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20   星期三   农历闰六月廿七   
搜索
论坛
提起香港,旅游者们的印象通常是节奏快、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靠着香港地铁荃湾站,在高楼大厦的掩映下,却有一片保存完整的古建筑,向人们诉说着她与众不同的过往。2016年6月,这里成为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所在地。  这座被称为“三栋屋”的古建筑,迄今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围村之一。1981年被列为法定古迹;重修成博物馆后,1987年正式开放让市民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中心落户三栋屋古宅,博物馆馆长邹兴华称,因为香港很多非遗项...
查看更多
论坛
“前庭后院挂满了灯笼,又是宫灯,又是纱灯,烛光辉煌,地上铺了芝麻秸儿,踩上去咯咯吱吱响。”“至于孩子,头天晚上母亲已经反复地叮嘱过了,过年时最好不说话,非得说时,也得斟酌词语,千万不能说出不吉利的词。”作家笔下的春节,总能勾起许多人的乡愁回忆。物质丰富、文化多样的时代,人们虽然创设出各具特色的过年新形式,但传统年俗的仪式感,从未在我们的文化记忆中失落。  如果没有节俗带来的仪式感,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便会与普通的假期无异。仪式感犹如生活的调味剂、文化的倍增器...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清华美院教授贾京生(左一)对传统印染进行田野考察浙江嘉兴,小朋友正在学习扎染传统工艺(摄影:金鹏)  不知道有多少次田野考察,让醉心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周剑石痛心不已:“以天然大漆为例,我国具备丰富的生漆资源、丰厚的工艺技术储备、庞大的从业群体和广阔的消费潜力,但制漆技艺却不够精细,使得国外低价采买中国生漆、再高价把精炼漆卖到中国,一出一进,价格整整差了十倍。”  “还有天然染色,在贵州、云南等地山区,以蜡染、扎染工艺表现...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班春劝农-劝农活动立春从天文上划分,即太阳到达黄经315°时,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一般从2月4日或5日开始,到2月19或20日结束。2017年的立春时间为2月3日23点34分。“立”是“开始”的意思,中国自古为农业国,春种秋收,关键在春,自秦代以来,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立春的由来旧俗立春,既是一个古老的节气,也是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称“立春节”。《事物记原》记载:“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
查看更多
论坛
馒头飘香 (摄影:李咸德)  春节是古老而又年轻的盛大节日。它在民族生活中具有至高地位。如果从上古三代算起,岁首新年已经三千年的历史。诗经时代,岁末年初,“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的祝福喧闹,至今仍回响在华夏大地之上。  春节,在古代称为岁首、正旦、元日、元旦等。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是民国成立以后。 传统的大年“春节”是一个时间段落,从腊八开始,到正月十五结束。围绕着春节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腊八粥,小年祭灶,忙年,扫尘,年夜饭,团圆守岁,更岁饺子...
查看更多
论坛
【文化评析】  春节文化的丰富内涵与应用价值是其走向世界的坚实基础。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是以强大的国力与文化影响力为基础的。以春节为代表的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重要载体与重要内容。  依傍农事节气时序形成的中国传统节日体系,是世界节日文化的独特风景。它在文化内涵、社会价值与生活服务功能上,比刚刚入选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二十四节气毫不逊色,甚至有更广阔的意义。目前为止,传统节日中仅有端午节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传统节...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蔚县剪纸 作品《鸡》一、春节概说春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古称“元旦”、“元日”、“岁首”、“新年”等,俗称年初一,指夏历(农历)正月初一,是一年中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汉、壮、布依、侗、朝鲜、仡佬、瑶、畲、京、达斡尔等民族都过这个节日。春节的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活动。有关传说很多,其中以“年”兽传说、熬年传说和万年创建历法说等最具代表性。自汉武帝改用农历以后,中国历代都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日为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为新年。立春最早是祭天、祭农...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由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起草者对性别平等的认知立场迥异,导致这份2003年出台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准性文书出现了性别盲区,进而引发了性别议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的边缘化。这种背离于社区文化传承中多样、活跃的性别实践现状的边缘化,直接导致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文化参与的性别失衡与将性别等同于女性的简化认知倾向。学界对这种背离引发后果的持续批评,以及 2008年后性别议题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体战略框架中所占权重的改变,促使教科文组织...
查看更多
论坛
  民间信仰是民俗学、宗教学、社会学等领域所研究的重要问题。但长期来,由于“五四”以来在认识上要划分科学与“迷信”的的界限,由于“文革”时期路线的错误,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民间信仰研究成为禁区。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刘锡诚主编了《中华民俗文丛》20种。这是进入新时期以来最早的研究民间信仰的丛书系列,虽然作者尚缺田野调查,但是其所涉及的研究内容是1949年以来的学术专著少有的,其结构体系和学术思考也是步入前沿的。丛书的问世呼唤着一个研究民俗学与民间文学新...
查看更多
论坛
田青 不同朝代的古琴 古代古琴演奏 演讲人简介: 田青,著名音乐学者。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佛教协会顾问、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宗教艺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和宗教音乐的研究,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著有《中国宗教音乐》、《净土天音》、《佛教音乐的华化》、《禅与乐》等多部著作。曾任中...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