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19   星期二   农历闰六月廿六   
搜索
专题报道
从古至今,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与经验、社会文明生生不息的秩序与传统在一代代人之间传递,帮助人们战胜数不尽的艰难险阻。这些智慧和传统凝结为本土知识、民间文化,成为生产生活方式经历巨变的当代人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非遗”这个名词进入大众视野其实只有不到二十年,且过去大部分时间都与“濒危”“抢救”“保护”等词汇同时出现。近些年,我们开始看到更多充满活力和吸引力的非遗传承保护实践,或是戏曲短视频,或是民间节庆直播,或是旅行中的手工...
查看更多
论坛
为深化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与传承工作,维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环境,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活态性、整体性保护的新路子,2011年原江苏省文化厅下发《关于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指导意见》,正式提出打造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实施生态化保护工程的意见。此后,省厅与各地密切协作,吸纳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从凝聚共识、制定规划、出台措施、建章立制等方面入手,先后建成10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极大地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自...
查看更多
论坛
2018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座谈活动上提出要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独特优势,为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振兴注入新的更大的内生动力[1]。2019年6月,首批十个非遗与旅游融合优秀案例发布[2]。这些案例能够从各省推荐及自荐的150个候选案例中脱颖而出,在非遗与旅游融合实践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有的是家喻户晓的地方传统节庆民俗活动,可周期性地吸引周边...
查看更多
论坛
随着传统文化的回归,传统技艺普及性课程、传统文化类校园活动遍地开花,在学校课堂里学剪纸、唱京剧、做扎染对学生而言已习以为常。早在2014年,教育部就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笔者近日在走访中发现,在推行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过程中,有些地方还停留在学校教育和传统文化传承的低水平融合层面,一些学校将传统文化进校园简单等同于技巧的传承、传统的还原或相关校园活...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随着文旅融合发展的深入推进,多彩非遗借力政策东风和不断加大的保护传承力度扎根巴蜀大地,在活态传承中成为文旅融合的范例。 一、融入现代生活  非遗成文旅融合范例 2019年10月17日至22日,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四川成都举行,共吸引570余万人次来到现场“打卡”,线上覆盖人群达1.9亿人次。这个自2007年启动的非遗盛会,如今在形成国际展览、国际论坛、国际竞技、国际展演和互动体验等国际交流...
查看更多
论坛
信息化时代,文化领域的科技应用日趋常态化,文化公共服务能力和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水平均得到有效提升。非遗作为近年来倍受重视的保护对象,在数字化保护方面作了重要探索。相关部门从颁布法律、出台意见和启动数字化试点工程等方面,对非遗调查记录的技术手段和成果提出相关要求,有效推动了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 建立非遗数据库应有用户思维,重视用户体验。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在数据标准建设、数据库平台建设、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积极展开探索...
查看更多
人物
2003年在云南乌蒙山区乡村考察 “在做剪纸相关的非遗工作中,我经历了三个繁忙的1000天,第一个1000个日夜是剪纸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第二个1000个日夜是中国少数民族剪纸村社调查。现在是我人生第三个1000个日夜,己经过去了一年多,还有二年要完成丝绸之路的剪纸调查,完成项目三本图书的编撰与写作。” 从85新潮走向民间 1978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那个时候,刚刚结...
查看更多
10周年媒体报道
金巴扎木苏在为孩子们讲《格斯尔》的故事。记者 张枨摄 一位耄耋之年的银发老人,一袭灰白色蒙古长袍,一把70年的四胡,一句句节奏鲜明的蒙语说唱词句,共同演绎出充满历史沧桑与厚重感的古典民族史诗《格萨(斯)尔》。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格斯尔文化研究发展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格萨(斯)尔》内蒙古唯一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86岁的金巴扎木苏,正在向徒弟传授技艺。 《格萨(斯)尔》与《玛纳斯》《江格尔》并列我国三...
查看更多
10周年媒体报道
台湾大甲镇澜宫哨角队全程参加妈祖金身巡安活动。 祖庙举行纪念妈祖信俗申遗成功10周年系列活动吸引众人参加。 妈祖金身巡安湄洲岛,行程28公里,途中驻跸(驾)15座妈祖宫庙,各地民俗阵头100多队护驾妈祖巡安,参与人数近20万人次,为千年来规模最大一次。活动展示了湄洲岛这10年来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妈祖信俗的保护成果,提升妈祖文化影响力,对推进湄洲岛建设世界妈祖文化核心区,共筑两岸幸福家园具有积...
查看更多
10周年媒体报道
2009年,南京剪纸作为中国剪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著名文学家郭沫若曾高度评价南京剪纸:“旧说春风似金剪,今看金剪运东风,百花齐放翻新样,万紫千红庆大同。”2019年12月8日,南京剪纸申遗成功十周年宣传活动隆重举行。活动由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南京新工投资集团指导,南京市工艺美术总公司、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等单位主办。南京市工艺美术总公司总经理沙保齐致欢迎辞,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裘小洵...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