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9-24   星期三   农历八月初三   秋分 秋分
搜索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老子祭典是流传在河南省鹿邑县,祭拜伟大思想家老子的盛大民俗活动。每逢老子生日,祭拜人数常达五十万之多,规模盛大,内涵丰富,历史悠久,传承有序,其影响辐射至豫、皖、鲁、苏及东南亚。 据《后汉书•桓帝本纪》记载,“汉延熹八年(公元165年)春正月,遣中常侍左悺之苦县,祠老子。”之后,历代祭拜老子活动便绵延不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等先后到鹿邑祭拜老子,尤以唐宋规模最大。同时民间祭拜老子的活动也越来越兴盛,冶炼、陶瓷等行业都把老子作为崇拜信奉对象。民间祭拜老子...
查看更多
壮族侬峒节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壮族侬峒节是壮族民众以“峒”为单位定期举行的,融祭祀祈福、聚会交友、对歌传情、商品贸易和文体娱乐为一体的传统大型节庆活动。“侬峒”,在壮族中直译为“下峒”,“侬”意为“下、举办”,“峒”既指平地、平原这样的地形,也指聚落空间和农耕灌溉空间。峒还指代这个节本身,人们将参加侬峒节称为“出峒”。壮族侬峒节主要流传于广西崇左市龙州、大新、天等、江州四县(区)及云南富宁县等,尤以龙州、大新两县侬峒节最具代表性。 壮族侬峒节主要在春秋两季举行,以农历正月至四月最普遍...
查看更多
布依族武术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布依族武术,是布依族人民以强身健体、守护家园等为目的一种群众性传统体育项目。它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并经数代传承人积淀、发展而成,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广泛流传于贵州省的布依族村寨,尤以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最为典型。 安龙县武术氛围浓郁,70%以上的村寨流传布依族武术。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因预防匪患、保家护院和舞龙舞狮等民俗之需,布依族村寨青壮年大都会武术,上至耄耋老翁,下至稚幼童子,人人都会几套拳脚。 布依族武术有开口拳、插虎拳等拳术和单头...
查看更多
论坛
贵州的加榜梯田,不仅是当地民众生产的载体,而且其独特的景致吸引了大量游客。(摄影:李韵/光明图片)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文化大国,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国。我国是最早、最积极参与和介入国际非遗保护事务的国家,也是进入世界非遗代表作数目最多的国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可以创造物质文明的精神文明。它由我们的生活传承,也丰富着我们的生活。它包括了我们生命过程中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也包括了我们生存世界的我者与...
查看更多
新闻报道
6月12日是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云游非遗·影像展”“非遗购物节”等活动在遗产日期间陆续上线,丰富的活动内容集中体现了“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这一核心主题。受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委托,中国演出行业协会针对本次遗产日各线上项目及地方相关活动进行舆情及传播效果分析,现总结如下: 一、舆情数据 (一)舆情传播量 5月27日至6月15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短视频”“非遗购...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6月12日是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云游非遗·影像展”“非遗购物节”等活动在遗产日期间陆续上线,丰富的活动内容集中体现了“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这一核心主题。受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委托,中国演出行业协会针对本次遗产日各线上项目及地方相关活动进行舆情及传播效果分析,现总结如下: 一、舆情数据 (一)舆情传播量 5月27日至6月15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短视频”“非遗购...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2020年,在新冠疫情肆虐下,全人类都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与挑战,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舞蹈相对于其他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需要特定的时间(约定俗成)和空间(公共场域)以及需要“聚众”才能开展的特性,无疑受到直面冲击,致使本年度非遗舞蹈在各方面也呈现出与往年不一样的“光景”。非遗保护是一个涉及多维的复合工程,本文主要从政策、传承传播、理论三个层面对本年度的非遗传统舞蹈进行回顾与梳理。国家政策层面:静观中孕育复苏;传承传播层面:荆棘中另辟蹊...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2021年6月12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下简称“遗产日”)。今年“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主题是“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口号为“非遗惠万家 关系你我他”“保护人民非遗 共享美好生活”。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遗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浓厚的社会氛围,在“遗产日”前后,浙江省各地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近300项非遗保护宣传展示活动。 杭州...
查看更多
各地风采
2021年6月12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下简称“遗产日”)。今年“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主题是“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口号为“非遗惠万家 关系你我他”“保护人民非遗 共享美好生活”。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遗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浓厚的社会氛围,在“遗产日”前后,浙江省各地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近300项非遗保护宣传展示活动。 杭州...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当非遗“牵手”旅游,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春暖花开,全省各大景区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其中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不少旅游景点走起了“国风”路线,推出了一场场“国风秀”。在这其中,非遗文化也跟着“潮”起来,跨界“圈粉”无数。 随着文化与旅游不断深入融合,非遗与旅游的“牵手”水到渠成,全省各大景区在引进非遗项目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收获颇多。滕王阁下彩龙腾舞、婺源傩舞花间起舞、采茶戏唱响茶海……如今,非遗进景区渐成常...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