落现象。作为中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民族戏曲,在建设文化强国的伟大历史任务中,应该占有什么样的位置?如何振兴,如何走出困境?年过九旬的著名戏剧理论家刘厚生于今年4月写下6500字长文,从文艺社会学角度,再次中肯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本报特予以全文刊发,期待戏...
查看更多
海南戏如何“变脸”破困局?
2013.04.15
专题报道
海南戏如何“变脸”破困局? 琼剧开演前,张昌义表演变脸,但台前的观众并不是特别多。 这场琼剧演的是《高阳公主》。 一个小朋友好奇地看着琼剧演员们化妆。 4月2日晚,海口市秀英区滨涯村,为庆祝海瑞499周年诞辰,海南省琼剧院应邀来演出琼剧《高阳公主》。 台下的观众陆陆...
查看更多
非遗生存的困境解析
2013.01.24
论坛
非遗生存的困境解析 马知遥 摘要:并不是所有称为遗产的非物质文化都值得保护。在濒危优先的情况下,还应兼顾考虑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审美价值。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尊严和社会影响,让传承人和非遗本身得到国家的重视。减少工业化复制和机械化规模生产对非遗的冲击,减少城市化对乡村文化的冲击和破坏。政府和专家应为非遗的生存和发展保驾护航,而不仅仅是简单的认证和评定,另外非遗保护也不能最后只剩下存档,保护之后是传承。 一、是文化遗产还是遗留物...
查看更多
非遗传承人老龄化突出,“人亡艺绝”绝非危言
2012.08.23
专题报道
非遗传承人老龄化突出,“人亡艺绝”绝非危言李 颖 目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大多在70岁以上,甚至更老。他们可能是农耕时代最后一代保持历史原真的传承者,但他们的技艺大多后继乏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近年来文化建设中极具特色并取得显著成效的重点领域……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继乏人、生存濒危……所以我们强调抢救性保护,避免人亡艺绝。”今年6月,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的...
查看更多
我国“非遗”保护的若干理论问题
2012.08.23
论坛
我国“非遗”保护的若干理论问题 刘锡诚 我国政府主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003年启动,当时名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及附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开启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的申报和评审并展开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2006年2月8日...
查看更多
他们老去,技艺即刻凋零
2012.07.05
专题报道
他们老去,技艺即刻凋零 目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大多在70岁以上,甚至更老。他们可能是农耕时代最后一代保持历史原真的传承者,但他们的技艺大多后继乏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近年来文化建设中极具特色并取得显著成效的重点领域……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继乏人、生存濒危……所以我们强调抢救性保护,避免人亡艺绝。”日前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的全国文化厅局长座谈会上,文...
查看更多
非遗保护走向整体性保护、科学保护和依法保护新阶段
2012.06.11
专题报道
十七大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走向整体性保护、科学保护和依法保护新阶段2012年1月31日,首批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颁牌仪式在京举行2008年2月26日,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戏曲专场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重庆市
川剧
院徐超等展示
川剧
特技“变脸喷火”2011年,“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展览馆举行流传在新疆的蒙古族舞蹈《少女萨吾尔登》 《非遗法》出台,为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
查看更多
1
22
23
24
25
26
3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