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449)
机构
(0)
政策
(8)
资讯
(198)
清单
(93)
资源
(47)
学术
(98)
百科
(0)
其他
(5)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丹砂文化:一个民族遥远而又清晰的记忆
2009.04.17
专题报道
丹砂文化:一个民族遥远而又清晰的记忆 从“天主坳”祭祀台远眺对面的天母石。 (资料图片) 清明时节,祭天朝祖 (张晖 摄) 用仡佬文字和汉字共同记录仡佬族历史的《九天大濮史录》 (程伟光 摄) 很多人都知道,古时皇帝的批文用朱砂书写,叫“朱批”,用丹砂写成赐给有功之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叫“丹书铁卷”,妇女美容时也会用到丹砂――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商周时期,贵州务川的仡佬族就发现和运用了丹砂,是世界上最早获取丹砂冶炼技术的民族,因此务川也成...
查看更多
巍山打歌
2009.04.14
专题报道
巍山打歌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是云南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县内曾发现过新石器和战国时代的石棺墓;也是唐代南诏政权的发详地,县内现仍有南诏遗迹多处及南诏王室后裔。 巍山彝族自称"腊倮颇","颇"是人的意思,即"腊倮人",又称"土家",即土生土的民族。 "打歌"彝语称"欧克",是巍山分布最广,影响最大,历史久远的一个舞种。它的起源在民间有多种传说:相传在部落时期,一次彝家与傈僳发生了战争。彝家节节败退,被围困于一山头,眼看夕阳西下,彝家急...
查看更多
中华民族的多元
祭祖
2009.04.13
论坛
中华民族的多元
祭祖
杨培德 中国的56个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都创造了各具特色的祭祀文化,都运用祖先崇拜的文化来建构民族认同的远古共同祖先。炎帝、黄帝是华夏汉族的人文始祖,他们只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还包括其他55个民族的人文始祖,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一个多元一体的人文始祖群。 中华民族
祭祖
的多元风俗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春雨人...
查看更多
民俗是民间舞蹈依存的土壤
2009.04.13
论坛
民俗是民间舞蹈依存的土壤马盛德 在当今,传统民间舞蹈主要是指由广大民众创造,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在群众中广泛流传,并以活态方式延续至今,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舞蹈形式。这一舞蹈形式,有别于经过艺术家有意加工、整理、创作而成的舞台化的表演性民间舞蹈。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人类的生存繁衍,不同种族和文化的发展变迁,都在民间舞蹈中留下了珍贵印记,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以“身体刻写了历史的印记”。它凝聚着这片土地上千百年来创造的艺术精华,并将这一...
查看更多
传统舞蹈勿因旅游开发变味
2009.04.13
论坛
传统舞蹈勿因旅游开发变味 康玉岩 很多地方的政府部门为了发展经济,在一些交通相对便利、民族风情浓郁的地方开发旅游业,以当地传统节日、传统歌舞活动为载体,将其开发成旅游项目,藉以提高该地区的知名度,招商引资。这种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向外界宣传本地区独特的传统民族文化的效果,更由于老百姓从中得到了些许实惠,于是为旅游者进行表演甚至成了他们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这某种程度上背离了传统民族风俗习惯。比如,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在贵州省台江县...
查看更多
保护东南亚的文化多样性:东南亚的人类口头非物质遗产
2009.04.07
论坛
保护东南亚的文化多样性:东南亚的人类口头非物质遗产史 阳 东南亚地区民族众多、宗教多样,是世界知名的民俗博物馆,学术界公认的人类文化多样性(culturediversity) 的宝库。在全球化时代,面对外来西方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多样性的保护日益成为了富有时代意义的紧迫任务。21 世纪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了保护口头非物质文化的热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了“人类口头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至今,东南亚地区共有9 项非物质文化位列其中,即越南顺化的宫廷...
查看更多
呼唤“清明”的清明节
2009.04.03
其他新闻
呼唤“清明”的清明节 “魂断最是春来日,一齐弹泪过清明”。清明节期间,人们都要赶到先人墓前,进行各种形式的祭奠活动,以寄托缅怀对先人的哀 思与怀念之情。然而,如今的一些祭奠活动,却渐渐的变了“味”。不一而足的祭奠方式,令人不可理解,叫人感慨系之。 记得前些年的清明节,曾看到不少不文明的祭祀方式。有的祭祀者携带纸钱、馒头、面包、香烟、白酒等供品,赶到先人墓前,点香上供,焚烧纸钱,燃放爆竹……人到之处,火焰升腾、烟雾弥漫、响声不断;人走之后,烟灰...
查看更多
中国各地再掀“公祭热”
2009.04.01
其他新闻
中国各地再掀“公祭热”英雄英烈亦应举行公祭 在法定的第二个清明节假期到来之际,中国各地因时而动,再次掀起“公祭热”。不仅公祭黄帝、炎帝,就连他们的祖先伏羲、华胥氏,以及孔子、老子等都要公祭。而在热热闹闹的“公祭”潮中,人们似乎忽视了一些应当纪念的身影。 陕西、河南“黄帝之争” 近年来,河南和陕西两地的“黄帝之争”如火如荼。位于陕西的黄帝陵,被誉为“中华第一陵”。而河南省新郑市则以黄帝的出生和建都地自居,开展拜祖活动。 己丑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查看更多
清明古老习俗:扫墓、踏青、打马球
2009.03.31
专题报道
清明古老习俗:扫墓、踏青、打马球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清明习俗扫墓
祭祖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清明节扫墓
祭祖
成了此后持续不...
查看更多
传承百年 广昌孟戏
2009.03.23
专题报道
传承百年 广昌孟戏 赤溪孟戏团开场戏“天官赐福” 孟戏一幕“玉帝临朝” 广昌孟戏是一种以孟姜女哭长城为题材的戏曲,流行于江西省广昌县境内,俗称为“孟戏”,又名“?B河戏”,约起源于明初,至今已传承演出五百余年。而整本的孟姜女南戏本,在国内被认为早已失传。“孟戏”用高腔演唱,经专家考证,其唱腔是明代四大声腔之首的“海盐腔”遗响。赤溪、大路背两路“孟戏”在剧本上标有曲牌名的曲牌有140余支,在我国戏曲音乐界引起广泛注意。经专家学者认定,孟戏高腔中有明代...
查看更多
1
40
41
42
43
44
4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