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03 星期日 农历闰六月初十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54)
机构
(0)
政策
(5)
资讯
(214)
清单
(53)
资源
(18)
学术
(46)
百科
(0)
其他
(18)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漆器髹饰技艺(
徽州
漆器髹饰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
徽州
漆器早期主要产于安徽省歙县、岩寺(现
徽州
地区)等地,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中的螺甸漆器至宋代已相当成熟,被誉为“宋嵌”。菠萝漆产品在南宋曾被用作贡器。明清两代,漆器工艺空前发展,雕漆、漆画、金漆、雕填、戗金、螺甸、百宝镶嵌等争奇斗艳,蔚为大观。明代
徽州
漆工黄成总结漆器制作经验,著成《髹饰录》一书,这是中国古代唯一流传至今的漆工专著。此书还通过文化交流远传日本,对日本的民间手工艺生产产生了一定影响...
查看更多
歙砚制作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西省婺源县 歙砚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其主要制作地和成名地在古
徽州
歙县,故称歙砚。江西省婺源县原属
徽州
,所产亦称歙砚。汉、晋时期已有歙砚问世,至唐代名声日盛。开元以后,龙尾砚石被发现,歙砚更为世所珍重。南唐后主李煜视歙砚为“天下冠”,在歙州设置了“砚务”,擢砚工李少微为“砚务官”,歙砚的身价从此扶摇直上。宋代歙砚发展很快,品种增多,精砚不断涌现,其名色之多、质地之细、雕镂之工,为诸砚之冠。从元末至清初未见有官方开采歙石的记...
查看更多
歙砚制作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歙县 歙砚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其主要制作地和成名地在古
徽州
歙县,故称歙砚。江西省婺源县原属
徽州
,所产亦称歙砚。汉、晋时期已有歙砚问世,至唐代名声日盛。开元以后,龙尾砚石被发现,歙砚更为世所珍重。南唐后主李煜视歙砚为“天下冠”,在歙州设置了“砚务”,擢砚工李少微为“砚务官”,歙砚的身价从此扶摇直上。宋代歙砚发展很快,品种增多,精砚不断涌现,其名色之多、质地之细、雕镂之工,为诸砚之冠。从元末至清初未见有官方开采歙石的记载...
查看更多
万安罗盘制作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休宁县 罗盘是广泛运用于天文、地理、军事、航海和居屋、墓葬选址的重要仪器,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的沿续和发展。万安罗盘是现存的全国惟一以传统技艺手工制作的罗盘,产地在今天的安徽省休宁县万安镇万安老街。 万安罗盘制作业至迟兴起于元末,在明代得到发展,清代中叶进入鼎盛时期,清末一度衰败,民国初年重振辉煌并延续至20世纪60年代初,停顿近20年后,1982年又恢复生产。 万安罗盘继承了中国传统的罗盘制...
查看更多
盆景技艺(徽派盆景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歙县 盆景技艺是一种传统的人工置景手段,它将植物、奇石等种植和布置于盆内,经过艺术加工使之成为浓缩自然美景的一种陈设品。盆景制作技艺综合了园艺、奇石和美石鉴赏、雕塑造型等众多工艺技巧,成为一种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艺术创作。 盆景起源于观赏植物,早在商周时代便有了观赏名木、花卉的习俗。汉代已出现“构石为山”的盆景,这一点在汉墓壁画上可以找到不少证据。魏晋以来,盆景制作取得了较大发展。至唐代,盆景成为富贵家庭的陈...
查看更多
竹刻(
徽州
竹雕)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徽州
竹雕是以毛竹为原料,在
徽州
地区山水环境和区域文化中形成的传统雕刻艺术,是中国竹刻技艺的一个重要流派,流传于今安徽省黄山市(原
徽州
地区)。黄山市山多岭密,自然环境适合毛竹生长,雕刻出的作品有纤维的变化和色差之美,优美的地域风光,为
徽州
竹雕提供了雕刻题材。
徽州
文化造就了一代代文人学者、画坛巨匠和工艺大师,赋予了
徽州
竹雕丰富的艺术旨趣及审美情趣。明清时期
徽州
竹雕发展兴盛,有文献记载的代表人物有吴元满、李流芳、程嘉燧、张立夫、李希乔、方洁和程文在等人。
徽州
竹...
查看更多
徽州
三雕(婺源三雕)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西省婺源县 古代
徽州
辖地包括今天的安徽省黄山市和江西省婺源县。“
徽州
三雕”是古代
徽州
地区流传的木雕、砖雕和石雕三种工艺的统称,它们均为古代
徽州
地区明清建筑的装饰性雕刻,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
徽州
古建筑以民居、官宅、宗祠、庙宇、廊桥、牌坊为主,无论建筑部件还是家居设备都具有很强的地域风格,十分注重雕刻装饰。一般多在房子的月梁、额枋、斗拱、雀替、梁驼(俗称元宝)、平盘头、榫饰、钩挂、隔扇门窗格心、裙板、绦环板、莲...
查看更多
徽州
三雕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黄山市 古代
徽州
辖地包括今天的安徽省黄山市和江西省婺源县。“
徽州
三雕”是古代
徽州
地区流传的木雕、砖雕和石雕三种工艺的统称,它们均为古代
徽州
地区明清建筑的装饰性雕刻,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
徽州
古建筑以民居、官宅、宗祠、庙宇、廊桥、牌坊为主,无论建筑部件还是家居设备都具有很强的地域风格,十分注重雕刻装饰。一般多在房子的月梁、额枋、斗拱、雀替、梁驼(俗称元宝)、平盘头、榫饰、钩挂、隔扇门窗格心、裙板、绦环板、莲...
查看更多
目连戏(
徽州
目连戏)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祁门县 目连戏是保存于民俗活动中的戏曲演出,因主要扮演目连救母的故事而得名。目连救母的故事最早载于佛家经典,主要内容大致为:傅相一生广济孤贫,斋布僧道,升天后受封。傅妻刘氏青提(又叫刘四娘)不敬神明,破戒杀牲,死后被打入阴曹地府。其子傅罗卜为救母往西天求佛超度,佛祖为他所感,准其皈依沙门,改名大目犍连,并赐其《盂兰盆经》和锡杖。目连在地狱历尽艰险,最终寻得母亲,一家团圆超升。几百年来,经过无数艺人的锤炼,目连戏以其博...
查看更多
泰宁梅林戏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泰宁县 梅林戏俗称土戏、土京戏,是福建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泰宁、将乐、顺昌、邵武、光泽等地。清代乾嘉年间,徽调经浙江、江西两路传入泰宁后,与当地方言和民歌小调、道教音乐相融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剧种。其道白采用当地官话,唱腔以乱弹、西皮、下江为主。 梅林戏的唱腔优美动人,它以皮簧、拨子、吹腔为主,此外还有南词北调、弦索、
徽州
词、浙江调、四平调、青板、小调等。伴奏乐器分文乐和武乐两类,文乐包括京胡、二胡...
查看更多
1
14
15
16
17
18
3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