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03 星期日 农历闰六月初十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2617)
机构
(0)
政策
(35)
资讯
(1255)
清单
(259)
资源
(163)
学术
(825)
百科
(0)
其他
(8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张西昌:血社火民俗的文化功能解析
2022.09.26
论坛
【摘要】血社火作为乡土社会中民众自发组织的一种游艺活动,在数百年的传承历程中,深受地方民众的珍视与养护。其存续的核心内力在于该民俗别样的艺术特质和文化功能,尤其作为隐形系统的文化功能,是该民俗能够保持强韧生命力的要核。血社火民俗的文化功能主要体现在禳灾、教化和欢娱三个方面,在其功能的建构和作用过程中,明确显现出儒家文化对于巫傩文化、宗教文化、戏曲文化等的整合与调适作用,进而体现出该民俗在承继传统文化的逻辑中所形成的文化特质。 【关键词】血...
查看更多
格桑曲杰:寻觅图像中的藏戏历史真实——再论桑耶寺康松桑康林殿藏戏壁画绘制年代、内容及...
2022.09.16
论坛
【摘要】图像学意义上的壁画相对于史书文献中带有作者视角与认知的文字记述,更显示出其自然、写实、描述的特点,某种意义上更具客观、真实的性质,凸显出其历史的真实性价值。笔者实地考察桑耶寺康松桑康林殿绘有藏戏的壁画,结合藏文文献《桑耶寺目录》中的记述,认定桑耶寺康松桑康林殿藏戏壁画并非1200年前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修建桑耶寺时期的作品,而是绘制于1937年下半年,距今仅有85年的历史。壁画内容也为当年桑耶寺及附属建筑康松桑康林殿维修、重建后举行的开光庆典活动...
查看更多
李荣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辞典》评介
2022.09.16
论坛
由王文章主编,吕品田、罗微、李荣启任副主编,全国500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文化干部历时5年,鼎力合作,联袂编纂的中国第一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工具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辞典》(以下简称《大辞典》)于2022年1月由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出版。全书收录辞条6636条,共计约320万字。其知识信息蔚为大观,理论概括科学准确,印刷装帧优质精美。这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一项崭新成果...
查看更多
陕西擦亮秦腔文化名片——为传统文化创新赋能
2022.09.15
专题报道
核心阅读 在陕西,秦腔不只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人们生活中有着重要地位的文化元素。近年来,陕西通过“秦腔+”跨界尝试、创排新剧目、丰富表达方式、推动文旅融合等,让秦腔唱得更响亮,让这张文化名片更闪亮。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秦人齐吼秦腔。”一句民谣道出秦腔在陕西人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地位。2006年,秦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如今的秦腔不只有“吼”出来的高亢激越,更以愈发新鲜多样的形式...
查看更多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的通知
2022.09.14
(云政办发〔2022〕78号)
通知公告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的通知 (云政办发〔2022〕78号)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 《云南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2年9月2日 (此件公开发布) 云南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医药工...
查看更多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的通知
2022.09.14
(云政办发〔2022〕78号)
地方新闻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的通知 (云政办发〔2022〕78号)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 《云南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2年9月2日 (此件公开发布) 云南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医药工...
查看更多
荣四华 阿地里·居玛吐尔地:口传史诗的传承与当代形态——以《玛纳斯》为例
2022.09.14
论坛
【摘要】随着歌手、文本、听众以及语境四要素的变化,歌手之于文本的首要角色从创编者向传播者转化,口头传统的演述性呈现出弱化的态势。演述性的弱化由史诗文本化的内驱力决定,它并非意味着口头传统的断裂。物化文本给予叙事空间可资跨越的前提条件,在多形态的文本接受过程中,口传史诗越来越多地跨越了地区、民族和国界,呈现出史诗叙事功能的多重性。整体而言,口传史诗的传承与当代形态主要表现为演述性的弱化、文本形态的多样化以及叙事功能的多重性。 【关键词】口传...
查看更多
“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系列活动在台开幕
2022.09.13
地方新闻
“守望精神家园——第八届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暨“美丽中华行”系列活动9月9日在台湾高雄佛光山佛陀纪念馆开幕,活动将持续到10月底。 开幕式当天,“壮美广西·锦绣八桂——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在佛陀纪念馆正式开展,集中展示壮、侗、苗、瑶等少数民族服饰,以及独弦琴、贝雕、漆器等一批非遗精品,参观民众还可以在互动区体验制作广西绣球。 本次活动由中华文化联谊会、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台湾人间文教基金会...
查看更多
节气里 识农事丨白露:天清白露下,始觉秋风还
2022.09.07
节气资讯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公历每年9月7日到9日太阳到达黄经165°时为白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故名。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进入“白露”,晚上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 白露 · 节气知多少 古代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
查看更多
节气里 识农事丨白露:天清白露下,始觉秋风还
2022.09.07
专题报道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公历每年9月7日到9日太阳到达黄经165°时为白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故名。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进入“白露”,晚上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 白露 · 节气知多少 古代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
查看更多
1
48
49
50
51
52
262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