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19   星期二   农历闰六月廿六   
搜索
其他新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 会议现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 会议现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 会议现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下称“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于2016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第一会议厅召开。当地时间11月30日12点30分(北京时间17点30分),委员会经过评审,正式...
查看更多
论坛
牙雕作品《太阳神》,胡昌民创作于一九七九年,首创人物雕刻与镂空雕技法相结合    对于钟爱牙雕艺术并以其为一生事业追求的胡昌民先生来说,1989年无疑是一个重大关口。  这一年,在瑞士洛桑举行的第七届国际濒危野生动植物贸易协商大会上,为拯救非洲大象,该公约缔约国通过了“禁止象牙和象牙制品在国际贸易中流通销售”的联合协定,具体内容为自1990年起,杜绝象牙原料的国际进出口。中国,也是该公约缔约国之一。  这意味着,包括上海牙雕行业在内,凡是需要运用象牙的中国...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故宫博物院藏伯牙鼓琴图     观众在展厅体验古琴弹奏(摄影:喻非卿)   继推出了“民族记忆 精神家园——国家珍贵古籍特展”“红色记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馆藏文献展”之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古琴艺术知识,11月22日,国家典籍博物馆举办的“太古遗韵——中国古琴文化大展”正...
查看更多
论坛
    “2001年5月18日,是中国昆曲艺术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日子,当时是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第一次,可是在当时在国内并没有引起多少反应,相反稍晚四年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日本歌舞伎,在日本国内是举国欢庆,当时我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比较了解这方面的工作,也就是从这个时间开始,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开创了局面,到今天整整十五年的时间。”这个场面一直在中国文化部非遗司巡视员马盛德的脑海中。  十五年之后,去到中国的任...
查看更多
论坛
  戏曲在党和国家大力扶持下,经过广大戏剧工作者两年来的不懈努力,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戏曲的当代传承发展和繁荣离不开文化自信、返本开新、还戏于民。  戏曲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今,戏曲面临着西方文化和现代艺术的严峻挑战而出现困境。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国家出台大力扶持戏曲的各项政策,给文艺界和戏曲界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陈扬龙正以“薄施淡染”技法绘制作品《盛世牡丹瓶》 陈扬龙作品《何荷瓶》 摄影:周奇 陈扬龙作品《天竹瓶》 摄影:周奇 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主办的“薄施淡彩——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扬龙作品暨醴陵扬龙窑作品展”于2016年11月19日在北京国中陶瓷艺术馆隆重举办。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连辑,中国国家博...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陈珩在制作婺州窑作品 何鹏飞制作的剔犀紫砂杯非遗保护工作走过了10多年路程,许多过去站在年迈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身旁、稚气未脱的青年如今正在接过传承的接力棒,即将成为非遗传承的主力军。特别是在传统工艺和传统美术类非遗领域,业界亲切地称这样一群有着师徒传承、家族传承经历的青年人为“传二代”。比起其他同龄人,“传二代”具备成为技艺接班人的更多优势和可能性,但相比他们的父辈,他们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在当下,如何守住父辈、师长留下的祖业和技艺,怎样开拓出属于...
查看更多
论坛
张火丁版《锁麟囊》剧照 视觉中国      【现象级】    戏曲是角儿的艺术。一个剧种的发展,离不开角儿;一个剧团的发展,同样要有角儿支撑。  角儿是什么?  角儿是戏迷心中的偶像。过去观众看戏,基本都是奔着角儿去的。比如,梅兰芳演《贵妃醉酒》,观众是为看杨玉环,还是为看梅兰芳?自然是后者。再比如,在鲁南苏北柳琴戏迷中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看戏不见张金兰,白花两毛五分钱。”张金兰被誉为“北派柳琴戏的掌门人”,自然是戏迷们心目中的角儿。  角儿是偶像,但...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雕漆技艺传承人李志刚的作品《剔红鸿福官帽椅》 江西东固传统造像传承人刘节旺与中央美术学院学生刘丹洋合作的木雕作品《钟馗与小鬼》    日前,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北京市总工会、中央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大学与非遗——中央美术学院中青年非遗传承人高级研修创作展”在北京太庙艺术馆举办,共展出国家级非遗大师、年轻的非遗传承人、中央美院教授和学生共90余人创作的240余件作品,涵盖剪纸、木雕、玉雕、漆器、珐琅、民居营造、竹编、刺绣8个门类,不仅呈现了各非遗门类精...
查看更多
人物
美籍华人郑钰舜小朋友正在看赵如柏创作《青山清溪隐菁庐》    原标题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赵如柏木雕新作问世 千年楠木刻下写意山水     核心提示    木雕,被列“扬州八刻”之一,跨越数千年历史,蜚声海内外。记者昨获悉,刚刚由世界手工艺理事会授予“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称号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赵如柏,历经三年时间,新近完成一件金丝楠木雕刻作品《青山清溪隐菁庐》,气势磅礴,栩栩如生。    刀锋有乾坤 技法见匠心    清晨,赵如柏一如往日...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