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02   星期六   农历闰六月初九   大暑 大暑
搜索
专题报道
为维护非遗赖以生存的土壤和空间,自2007年以来,我国先后设立了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探索在非遗项目集中、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的区域实施整体性保护,这是我国非遗保护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实践。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要求“见人见物见生活”,各地需要经过相当长的周期才能完成。在建设过程中,各地解放思想、大胆实践,通过把非遗保护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村落保护、文化旅游有机融合等方法,不但保护了非遗赖以栖息的生态环境,也使非遗项目得到了传承发展。现将...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2006年,国务院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设立为“文化遗产日”。2016年,国务院将之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主题为“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各地纷纷安排计划、推出活动,迎接遗产日的到来,推动对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挖掘、保护、传承。    云南:举办系列精彩活动    今年遗产日,云南准备了传统歌舞乐展演、传统技艺展示、文化遗产知识讲座、文物鉴赏、文化遗产图片展览等多项内容。    6月10日至12日,云南省2...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三灶鹤舞、定家湾茶果、三灶编织……这些一度散落在金湾民间的记忆,在各方的齐心呵护下成为市民耳熟能详的非遗保护项目,传承着民族文化。有专家提出,活态传承才能让非遗“长生不老”。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金湾区宣布一个重要信息,将与高校合作,把非遗项目变成产品,让“非遗”也具有造血功能。  采集 跑遍30余自然村寻老人唱民歌  2009年,在由上自下掀起的非遗保护呼声中,郑洲群入职三灶镇文化服务中心,专职负责发掘、申报三灶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当时...
查看更多
论坛
  插艾蒿、挂菖蒲、吃粽子、龙舟竞渡……端午节让中国人感受到了传统节日所蕴含的独特民族精神和丰富文化内涵。在经济全球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生产生活方式趋同化、单一化现象日趋严重的时代背景下,保护和传承节庆、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传统手工艺技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意义深远。  以2001年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时间节点,十余年间我国非遗保护事业发生了飞跃式历史跨越。如何总结梳理非遗保护的...
查看更多
论坛
在陆光正大师创作室,工人正在雕刻木器陆光正的木雕作品中国木雕博物馆内展示的传统民居木构件丰同裕染坊的蓝印花布产品在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内,老艺人正在铜器上雕刻花纹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文创商店内展出的铜雕作品王星记扇子厂的工人们正在制作扇面观众在王星记扇子博物馆内参观近日,中国文化报社记者与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同行一道,开展“走进非遗第一线”振兴传统工艺浙江行采访。几天的时间里,记者们走访杭州、桐乡、东阳与乐清四地,聚焦当地...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梵音绕梁,禅茶飘香。5月11日上午,浙江杭州市余杭区径山寺内,一场别开生面的“径山茶宴”让茶客流连忘返,让专家思绪万千。“径山茶宴最早出现在隋唐时期,是径山古刹以茶代酒宴请客人的一种独特的饮茶仪式。其在两宋时期盛行,传承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体现了禅意、礼仪、茶艺的完美结合。”杭州市余杭区文广新局局长冯玉宝说,2011年,径山茶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如今它揭开了神秘面纱,回归当下,又融入了现代生活。据了解,杭州市余杭区非遗保护工作一直走在浙江省前列...
查看更多
论坛
    浙江人文渊薮,曲艺资源丰富,现有国家级非遗曲艺项目24个、省级曲艺项目49个,涉及保护地62个,是全国重要的曲艺大省。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现代化的不断加速,曲艺作为非遗的一个重要门类,总体存续情况不容乐观:一方面,现代大众娱乐的兴起、民众欣赏习惯的改变,使曲艺的能见度和接受度不断下降;另一方面,由于演出市场的萎缩,无法吸引年轻人学艺,传承后继乏人,而方言作为曲艺的载体日渐式微,使曲艺的传承传播举步维艰,许多本土曲种难以为继。曲艺作为濒危项目类...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国家的现代化开启了新时代,电话和网络普及、农民工大潮、城乡差距缩小……种种因素造就了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冲击着传统乡村生活。与此同时,我们国家迎来了文化遗产时代,非遗保护逐渐进入常态化。互联网时代与文化遗产时代的相遇产生了一些列文化现象:文化物流、文化流变、文化融合、文化同质、文化衍生、文化功利……这些非遗传承问题的突显为非遗传承带来挑战。   国家在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中不断实施新政策、新方案,尤其是文化部自2015年开展的非遗...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2017年5月8日上午,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再次启动。第六期和第七期研修班的主题分别为青瓷和漆艺,采取精准招生的方式,遴选出行业中的优秀传承人,与全球创新设计项目(GID)融合,在国际化、跨学科的学习氛围中,促进传统工艺融入当代生活,激发传统文化自身活力。 培训班成员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马赛表示,清华美院是全国高校“研培计划”执行单位之一,学院为传承人配备了优...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有外国人问我要把手艺传给谁,我想传给女儿啊,如果有人想学,我也愿意免费教给他们的。”乌泥泾最后一代“织布娘”、黄道婆的传人、国家级非遗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传承人康新琴的话,代表了所有海派非遗项目传承人的心声。  《上海市非遗保护条例》实施一年来,市文广局不但组织进行了非遗普查、项目记录、数字化管理、经费保障、宣传推广、展示创新等,更重在非遗的活态传承,开展青少年教育、研习培训计划、文化产品化转型等。如何让非遗“活化”在当今生活中?一大批海派非遗传承人...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