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30   星期三   农历闰六月初六   大暑 大暑
搜索
论坛
浅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溱潼会船节的开发现状张 燕     摘要:溱潼会船节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近年来,以船会友,以节招商,促进了当地新农村建设,本文以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总结当地对会船节的一些保护和开发现状以期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基础性研究。   关键词:溱潼会船节 开发 现状   2004年国家文化部、财政部等联合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全国掀起了包括传统体育文化在内的一股非遗保护热潮。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环境...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大唐西市:产业路上的文化担当任学武     兴建座博物馆,让盛唐的印迹传之后世:牵头一个“彩绘丝路”,推动丝绸之路跨国申遗;引进“陕西非遗城”,给民间艺术全新的展示平台;举办三大文化会展活动,为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文化产业,还是文化事业?    当这一切的担当者是家民营企业时,恐怕许多人难以置信。而这一切,就是大唐西市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所组织实施的,其所搭建的平台,就是西安大唐西市——一个因文化产业发展与勃兴而崛起的我国西部乃至全国文化领域的新地标...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火的舞蹈 舞蹈的火极具地域神秘色彩的磐安炼火是浙中民间艺术的奇葩。    地处浙江中部的磐安,群山环抱、林木葱郁。磐安的深泽乡虽然地域面积不大,在外名声却不小,极具地域神秘色彩的浙中民间艺术奇葩磐安炼火的发源地便是深泽。磐安炼火被专家称之为“火上舞蹈”、“浙江民俗活化石”。2005年,磐安炼火被列入浙江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磐安炼火据传起源于远古时代先民对火的崇拜,是古代“拔除”习俗的遗存,至迟在周代已经形成。道家认为磐安炼火是修炼“成真果”的必...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陕西非遗展演亮相伊朗      由中国驻伊朗大使馆和陕西省联合举办的“庆祝中伊建交40周年中国文化周”活动近日在伊朗德黑兰尼亚瓦兰文化中心举行,参加展演的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引起伊朗观众的浓厚兴趣。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小梅花秦腔团在开幕式上演出了秦腔、眉户、碗碗腔经典片段及戏曲技巧荟萃等节目,其中《三岔口》、《打焦赞》、《双枪文龙》等赢得在场观众阵阵掌声。在“文明的对话:中国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上,陕西特色凤翔泥塑、马勺脸谱、中国剪纸、华县皮影...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中国民乐 面向市场 化蛹为蝶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庆贺学会成立25周年纪念大会于2011年8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在8月8日上午的开幕式上,中国音协名誉主席吴祖强、主席赵季平等领导和嘉宾出席,来自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中央民族乐团以及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等专业院团、院校的代表,与全国各省市、港澳台地区以及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的代表近300人参加了此次大会。    大会审...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中山公园音乐堂昆曲《牡丹亭》顾笃璜亲力执导  为庆祝昆曲成功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周年,庆祝苏州昆剧传习所成立90周年,2011年6月19日晚19:30,苏州昆剧传习所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唯美上演传统昆曲《牡丹亭》。83岁名导顾笃璜再度出山,亲力执导此次“青松版”《牡丹亭》演出,杜丽娘由“传字辈”艺人高徒马瑶瑶倾情饰演。  《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与其《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并称为“临川四梦”。作品通过杜丽娘和...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文化系统将举办“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   2011年6月11日是我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实施后的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宣传、贯彻、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文化部将在“文化遗产日”期间举办系列主题活动。  今年“文化遗产日”活动的主题确定为“依法保护,重在传承”。在“文化遗产日”期间,文化部和全国各地文化部门将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将举办一系列生动丰...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2011年BMW中国文化之旅启动    一、“BMW中国文化之旅”项目简介        继2007年“溯源丝绸之路”、2008年“品鉴京杭逸韵”、2009年“寻访永不磨灭的精神家园”、以及2010年“寻根溯源海峡两岸•山海相连的精神家园”后,2011 年“BMW中国文化之旅”再启征程!    该活动由BMW发起,至今已连续举办四年,目的在于保护和传承中国众多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唤起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和自觉意识。    今年...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国际非遗节将发表非遗保护“成都倡议”     由中国文化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将于2011年5月29日至6月11日在四川成都举行,此间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也将同时开门迎宾。  四川省文化厅副厅长泽波19日表示,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正值汶川地震三周年之际,此次反映震灾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例如,羌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展示等。  据介绍,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化危机为契机推进非遗保护传承  2011年5月29日,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将拉开大幕。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永久落户四川成都后的首次亮相,也是四川灾后重建3年来非遗保护成果的集中展示。经过3年的恢复重建,四川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获新生,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项目经费向灾区倾斜  在大地震中,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有12人遇难,105人受伤。2008年6月底之前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四川省有105项,其中2项严重毁损;已公...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