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31 星期四 农历闰六月初七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198)
机构
(0)
政策
(34)
资讯
(791)
清单
(31)
资源
(75)
学术
(256)
百科
(0)
其他
(11)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2023山西非遗购物节:构建消费新场景 赋能文旅产业升级
2023.05.04
地方新闻
为打造立体多元的山西非遗消费新场景,挖掘、拉动文旅消费新热点,在全省范围内掀起山西非遗消费热潮,4月29日,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潮生活 晋是宝”2023山西非遗购物节将在太原古县城火热开市。 本届山西非遗购物节采取“1+11+N”的模式,采用省市联动机制,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三个阶段的非遗大型展销及配套活动,将非遗展销、体验融入民众生活场景,创造文旅消费场景。 构建非遗消费新场景 赋能文旅产业提质升级 山西...
查看更多
传统村落保护,总书记这样强调
2023.04.28
要闻
4月27日,2023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名单公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传统村落,多次对传统村落保护作出重要指示。 总书记指出:“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 具有成百上千年历史的传统村落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形载体。中国特色的农事节气、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各具特色的宅院民居、自然朴实的农业景观、耕读传家的祖传家训、邻里守望的乡风民...
查看更多
袁兴:广西贺州瑶族服饰文化传承中的形态及设计转化
2023.04.28
论坛
【摘要】广西贺州瑶族服饰主要有过山瑶(盘瑶)、平地瑶、土瑶三种类型。贺州瑶族服饰受壮族文化、客家文化、土著文化等因素影响,在长期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相适应的过程中,呈现出近壮似壮、近汉似汉的多元风格,由此形成了独特的纹饰符号,以“五色”体系为主的服饰色彩,均衡的纹样构图以及丰富的头饰和辅助配饰。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瑶族服饰经历着从家庭、师徒到课堂并行的传承方式的变化,从义务、生计到文化使命的传承观念的变化以及从线下实体到网络平台的传承媒介的发展...
查看更多
“三月三”:多民族共享的节日
2023.04.27
专题报道
又到一年“三月三”,广西、浙江、福建、贵州、海南等地都推出丰富的文娱活动,各族群众把这个节日过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这一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传统节日一路传承下来,内容和形式日渐丰富,已成为中华民族一个响亮的文化节庆品牌。 从历史深处走来:“三月三”的起源、发展与衍变 “三月三”是一个多民族共有共享的节日,这一民族节庆盛事有着深厚的文化意涵,其悠久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先秦时期的上巳节。 上巳,又称修禊日,即夏历三...
查看更多
“向天而歌——中国瞽传非遗讲座与展示”活动举办盲艺人在京唱响“左权开花调”
2023.04.25
专题报道
盲艺人宣传队现场表演(供图:中国工艺美术馆) “桃花来你就红来,杏花来你就白,爬山越岭俺寻你来呀……”近日,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办“向天而歌——中国瞽传非遗讲座与展示”活动,邀请山西省左权县和武乡县的盲艺人团队进京,现场展示多项非遗项目,精彩的演出赢得阵阵热烈掌声。 从国家级非遗项目“左权开花调”的代表曲目《樱桃好吃树难栽》《桃花红杏花白》,到“莲花落”代表曲目《发财喂猪》和“晋剧”代表剧目...
查看更多
四川:推进非遗系统性保护 增强巴蜀文化凝聚力和影响力
2023.04.24
专题报道
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的重要支撑,对于新时代新征程四川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作为非遗大省,四川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非遗系统性保护,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四川非遗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 融入发展战略,健全非遗保护工作机制 四川进一步巩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由四川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等十二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
查看更多
四川非遗:传承有方,发展有道
2023.04.21
专题报道
近日,四川省公布了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7项、扩展项目名录127项。本次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认定工作着眼完善优化保护传承体系,在非遗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县级全域覆盖、补足短板弱项等方面实现较大突破。近两年,四川围绕非遗工作推出诸多务实性举措,推动非遗融入当代、融入生活取得显著成效的案例不断涌现。 回归生活,扎根社区 对广汉市岳池县九龙镇群众来说,美好的一天从一碗味道鲜美的岳池米粉开始。作为省级非遗项目,岳...
查看更多
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 双向奔赴
2023.04.21
专题报道
开栏的话:文物、古籍、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文化遗产保护提升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高度,下大力气予以推进。我国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利用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文化遗产“活起来”不断创造新亮点。从今日起,本报开设“推进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利用”专栏,呈现此方面的新实践、新成绩。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在江苏扬州举办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工作现场...
查看更多
“文旅融合 共享非遗”—2023年福建省非遗精品展精彩亮相
2023.04.20
地方新闻
4月18日,2023年福建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在宁德召开。作为大会的重要活动内容,4月17日至18日,“文旅融合 共享非遗”2023年福建省非遗精品展在宁德举行,共有来自全省各地的32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和30多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参加。连续2日的非遗精品展得到了线上线下一致好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福建电视台,福建日报、海峡都市报、中国文化报、中国旅游报,中国新闻网、东南网,学习强国等各大媒体也给予了高度关注和报道...
查看更多
用节气文化滋养当代生活
2023.04.19
专题报道
贵州省毕节梁才学校开设非遗剪纸课堂,开展“传承二十四节气”非遗剪纸活动,图为学生正在创作剪纸作品(新华社发) 近日,“节气江南”系列活动之一的上海豫园2023“仲春花朝节”沉浸式游园系列活动拉开帷幕,图为游客感受国风韵味,畅游春日豫园(新华社发) 【热点观察】 赏牡丹、吃香椿、饮谷雨茶,当人们在鲜花和美食中细品幸福生活的滋味、感受这个春天的最后一次回眸时,春天最后一个节气——谷雨已...
查看更多
1
20
21
22
23
24
12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