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12   星期二   农历闰六月十九   
搜索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永顺县      湘西土家族哭嫁歌是以土家语言演唱的长篇民间叙事歌谣,主要流布于云贵高原余脉武陵山区、湘、鄂、渝、黔等省市土家族聚居地。“哭嫁”是土家族婚嫁礼仪程序中的一种重要礼俗,演唱哭嫁歌与“哭嫁”程序同步。用哭声来庆贺女孩子出嫁,体现了土家族独特的文化意识。哭嫁歌又称“十姊妹 歌”。   湘西土家族哭嫁歌历史悠久,明末清初十分盛行,清代土家族诗人彭秋谭记载说:“十姊妹歌,恋亲恩,伤别离,歌为曼声,甚哀,泪随声下,是...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永顺县      土家族哭嫁歌,是土家族妇女在婚礼仪式中演唱的一种叙事加抒情的长歌。哭嫁歌流布于湘、鄂、渝、黔等省市的土家族聚居地区,而湘西古丈县是以土家语演唱哭嫁歌的主要地区之一。   土家族哭嫁歌,历史悠久。清代改土归流后,“兴哭”、“哭发”作为土家族婚俗的主要内容而盛行。清代诗人的许多《竹枝词》是这种礼俗盛行的佐证。   在古丈,土家族哭嫁歌的演唱,由哭开声、哭爹娘、哭哥嫂、哭姊妹、哭亲属五个程序组成。母女对哭是...
查看更多
盘瓠传说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泸溪县      盘瓠传说的基本内容是:古时,高辛王帝喾与犬戎国交战,屡战不胜,只因犬戎国的吴将军十分厉害,高辛王颁旨,谁取得吴将军首级,许女为妻,赏金封地。一天,一只狗衔一人头伏于殿上。这狗就是盘瓠。高辛王见立功者是狗,便以帝女不能嫁给狗为由赖婚了。辛女表示愿意履约。帝怒,将辛女打入冷宫。盘瓠前来驮着辛女飞出窗外,来到泸溪境内沅水西岸一座绝壁上的山洞里。此后,盘瓠和辛女生了六男六女,繁衍后代。盘瓠传说,广泛流传于湘西和黔东北...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龙山县      梯玛歌是土家族长篇史诗,主要分布在湘西酉水流域的龙山、保靖、永顺和古丈四县。它以“梯玛日”仪式为传承载体,世代口碑相传,格局宏大,长达数万行。土家族梯玛歌集诗、歌、乐、舞为一体,表现开天辟地、人类繁衍、民族祭祀、民族迁徙、狩猎农耕及饮食起居等历史和社会生活内容。其唱述以土家语为主,属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具有很强的文学性。演唱有唱有吟,有对唱,有合唱,又以歌舞贯穿始终,因其主要舞具是铜铃,故亦称为“八宝铜铃舞...
查看更多
孟姜女传说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津市市      孟姜女传说在战国时期即见端倪,明清以来大为盛行,是各地戏曲、唱本等俗文学作品的常见题材,主要揭露封建社会繁重的徭役和剥削,歌颂忠贞的爱情。   河北孟姜女传说最早源于《礼记·檀弓下》所记杞梁妻的故事。至唐代,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与后来的孟姜女故事已很接近,不过故事发生的时间由春秋时代改为秦朝,地点由“齐长城”变为“秦长城”,人物由齐国大将杞梁夫妻变为燕人杞良及其妻孟氏。到明代又多了“秦始皇逼婚”的情节,故事...
查看更多
孟姜女传说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      孟姜女传说在战国时期即见端倪,明清以来大为盛行,是各地戏曲、唱本等俗文学作品的常见题材,主要揭露封建社会繁重的徭役和剥削,歌颂忠贞的爱情。   河北孟姜女传说最早源于《礼记·檀弓下》所记杞梁妻的故事。至唐代,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与后来的孟姜女故事已很接近,不过故事发生的时间由春秋时代改为秦朝,地点由“齐长城”变为“秦长城”,人物由齐国大将杞梁夫妻变为燕人杞良及其妻孟氏。到明代又多了“秦始皇逼婚”的情节,故...
查看更多
苗族古歌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花垣县      苗族古歌是苗族古老的口头文学形式,其内容包括开天辟地、战争迁徙、风俗习惯、生产劳动、神话传说、爱情故事、情歌礼辞、丧葬火把、苗医苗药以及天文哲学等。苗族古歌的传播有两种形式:口头演述和抄本流传。   苗族古歌源远流长。自苗族先民三苗、灌蔸、南蛮、武陵蛮,到宋时的苗族,都一直把它视为自己的“百科全书”而广为传诵,家喻户晓。“文革”十年浩劫中,它的手抄本和方块苗文记载本被焚烧殆尽,但苗族人民还是悄悄地用民间口...
查看更多
苗族古歌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台江县      苗族分布在我国西南数省区。按方言划分,大致可分为湘西方言区、黔东方言区、川滇黔方言区。黔东南清水江流域一带是全国苗族最大的聚居区,大致包括凯里、剑河、黄平、台江、雷山、丹寨、施秉、黄平、镇远、三穗,以及广西三江和湖南靖县等地。在此广大苗族聚居区普遍流传着一种以创世为主体内容的诗体神话,俗称“古歌”或“古歌古词”。   苗族古歌内容包罗万象,从宇宙的诞生、人类和物种的起源、开天辟地、初民时期的滔天洪水,到苗...
查看更多
苗族古歌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黄平县      苗族分布在我国西南数省区。按方言划分,大致可分为湘西方言区、黔东方言区、川滇黔方言区。黔东南清水江流域一带是全国苗族最大的聚居区,大致包括凯里、剑河、黄平、台江、雷山、丹寨、施秉、黄平、镇远、三穗,以及广西三江和湖南靖县等地。在此广大苗族聚居区普遍流传着一种以创世为主体内容的诗体神话,俗称“古歌”或“古歌古词”。   苗族古歌内容包罗万象,从宇宙的诞生、人类和物种的起源、开天辟地、初民时期的滔天洪水,到苗...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我从没有像现在这样生活得有力量”——这是新疆哈密普通绣娘阿孜古丽的感言。传统工艺工作站,随着中国传统工艺振兴的步伐,正让文化的力量注入到城市、乡村,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壮大。 为探索振兴传统工艺的有效措施,2016年3月起,文化部陆续支持相关企业、高校和机构等在传统工艺聚集地设立了10个传统工艺工作站,涉及刺绣、木雕、漆艺、金属锻制、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等多个门类。两年来,传统工艺工作站的建站模式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既帮助当地提高传统...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