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449)
机构
(0)
政策
(8)
资讯
(198)
清单
(93)
资源
(47)
学术
(98)
百科
(0)
其他
(5)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范庄龙牌会,图腾崇拜的活化石
2009.03.06
专题报道
范庄龙牌会,图腾崇拜的活化石 范庄村村民在龙牌会表演民间传统文艺“骑驴” 侯志华 摄 在龙牌前祭祀的人群 侯志华 摄 龙牌会各种活动热闹非凡 张雪松 摄 人们在龙牌前顶礼膜拜 张雪松 摄 在河北省赵县范庄村每年农历“二月二”举办的龙牌会上,人们将用木头刻成的龙牌作为“天地三界十方真宰龙之神位”加以崇拜,从而形成一种十分独特的民间信仰现象,并逐渐形成了以崇龙为核心,以广泛吸收儒、释、道各教派信仰为特征的民间祭祀活动。 农历二月初二, 又被称...
查看更多
春节的历史演变与民俗传承
2009.02.05
专题报道
春节的历史演变与民俗传承演讲人:萧放 演讲地点:江苏泰州百姓大讲堂 大家好!春节的假期刚刚过去,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一起谈谈春节的历史变迁和习俗掌故。春节不仅是中国一宗巨大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享受、保护、展示春节文化是中国人的责任与义务,同时也是在为世界传承文化。春节,犹如高悬在民族天幕上的永恒明灯,以其独特的光芒辉映着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这样的光芒,对于我们来说光明而温暖。年是时间标志,体现着生活节律,这样的传统在...
查看更多
中国多种传统习俗迎接“立春”
2009.02.03
专题报道
中国多种传统习俗迎接“立春” 2月4日是中国农历新年的首个节气――立春。由于它是春天的开始,中国民间将立春作为节日,称为立春节,以多种传统习俗迎接春天的到来。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立春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在每年的2月4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开始。立春又叫“打春”,就是冬至数九后的第六个“九”开始,所以有“春打六九头”之说。“立”有开始之意,立春即为春季伊始,表示天气回暖,万物更新。 赵之珩说,立春日迎春,是...
查看更多
一个黎族民歌手身后的历史
2009.01.20
人物
一个黎族民歌手身后的历史 于伟慧 王妚大是黎族民歌杰出的传承人。图为王妚大2007年参加在北京中国文化杰出传承人颁奖时的留影。记者 于伟慧 摄 黎族民歌海南历史的一面镜子 海南民歌犹如浩瀚南海盛产的珍珠,熠熠生辉,采之不尽。海南民歌是海南历史的一面镜子,是海南人民生活的写照,其题材十分广博,内容极其丰富。历史人文、风光景色、劳动生产、时政世态、社会生活、婚恋情思、
祭祖
敬神...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和认定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
2008.12.31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和认定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 乌丙安 【论文提要】 本文旨在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新概念的含义和表述的界定及其具体的分类认定,力求紧密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理论与实践的关键问题。首先是尽可能从三个阶段的历史文献中查找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界定的所有依据,从而确认这个概念的产生...
查看更多
2008年国内期刊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目录
2008.12.31
论坛
2008年国内期刊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目录 两腔三调:荡里姚摊仪式音乐唱腔的原生分类概念及其文化内涵解析孟凡玉《中国音乐学》2008-1畲族仪式音乐与盘瑶仪式音乐文化之比较蓝雪霏《中国音乐学》2008-1山东鼓吹乐的流派及其划分魏占河《中国音乐学》2008-1湘西“熟苗区” 傩腔与世俗音乐的整合唐志明《中国音乐学》2008-1富裕的贫困―浅析山西省民间音乐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邱怀生《中国音乐学》2008-1南侗“嘎老”名实考――兼论侗族大歌一次的多重内涵杨晓...
查看更多
潮州木雕与潮汕文化
2008.12.18
专题报道
潮州木雕与潮汕文化 潮州木雕是盛行于粤东潮汕地区的一种民间工艺品,主要流行于旧潮州府属各县,故名。其辐射范围还应包括在文化渊源关系或地域上与潮汕密切关连的闽南和客属兴梅一些地方, 其影响和传播范围则应该更广。潮州木雕以其悠久的历史,完整的体系,精湛的工艺制作,丰富的题材内容和浓郁的地方特色享有盛名。饮誉海内外的潮汕金漆木雕更与浙江东阳木雕、安徽徽州木雕齐名,成为全国著名的木雕品种之一,在中国木雕艺术中独具一格。潮州木雕因其长期广泛地流行于民间,具有典...
查看更多
云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寻踪:老虎笙
2008.11.18
专题报道
云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寻踪:老虎笙 “老虎笙”,一个原始、古朴、神秘的云南双柏彝族祭祀舞蹈,已经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双柏县虎文化节,老虎笙表演。 今年3月16日到18日,“2008中国双柏彝族虎文化节”在楚雄双柏举行,节前,我们一行三人带着向往与好奇上路了。其实双柏除“老虎笙”这一祭祀舞蹈外,还有大锣笙、小豹子笙,称为“三笙”,但渊源更久,内涵更广的“老虎笙”备受瞩目,成为中国彝族虎文化的“活化石”。 双柏县虎...
查看更多
警惕非物质文化遗产“失魂落魄”
2008.11.03
其他新闻
警惕非物质文化遗产“失魂落魄” 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单位举办的“徽州文化保护高峰论坛”,目前正在黄山市举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祁庆富在论坛上说,代代相传、世代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属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在于“活态传承”。当前,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中“丢魂”,因而遭到破坏,是个普遍现象。 祁庆富指出,当前我们必须警惕的一些普遍现象是:一些地方打着文化遗产“原生态”旗号...
查看更多
古羌舞风
2008.10.15
论坛
古羌舞风四川省音乐舞蹈研究所 杨莉 5•12汶川大地震虽然使四川羌族文化生态区域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但只要还有羌族文化传承人的存在,全国唯一的羌族“原生型”民间舞蹈文化就会在“复制性”的家园(重建后的自然牛活环境)中“原汁原味”地生生不息,世代相传。因为羌族是一个原始文化痕迹留存相对完整并仪靠口传身授的民族,所以羌族的民间舞蹈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始终保持着原生“体态符号”的形态。 一、羌族民间祭祀舞蹈“布兹拉” (一)“布兹拉”与“释比”的...
查看更多
1
41
42
43
44
4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