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17 星期日 农历闰六月廿四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464)
机构
(0)
政策
(1)
资讯
(268)
清单
(105)
资源
(41)
学术
(44)
百科
(0)
其他
(5)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活着的原生态――白沙村彝族祭龙节
2009.09.30
专题报道
活着的原生态――白沙村彝族祭龙节 彝族不仅是崇尚火的民族,也是崇拜龙的民族。 四川会理县白沙村村民,至今还在延续着古老而又神奇的仪式――祭龙。 走进祭龙节,它将我们带回到早期的农耕岁月;感受祭龙节,我们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村民们跳起刚劲粗犷的祭龙舞蹈。村民朝天吹起白沙村彝族特有的三米多长的长号,召唤天龙以表祭龙的诚心。村民在祭祀中手持犁链和簸箕模仿农耕动作。 延续至今,历久不衰 四川省会理县小黑箐乡白沙村的4月,美女峰妩媚动人,梯田水光...
查看更多
“非遗”项目为国庆联欢添彩
2009.09.28
其他新闻
“非遗”项目为国庆联欢添彩 国庆“十一”进入倒计时,甲子大庆,以长兴百叶龙、沧州北狮等为代表的国家级“非遗”项目表演将给今年国庆60周年群众联欢晚会增添节日的欢庆与祝福。 据参加国庆联欢彩排的有关人士介绍,届时在金水桥前中心表演区,将有数百张荷叶迎风摇曳,一朵朵娇艳的荷花沉浮其间,这时,两条长60米的巨龙倏地腾空而起,时而在荷叶间翻腾,时而在水面上腾跃;两条巨龙又在瞬间变成6条小龙,从荷花到大龙,从大龙到小龙,仅仅10秒钟的时间,非常抢眼。浙...
查看更多
重庆民间文化艺术:脆弱中的激情游走
2009.09.28
专题报道
重庆民间文化艺术:脆弱中的激情游走铜梁
舞龙
提起民间文化,总有人将其与“下里巴人”联系在一起,民间艺术则干脆被概述成只是一些轻飘飘的传说、村俗故事、以及剪纸、面人、荷包、皮影等这类东西,难登大雅之堂。然而诞生于原始社会、由亿万劳动人民创造的民间文化艺术终将不会死于流言。重庆的民间文化艺术在相对尴尬的大背景下,仍然时刻准备着找准时机发光发热。 民间文艺的“脆弱” 人亡艺绝传承难 在重庆市文广新局的调研报告中,记者发现,民间文艺的最大困境在于难...
查看更多
黄溪“板凳龙” 彰显民间传统竞技艺术
2009.09.28
专题报道
黄溪“板凳龙” 彰显民间传统竞技艺术 龙翻身、跃龙门、龙抬头、龙点头、龙嬉戏、龙摆尾、龙抢宝、龙飞跃、龙翻腾、龙缠身……这是黔江区黄溪镇“板凳龙”的独特动作。“板凳龙”是一种源于民间的艺术表演形式,亦是民间传统的体育竞技,它是由“
舞龙
求雨”的宗教活动演变而来。相传,在很久以前,遇上了大旱,东海的一条水龙不顾一切跃出水面,下了一场大雨,但由于水龙违反了天条,被剁成一段一段撒向人间。人们把龙体放在板凳上,并把它连接起来(人们称之为“板凳龙”),不分昼夜地奔...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叶龙天安门前首舞
2009.09.17
专题报道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叶龙天安门前首舞走近参加联欢晚会的谈家三代 长兴百叶龙 本网资料 本网编者按:百叶龙发源于浙江省长兴县林城镇一带,它反映了中国传统龙的精神,寄托着百姓对吉祥升腾的期望,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百叶龙舞蹈表演时的显著特点,是荷花于瞬间突变成龙,这充满了江南水乡的意境,将中国传统的
舞龙
转化成龙舞,形成完美的舞蹈程式。2006年6月,百叶龙被国务院宣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1月,百叶龙第4代传人谈小明被文化部...
查看更多
广东吴川的民间“飘色”绝技
2009.08.21
专题报道
广东吴川的民间“飘色”绝技 吴川漂色喜迎2008北京奥运会 广东湛江的吴川市的飘色、泥塑、花桥被誉为"吴川三绝",飘色乃“三绝”之首。吴川飘色由来已久,在明末清初时由广东番禺沙湾传入吴川。期间经过吴川民间艺人的精心打造,更显现出飘逸灵巧的风格。飘色,用吴川方言又叫“妖色”,它是运用力学原理,用钢枝作为骨架,巧妙地支撑一个小孩子坐在几米高骨架顶上,小孩身穿鲜艳的古代服装,遮掩了他是坐在上面的实质,外人一点也看不出来,看起来,他们就像在空中飘然欲飞...
查看更多
福建公布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06.14
其他新闻
福建公布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记者昨晚从福建省文化厅获悉,省政府公布了福建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82项)和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扩展项目(共6项)。福州选送的疍民渔歌(疍民盘诗)、高湖
舞龙
灯、传统言永(这两字拚成一字)春拳、“米家船”裱褙技艺、苏苏酱鸭制作技艺、洪塘篦梳制作技艺、民天虾油制作技艺、老天华乐器制作技艺、壶山林氏中医内科、林氏中医骨科世家、石竹山祈梦习俗等11项上榜。 (来源:福州晚报)(编辑:王路)
查看更多
“文化遗产日”:唤醒沉睡的民族记忆
2009.06.10
其他新闻
“文化遗产日”:唤醒沉睡的民族记忆 云锦:宝蓝地加金“普天同庆”妆(本网资料图) 随着6月13日第四个“文化遗产日”的到来,以“弘扬民族文化,延续中华文脉”为主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将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由北京市文化局主办的一系列宣传、展示活动也将从6月11日起陆续拉开帷幕。除“非遗”成果展览、技艺展示、大讲堂、专场演出等常规活动外,民间传说故事会、“民间文学”(口述文学)研讨会、满族特色体育运动会以及明清时期劳动生产工具展示等也将为今年的活动增...
查看更多
侨乡汶村庙会:传承两百多年的民俗盛会
2009.06.01
专题报道
侨乡汶村庙会:传承两百多年的民俗盛会 侨乡台山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遍布城乡大地,除了大家耳熟能详、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台山广东音乐和浮石漂色外,位于台山南部沿海、立村已有800多年之久的汶村,也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汶村庙会更以其近200年的历史传承、每次庙会吸引逾数万人到场的热闹程度,成为展现台山民俗生活一大人文景观,被列入台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日,记者跟随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来到这个台山最大的村落之一,详细了...
查看更多
山间花鼓舞和谐――云南峨山彝族花鼓舞与乡村文化建设
2009.06.01
专题报道
山间花鼓舞和谐――云南峨山彝族花鼓舞与乡村文化建设 峨山县位于滇中腹地,属玉溪市所辖。山区面积占96%,总人口15万,是新中国成立后设立的第一个彝族自治县。峨山的主要产业有种植业和矿业等,近年来茶产业和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其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成为峨山新农村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突破口和内在支撑力。 百年历史不断创新 花鼓舞最早是作为一种祭祀性舞蹈,在峨山发展的历史可以追朔到明末清初,其百年发展的历史是沉甸甸的,却也是不断创新和发展着的。现在...
查看更多
1
43
44
45
46
47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