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460)
机构
(0)
政策
(1)
资讯
(264)
清单
(105)
资源
(41)
学术
(44)
百科
(0)
其他
(5)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专家热议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重点是保护,而不是生产性的开发
2012.02.13
论坛
专家热议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 重点是保护,而不是生产性的开发 董大汗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愈加被重视,而对于非遗保护也根据其不同的特点,形成了不同的保护方式:针对处于濒危状态和传承困难的非遗项目,提出了抢救性保护方式;针对非遗中部分具有生产性质和特点的项目,提出了生产性保护方式;针对一些传统文化积淀丰厚、非遗项目较为集中、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自然生态...
查看更多
与龙有关的侨乡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2.02.13
专题报道
与龙有关的侨乡非物质文化遗产 江门五邑民间,历来有
舞龙
和龙舟竞渡之风俗,每逢端午节或神诞赛会,都举行大规模的
舞龙
或龙舟竞渡盛会,热闹非凡,万人空巷。这些活动及其载体,不仅参与人数众多,一些还成为了侨乡非物质文化遗产。原国家主席杨尚昆曾亲为点睛的荷塘纱龙,2008年就登上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世纪八十年代,鹤山龙舟队曾获得广东龙舟赛大赛季军、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国际龙舟邀请赛”季军等荣誉,声名远播。 ●荷塘纱龙 “全国民间艺术(纱龙)之乡...
查看更多
祈生与狂欢:元宵节的文化内涵
2012.02.07
专题报道
祈生与狂欢:元宵节的文化内涵张 勃 元宵节,又称灯节、元夕、上元节,标志性时间在一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至少从隋朝开始,元宵节就已经有了丰富的习俗活动,并形成十分鲜明的文化性格,此后节俗活动更加多姿多彩。节日期间,人们踏月走桥、观灯彩、猜灯谜、放烟花、
舞龙
狮、跑旱船,元宵节成为中国诸多传统节日当中最热闹的一个。 说起元宵节的文化内涵,坊间流传的两首童谣做了很好的揭示。其一云:“正月元宵灯,外婆爱外甥(外孙)。送来红红桔子灯,吉利又添...
查看更多
中国非遗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将于元宵节期间开展
2012.02.01
其他新闻
中国非遗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将于元宵节期间开展 2012年2月6日是传统的元宵佳节。为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工作深入开展,文化部与发展改革委等1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以及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于2月5日(正月十四)至2月15日(正月二十四)元宵节期间,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新馆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届时观众可免费参观。 第一批4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
查看更多
元宵节
2011.02.17
专题报道
元宵节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
查看更多
谈勇:民间艺术奇葩 百叶龙精神诠释者
2010.03.23
人物
谈勇:民间艺术奇葩百叶龙精神诠释者 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悠久历史的文化积淀,中国人崇拜龙,因此塑造了成百上千种各具特色、千姿百态的龙。长兴百叶龙便是其中多姿多彩的一条。在首都国庆60周年联欢晚会表演中,两条长60米的百叶龙腾空飞起,时而在荷叶间翻腾,时而在水面上腾跃,让观众大呼过瘾。谈勇,就是长兴百叶龙的第八代传人。 “传男不传女、传里不传外,每一招里都隐藏了一个秘密。”近200年来,舞动百叶龙的秘笈一直深藏在它的发源地――长兴县林城镇天平村。如今...
查看更多
今时元宵为何“闹”不起来?
2010.02.27
专题报道
今时元宵为何“闹”不起来? 岁月悠悠,今又元宵。与多年前的元宵节盛景相比,不少人感慨现在的节日气氛淡了许多。 据记者了解,元宵节不仅遇商家“冷脸”,而“闹”的氛围也渐行渐远。古时元宵夜“灯火阑珊”相当热闹,以“偷”为乐来过这一传统节日。 而今时元宵节的活动也可谓丰富多彩,但为何“闹”不起来?研究民俗的业内人士张炜称,元宵节要复兴,必须吸引最活跃的年轻人参与,为元宵节注入时尚、浪漫元素,并依靠商家的炒作,营造热烈的节日气氛。 元宵节遇商场“冷...
查看更多
京城十大灯会花会闹元宵
2010.02.27
其他新闻
京城十大灯会花会闹元宵 26日晚,三里屯VILLAGE广场成了灯的海洋。100盏兵马俑灯、4辆花车彩灯、十几个国家的孩子制作的60盏彩灯,以及141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宫灯和三里屯街道居民制作的120盏文明礼仪灯将每一个角落都点亮了。 操着各种语言的游客们在灯的海洋中笑得灿烂如花。在台湾交大读书的学生小林说:“我来北京旅游,在报纸上看到灯展的预告就来了,没想到这么漂亮,在台湾也不常见。”新西兰籍的韩国学生小金说:“那种传统的灯最好看。在新西兰看...
查看更多
元宵节我国有闹“社火”风俗
2010.02.27
其他新闻
元宵节我国有闹“社火”风俗 新华网南京2月27日电(记者蔡玉高、周润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告诉记者,元宵节我国有闹“社火”的风俗,其中包括耍龙灯、舞狮、踩高跷等传统习俗。 王思潮介绍,民间“社火”,是春节期间民间的自演自娱活动。它来源于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火,是人们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远古人们凭着原始思维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
查看更多
共同的精神家园
2010.02.22
专题报道
共同的精神家园熊澄宇 春节是中国人的大事。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一句大白话提炼了过年阖家团圆的核心内涵。包饺子、放鞭炮、
舞龙
灯、赶庙会,这些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呈现的传统节庆文化,实际上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符号特征。春节团聚、清明祭祖、端午竞舟、七夕乞巧、中秋赏月、重阳登高,这些共同的行为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中国人特有的精神家园。 中国政府在2006、2008年相继公布了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明确将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列入其...
查看更多
1
41
42
43
44
45
4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