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10-06   星期一   农历八月十五   
搜索
保护实践总结
新宾满族剪纸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作为中国剪纸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一、采取的保护措施 近年来,为保护和传承新宾满族剪纸文化,相关社区、群体和有关单位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一)抢救性收录工作 认定了新宾满族剪纸传承人,征集传承人作品,对传承人作品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专项档案,为传承人颁发证书,编写传承人小传。实行网...
查看更多
保护实践总结
长白山满族剪纸是生存于长白山区的满族民间美术,题材独特、造型独特、剪技独特,具有鲜明的民族与地方特色,是中国剪纸艺术中的奇葩。2009年,长白山满族剪纸作为中国剪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一、10年来项目保护传承工作的主要举措和成果 历经10年来不断的田野挖掘、生产性保护、教育传承和理论研究,长白山满族剪纸无论是在教育传承方面,还是理论创新方面及传承保护方面,均取得突破与发展...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传统工艺具有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就近就业、居家就业的独特优势,是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 为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大力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的通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国家扶贫日(10月17日)前夕,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主办、中国手艺网承办的“非遗+扶贫”主题采风活动顺利开展。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中国日报、农民日报、环球时报、中国...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非遗传承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成果展”现场 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成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尤其是传统工艺联系千家万户、遍布城镇村庄,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就近就业、居家就业的独特优势,是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 北川羌族草编技艺现场展示 为充分发挥非遗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推进文化扶贫工作,文化...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周末,藏族少年才让那日、先巴扎西来到他们所在的青海省同仁县年都乎乡尕沙日村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由省级非遗传承人尕藏才让创办的黄南尕藏热贡文化公司免费学习泥塑。他们身后的墙上写着“帮人先帮技和艺”“学会一种技能,带富一个家庭”。尕藏才让的公司吸纳员工100多人,都是周边农牧民。 热贡泥塑传承人尕藏才让在非遗扶贫工坊指导学员 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积极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部署,依托非物质文化遗...
查看更多
各地风采
原标题:一场交织传统与创新的文化盛宴——记2019“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会场展示展演活动 6月8日,2019“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展示展演系列活动在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文馨苑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由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辽宁省文化演艺集团(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 “巧手匠心·技艺展”“创意辽宁·作品展”“影像记忆·成果展”、非遗互动嘉年华及评剧专场展演五大内容登陆文馨苑,雕刻、编织、制...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原标题:一场交织传统与创新的文化盛宴——记2019“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会场展示展演活动 6月8日,2019“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展示展演系列活动在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文馨苑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由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辽宁省文化演艺集团(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 “巧手匠心·技艺展”“创意辽宁·作品展”“影像记忆·成果展”、非遗互动嘉年华及评剧专场展演五大内容登陆文馨苑,雕刻、编织、制...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有一场关于“时间的赛跑”,每一天都在辽沈大地默默发生。 我们听不见发令枪响,似乎也看不到终点与尽头,漫漫路途上,唯有用“钝感”、“笨拙”、“汗水”、“泪珠”,去忘我践行,不辱使命。 是的,这是辽宁非遗人的使命。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于2005年全面实施,至2015年非遗保护十年之际,文化部(现为文化和旅游部)印发了《关于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的通知》。自那时起,辽宁全面启动抢救性记录...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