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27   星期日   农历闰六月初三   大暑 大暑
搜索
节气资讯
二十四节气与中国人的制茶、饮茶传统,都是中国人探索自然宇宙、认知生命健康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智慧。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更替,指导着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茶叶的种植、采摘、制作、饮用和相关观念与习俗,都与二十四节气密不可分,各个节气给予了茶不同的滋味和功效。 茶作为民间俗称“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它不仅是简单的饮品,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以茶敬客...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二十四节气与中国人的制茶、饮茶传统,都是中国人探索自然宇宙、认知生命健康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智慧。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更替,指导着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茶叶的种植、采摘、制作、饮用和相关观念与习俗,都与二十四节气密不可分,各个节气给予了茶不同的滋味和功效。 茶作为民间俗称“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它不仅是简单的饮品,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以茶敬客...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11月29日,由中国单独申报的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项目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一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该项目申遗由浙江牵头,共涉及15个省(区、市)的44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浙江有6个国家级非遗项目成为重要组成部分。(详情点击:荣登“人类非遗”的浙茶,到底有多绝?) 浙江茶历史悠久 茶叶种类、制茶技艺十分丰富 可远不止这6个 入选人类非遗代表作的国遗项目...
查看更多
要闻
12月18日上午,“茶和天下 共享非遗”——“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庆典仪式在杭州小百花越剧场隆重举行。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饶权,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纲讲话,杭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姚高员致辞。浙江省副省长成岳冲出席。 庆典仪式由文化和旅游部、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杭州市人民政府承办。文化和旅游部相关司局领导,浙江省杭州市、湖州市、金华...
查看更多
要闻
自11月29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项目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一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喜讯传来,各界欢欣鼓舞。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于弘扬中国茶文化很有意义。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近日,《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公布2022年“非遗薪传”浙江省传统技艺类非遗保护学术研究征文活动评选结果的通知》(浙文旅非遗〔2022〕32 号)公布显示,2022年“非遗薪传”浙江省传统技艺类非遗保护学术研究征文活动自4月中旬启动,于11月圆满结束。此次活动得到省内外非遗传承人、从业者、研究者的积极响应,共收到应征稿件80余篇,来自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包括南开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师范大学、西藏大学等在内的22所高校师生的投稿。经专家组评审...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七千年前,河姆渡人开始煮饮“原始茶”;六千年前,宁波田螺山有了中国最早的人工种植茶树,这片古老东方的小小树叶,在浙江开启曼妙旅程,终是名扬四海,造富一方。 11月2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七届常会在摩洛哥拉巴特举行,会上传来喜讯:由我国单独申报的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项目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一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至此,我国共有4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11月2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七届常会在摩洛哥拉巴特举行。会上传来喜讯:由我国单独申报的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项目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一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该项目由浙江省牵头申报。至此,我国共有4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成为世界各国中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该名录(名册)数量最多的国家;浙江拥有11个人类非遗项目,人类非遗项目数量继续在全国各省...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绿水青山、彩虹公路、墙壁上的山水画,相映成趣;大人孩童、三五成群、田间地头的嬉笑声,不绝于耳……在浙江省衢州市余东村,这样的场景随处可见。这个以“中国第一农民画村”闻名的乡村,以农民画为底色,高标准建起了集展示、教育、旅游于一体的中国乡村美术馆:把村里的50多栋古民居统一收储改造,开发成农耕馆、竹编馆、绘画馆等研学空间;大力发展直播室、咖啡屋、餐饮馆、共享食堂等业态;与中小学合作,成立研学游公司,开设农事体验、非遗体验、农民画等研学课程。美丽了乡村...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到2025年,力争基本建成全国有影响力的非遗强省;到2035年,力争全面形成具有浙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格局。”日前,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打造建设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示范区和样板地的目标。浙江是我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较早的省份之一,其保护成果居全国前列。 “2022年是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机制创新年、改革探索年、成果展示年。浙江非遗以‘揭示...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