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01   星期五   农历闰六月初八   大暑 大暑
搜索
要闻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守正创新、自信自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着力点,努力创作优秀文艺作品、提供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旅游产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
查看更多
节气资讯
小寒,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月5-7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285°。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一、小寒节气知多少 小寒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十月初寒尚小……月半则大矣”。在黄河流域,当时大寒是比小寒冷的。《历书》记载:“斗指戊,为小寒,时天气渐寒,尚未大冷,故为小寒。” 现在,根据中国的气象资料,小寒是气温最低的节气,只有少...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小寒,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月5-7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285°。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一、小寒节气知多少 小寒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十月初寒尚小……月半则大矣”。在黄河流域,当时大寒是比小寒冷的。《历书》记载:“斗指戊,为小寒,时天气渐寒,尚未大冷,故为小寒。” 现在,根据中国的气象资料,小寒是气温最低的节气,只有少...
查看更多
节气资讯
图①:2022年1月,大寒时节,雪后故宫一角。(摄影:麦田)(影像中国) 图②:北宋画家范宽作品《雪景寒林图》(局部)。(天津博物馆供图) 图③:当代画家吴冠中作品《山村晴雪》(局部)。(中国美术馆供图) 图④:浙江衢州柯城区沟溪乡余东村农民画创作者郑利民作品《二十四节气·小寒》(局部)。(衢州柯城区委宣传部供图) 图⑤:隆冬时节,泰山雪霁美景。(摄影:刘佐仓)(人民视觉...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图①:2022年1月,大寒时节,雪后故宫一角。(摄影:麦田)(影像中国) 图②:北宋画家范宽作品《雪景寒林图》(局部)。(天津博物馆供图) 图③:当代画家吴冠中作品《山村晴雪》(局部)。(中国美术馆供图) 图④:浙江衢州柯城区沟溪乡余东村农民画创作者郑利民作品《二十四节气·小寒》(局部)。(衢州柯城区委宣传部供图) 图⑤:隆冬时节,泰山雪霁美景。(摄影:刘佐仓)(人民视觉...
查看更多
节气资讯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公历每年12月21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270°(冬至点)时开始为冬至。 冬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数九寒天”,从冬至开始。 冬至节气知多少 中国古人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 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公历每年12月21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270°(冬至点)时开始为冬至。 冬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数九寒天”,从冬至开始。 冬至节气知多少 中国古人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 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12月16日,“2022闽南文化非遗周”系列活动在福建厦门市启动,来自厦门、漳州、泉州三地的数百件非遗展品亮相“闽南非遗精品联展暨传统文化创新展”,全方位展示闽南文化“匠心+创新”的魅力。 香道、茶艺、影雕、石雕、锡雕、漆线雕……一件件非遗精品凝结记录下闽南千百年来的生活场景和生活情趣。摇晃或倒出液体时便能发出凤鸟鸣叫的“龙凤鸣翠壶”,巧妙融合故宫元素的“鼓庆团圆茶具”,妙趣天成的“大漆漂流兔”……非遗+潮...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融合非遗蜡染技艺与现代设计的服饰。(资料图片) 非遗美食花馍。(资料图片) 利用非遗掐纸技艺制作的“冰墩墩”。(新华社发) 【热点观察】 2022卡塔尔世界杯正在进行。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蹴鞠亮相卡塔尔,向世界讲述着中国文化的故事。卡塔尔世界杯上的中国元素不只有蹴鞠,从客车到旗帜再到各种世界杯纪念品,很多都是中国制造。这说明,近几年形成的国...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中国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文润阁的青瓷屏扇门。(摄影:魏志阳)(影像中国) 第五届世界青瓷大会上展出的龙泉青瓷作品。(供图:龙泉市委宣传部) 上图:龙泉青瓷小镇新貌。(摄影:张有钢)下图:具有千年历史的龙泉下樟村。(摄影:郑李元) 浙江龙泉上垟镇木岱口村,天刚刚亮,曾芹记古窑坊窑主曾世平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烧一回窑要准备小半年时间。”曾世平坐在窑炉旁,手中...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