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449)
机构
(0)
政策
(8)
资讯
(198)
清单
(93)
资源
(47)
学术
(98)
百科
(0)
其他
(5)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熊威:德昂族春节的兴起与中华文化认同
2025.02.08
论坛
【摘要】春节在德昂族聚居区兴起,并逐渐成为德昂族节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上是礼俗互动的结果,形成了既符合传统春节习俗,又带有德昂族文化特征的节日文化,表征出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性。德昂族春节的发展实践过程,彰显出德昂族的中华文化认同。春节在德昂族聚居区的深化发展,进一步强化了中华文化认同,夯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础。 【关键词】德昂族;春节;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查看更多
生活性空间与地方感表达:滇南娜允傣族春节拜年习俗研究
2025.02.08
新闻聚焦
【摘要】春节是我国多民族共有共享的节日,滇南娜允傣族具有地方特色的春节拜年习俗,体现了我国春节节俗的多样性与节日意涵的包容性。娜允傣族拜年习俗关涉其生活性空间的不同维度,包括自然、居住、记忆、信仰等空间。拜年习俗将多重空间中的意义中心串联成意义链,而作为意向性体验的地方感正是在意义中心的锚定和意义链的串联过程中得以表达。生活性空间富集地方性意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深入研究生活性空间中的意义链生成与地方感表达,有助于从文化持有...
查看更多
生活性空间与地方感表达:滇南娜允傣族春节拜年习俗研究
2025.02.08
论坛
【摘要】春节是我国多民族共有共享的节日,滇南娜允傣族具有地方特色的春节拜年习俗,体现了我国春节节俗的多样性与节日意涵的包容性。娜允傣族拜年习俗关涉其生活性空间的不同维度,包括自然、居住、记忆、信仰等空间。拜年习俗将多重空间中的意义中心串联成意义链,而作为意向性体验的地方感正是在意义中心的锚定和意义链的串联过程中得以表达。生活性空间富集地方性意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深入研究生活性空间中的意义链生成与地方感表达,有助于从文化持有...
查看更多
开门爆竹:除旧迎新,奏响新年序曲
2025.01.24
千年习俗 千载传承
大年初一
祭祖
仪式完毕,家家户户打开大门,把早已准备好的鞭炮点燃,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宣告着新年的正式到来。开门爆竹,这一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春节习俗,承载着人们对过去一年的告别和对新一年的美好期许,成为春节独特风景。北宋诗人王安石《元日》写道: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新春佳咏,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新年的各种习俗中喜气洋洋、欢度佳节的情景...
查看更多
祭祖
敬先:慎终追远,传承忠孝家风
2025.01.24
千年习俗 千载传承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具影响力,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而
祭祖
敬先,无疑是春节诸多习俗中,最能体现家族传承和感恩情怀的重要环节。它宛如一条无形的纽带,将家族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紧密相连,让子孙后代在缅怀先辈的过程中,汲取力量,传承精神。祭拜天地神灵,是对自然的一种感恩之情,感谢大自然在过去一年给予的恩赐,祈祷大自然在新的一年保佑人们风调雨顺,五谷丰收。祭祀祖先,表达的是发自内心的孝亲情怀,祈求祖先神灵保佑子孙后裔兴...
查看更多
之江非遗大讲堂•叙录丨萧放:春节礼仪与当代实践
2025.01.17
新闻聚焦
编者按:2025年1月11日下午,“之江非遗大讲堂”第十一期讲座活动在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二楼学术报告厅举办,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萧放作主题讲座。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副主任(副馆长)祝汉明主持讲座。现摘发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
查看更多
之江非遗大讲堂•叙录丨萧放:春节礼仪与当代实践
2025.01.17
论坛
编者按:2025年1月11日下午,“之江非遗大讲堂”第十一期讲座活动在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二楼学术报告厅举办,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萧放作主题讲座。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副主任(副馆长)祝汉明主持讲座。现摘发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
查看更多
春节主题非遗摄影作品征集启事
2025.01.16
新闻聚焦
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是历史悠久、参与人数众多、文化内涵深厚、影响最为广泛的中国传统节日。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与文化精髓,维系和强化着个人、家庭和国家的情感纽带,寄托了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愿望,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睦相处的价值理念,对中华文明的绵延赓续...
查看更多
春节主题非遗摄影作品征集启事
2025.01.16
要闻
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是历史悠久、参与人数众多、文化内涵深厚、影响最为广泛的中国传统节日。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与文化精髓,维系和强化着个人、家庭和国家的情感纽带,寄托了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愿望,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睦相处的价值理念,对中华文明的绵延赓续...
查看更多
乐岁弦歌起 非遗年味浓——“过年——春节主题展”印象
2025.01.15
非遗馆
室内庙会街市上的各式年画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摄影:本报记者 田呢/光明图片) 【带你一起看大展】 2025乙巳蛇年春节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正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展出的“过年——春节主题展”上一派热闹欢腾的景象。 敲年鼓、印春贴、猜灯谜、舞龙狮……2600平方米的展厅中,从冬至、腊八、小年,到除夕、春节,再至元...
查看更多
1
2
3
4
5
4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