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6   星期二   农历四月初九   谷雨 谷雨
搜索
地方新闻
见人见物见生活,是非遗融入当下、紧随时代、创新发展的关键词。在这个特别的春天里,当逆行者们争分夺秒地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时,江苏各地非遗传承人也积极行动起来,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加入到讴歌最美英雄、宣传疫情防控、提供文化资源的队伍之中,展现非遗力量。 线上看非遗,精彩全天候 疫情防控期间,江苏各地充分发挥非遗项目多样、灵活机动、凝聚人心的优势,第一时间推出线上展演展示、体验互动项目,开展多元化传播,利用微信公众号、快手、抖音、优酷...
查看更多
论坛
潘鲁生,艺术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兼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设计艺术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工艺美术艺委会主任、中国国家画院院委。系中国文化名家、中央联系的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泰山学者特聘教授,担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民间文化遗...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郯城县庙山镇薛庄村民众在制作柳编制品 10月17日是我国第六个国家扶贫日,在决胜脱贫攻坚战阶段,各个领域集中精力、稳住脚步,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 山东临沂市郯城县地处鲁苏交界,是山东的“南大门”。悠久的历史文化,给郯城留下了诸多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新时代,为发挥非遗的现代价值,助力民众脱贫增收,当地创新实施了“技艺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电商扶贫”“才艺扶贫”的“五位一体...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非遗传承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成果展”现场 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成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尤其是传统工艺联系千家万户、遍布城镇村庄,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就近就业、居家就业的独特优势,是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 北川羌族草编技艺现场展示 为充分发挥非遗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推进文化扶贫工作,文化...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大明湖畔,百花洲旁,宋代文学家曾巩留下了“莫问台前花远近,试看何似武陵游”的诗句,在这诗情画意的百花洲,文化和旅游部挂牌的第一家城市传统工艺工作站——济南百花洲传统工艺工作站成为“非遗+扶贫”的先行者。 让文化扶贫与消费扶贫有机结合 带走一件陇西刺绣的长衫,观看一段绘声绘色的皮影戏,欣赏各式各样的鲁绣精品……这里游人步履不停,来自全国15个省和地区的扶贫工坊特色产品在百花洲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产品展示展销活动中绽...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大明湖畔,百花洲旁,宋代文学家曾巩留下了“莫问台前花远近,试看何似武陵游”的诗句,在这诗情画意的百花洲,文化和旅游部挂牌的第一家城市传统工艺工作站——济南百花洲传统工艺工作站成为“非遗+扶贫”的先行者。 让文化扶贫与消费扶贫有机结合 带走一件陇西刺绣的长衫,观看一段绘声绘色的皮影戏,欣赏各式各样的鲁绣精品……这里游人步履不停,来自全国15个省和地区的扶贫工坊特色产品在百花洲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产品展示展销活动中绽...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发布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中指出“鼓励拥有较强设计能力的企业、高校和相关单位到传统工艺项目集中地设立工作站,帮助当地传统工艺企业和从业者解决工艺难题,提高产品品质,培育品牌,拓展市场。” 为提高传统工艺产品的设计、制作水平和整体品质,自2016年3月起,文化和旅游部支持拥有较强设计能力的企业、高校、机构,先后设立了15个传统工艺工作站,2018年各地的工作站都取得了不凡的成绩。研培君将在近期推出系...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2019年6月8日是我国第三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是“非遗保护,中国实践”。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的通知》(办非遗发〔2019〕65号)文件要求,遗产日期间,安徽省组织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称非遗)展示展演系列活动,提高了全省人民非遗保护意识,营造了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 一、高度重视,认真筹备 省文化和旅游厅高度重视全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活动开展工作...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地处沂蒙山区腹地的临沂市,是山东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级市。近年来,临沂市以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为目标,发挥山区民俗资源富集的优势,大力扶持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的传承发展,涌现了一批促就业、助脱贫的典型案例。不久前,记者赴临沂市3个村蹲点,实地采访传统工艺助力当地民众就业增收的情况。 东高榆村:一把木梳闯天下 在国内从事木梳加工、销售的圈子里,临沂市莒南县板泉镇东高榆村几乎无人不知。这个坐落在沭河沿岸、约1400口人的村庄,从事...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5月4日,首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的重点活动——大运河非遗展在花都汇开幕,来自大运河沿线城市的104项非遗项目集中展示。置身园林般的展馆,前来参观的市民、游客仿佛徜徉在悠久绵长的运河之中,感受传统文化之魅力。 漂亮 园林展馆布局五大区域 展厅位于花都汇1号馆,根据展示项目分为五大区域,分别为园林园艺、名师大匠、非遗文创、非遗体验、非遗展演。 从入口处进馆,一座微缩版园林建筑映入眼帘。面积100多平方米的开放式舞台...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