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12   星期二   农历闰六月十九   
搜索
论坛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 雒树刚 (2018年6月8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各位专家、学者: 明天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我们在这里举办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座谈活动,具有特殊意义。首先,我代表文化和旅游部党组,向受表彰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非遗进校园“与传承人手拉手”展演活动在怀化市实验学校举行    日前,在湖南省怀化市举办的非遗进校园“与传承人手拉手”展演活动中,怀化市实验学校“小小芦笙团”“阳戏小演员班”“小侗歌班”的孩子担当主角,表演了芦笙《迎宾曲》、侗族大歌《布谷催春》、阳戏《盘花》等精彩的非遗节目,纯熟的表演赢得一片赞誉。    近年来,湖南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活动,编纂非遗教材、读本,开设特色非遗课程等多种方式,推动非遗进校园,先后有42个国家级项目、51个省级项目、47个市...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常德市石门县开展实验考古活动    6月9日是我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围绕“多彩非遗 美好生活”“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的主题,湖南各地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展演展示活动、精彩的庆祝活动,三湘大地掀起了关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热潮。    交流展演:展现湖湘文化遗产魅力    6月2日,由湖南省文化厅主办的2018年湖南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系列主场活动暨长沙雨花非遗展演周在雨花区非遗民俗艺术特色街区启动,拉开了湖南省系列非遗展演展示活动的...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中国非遗创意秀《五维记忆》将27种中国非遗艺术表演形式融入动人剧情,蒙古长调、冒顿朝尔、马头琴、艾捷克、箜篌等都精彩亮相。演出融合传统舞台艺术和当代数字艺术,带来别样艺术体验。在恭王府举行的2018“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上,“非遗+时尚设计”令人耳目一新。邵阳花鼓戏是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邵阳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创排的花鼓戏《儿大女大》近日在梅兰芳大剧院演出,本剧创作于1988年,30年来三代演员共演出3089场。日前,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
查看更多
要闻
6月4日晚,2018“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系列活动在恭王府隆重开幕。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恭王府博物馆、北京服装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服饰研究所等单位领导参加开幕式。    在2018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精神,更好地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现代生活,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的支持下,经过前期筹备,由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牵头,联合中国...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6月2日,以“多彩非遗 美好生活”为主题的2018年湖南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系列主场活动暨长沙雨花非遗展演周在雨花区非遗民俗艺术特色街区启动,拉开了全省系列非遗展演展示活动的序幕。活动现场汇集了全省14个市州的60余个经典非遗项目,观众逛湘展、尝湘味、看湘戏、承湘俗,畅享非遗文化盛宴。本次活动由省文化厅主办,省非遗保护中心、长沙市委宣传部等单位承办。 2018年湖南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系列主场活动暨长沙雨花非遗展演周在雨花区非遗民俗艺术...
查看更多
论坛
陶瓷大师在拉坯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我国非遗保护的历史只有很短十多年时间,但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很好地与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保护,尤其是以乡村为背景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结合了起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经验,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探索设立了文化生态保护区。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的非遗保护模式,在全世界范围都比较少见,既是对非遗保护路径的创新,也是对非遗保护理念的创新。1.还非遗以生存的土壤和空间非遗产生于民间,繁荣于民间,与当地的社会、人文、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查看更多
要闻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了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全国共计383个传统工艺项目入选,涉及纺染织绣、服饰制作、编织扎制、雕刻塑造、家具建筑、金属加工、剪纸刻绘、陶瓷烧造、文房制作、漆器髹饰、印刷装裱、食品制作、中药炮制、器具制作等14个门类。  建立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是《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提出的主要任务之一,旨在选取并重点支持一批具备传承基础和生产规模、有发展前景、有助于带动就业的传统工艺项目,推动形成可推广的...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贵州省龙里县平坡村的苗家妇女在农闲时学习平坡苗族农民画,如今,30人左右的平坡农民画创作队伍每年可创作3000多幅作品,销售额突破50万元。人民视觉  原标题:非遗扶贫,鼓起群众信心(文化脉动·文化扶贫系列报道之一)编者按: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扶贫不仅要扶物质,也要扶精神、扶文化,公共文化在扶贫方面责任重大。实施文化扶贫、补齐文化短板,将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注重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内容。本版推出系列报道...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4月19日-21日,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非遗办的指导下,由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桐乡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8“青出于蓝”第二回中国传统染缬技艺传承人对话在美丽的江南水乡-桐乡举行。本次对话以“创造、创新、创业”为主题,邀请了来自全国传统染缬技艺领域的代表性传承人、专家学者、文化企业、设计师、知名网络平台、专业院校等近150人,共话染缬之美、染缬之用。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管理处负责...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