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30   星期三   农历闰六月初六   大暑 大暑
搜索
专题报道
忠信花灯:遗落在民间的宫廷艺术忠信镇上寮村赖伟雄自豪地拿出自家的这盏手工精制的龙凤灯,此灯参加过河源市的展览,现已成为家中珍藏。    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忠信镇上寮村。一个冗长而陌生的地名,静静地退守在人们视线之外,每一个限制词都把它从大都市的焦点往外推了一步。  进村的时候,我们已经在车上坐了三四个小时,突然像进入了贾樟柯的电影,车窗外是毫无章法的杂货店,店外面染着黄毛的青年蹲着抽烟。整条街飘荡着无处不在的网络歌曲,歌词像真理一样直白。  正在我努力把这...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范庄龙牌会,图腾崇拜的活化石    范庄村村民在龙牌会表演民间传统文艺“骑驴” 侯志华 摄 在龙牌前祭祀的人群 侯志华 摄 龙牌会各种活动热闹非凡 张雪松 摄  人们在龙牌前顶礼膜拜 张雪松 摄    在河北省赵县范庄村每年农历“二月二”举办的龙牌会上,人们将用木头刻成的龙牌作为“天地三界十方真宰龙之神位”加以崇拜,从而形成一种十分独特的民间信仰现象,并逐渐形成了以崇龙为核心,以广泛吸收儒、释、道各教派信仰为特征的民间祭祀活动。  农历二月初二, 又被称...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那些非物质,那些流失的记忆     2009年元宵节已经纳入人们的记忆。    由于整个冬天一直燥热,没有雨水,好像整个冬天里的温度一直在零度上下徘徊,而阳光也一直照耀着大地,每天的日照时间也不比往年少而是更多,于是,我们在感受不一样的冬天的时候,也就有了不同寻常的日子。于是,我破天荒地去了一趟北京农业展览馆,去看元宵节的“非物质展览”,思考多多。    实际上,在许多年前,今天被叫做“非物质”展览的元宵灯会包括的许多内容,都是我们小时候听说或者也许看过...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元宵节的由来、传说与习俗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春节的现代意义 演讲人:黄涛 演讲地点:国家图书馆    二十世纪初以来,中国面临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与传统农耕文明相适应的传统节日习俗也遇到了传承的问题。作为现存传统节日中最为盛大的节日,春节的存活状态还是最好的,但也饱经坎坷,因此其现代传承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春节要得以繁荣壮大,必须进行必要的调适,具有足够强的现代性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当下春节习俗的传承问题主要在于它没有很好地完成从农业文明形态向现代文明形态的转型,其文化...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各地能工巧匠现场表演 传统技艺京城闹元宵        看踩街,赏技艺,淘宝贝,品佳肴,听高论……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系列活动,就要在牛年新春为首都百姓送上节日的盛宴。2月9日(农历正月十五)至23日(农历正月二十九),文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民委、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商务部、国家旅游局、国家宗教局、国家文物局、中医药管理局、中国社会科学院1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天津春节将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活跃节日市场,拉动文化消费,农历正月初一到初七,天津市将举办2009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文化产品展示交易会。此次活动将是春节期间天津文化活动的一大亮点。   本次交易会由天津市文化局、河西区人民政府联合举办,河西区文化和旅游局、嘉茂购物中心承办。此次展会活动将设置约100个展位,现场展示、制作、销售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以及相关工艺品、艺术品和收藏品等文化产品。为体现对传统民族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传承和发扬面临着挑战:九成非遗传承人贫病交加 2008年6月14日是中国第3个文化遗产日,昆明市对122名民间艺人授予了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但该称号的授予主要以精神鼓励为主,没有相应的经济补助形式。记者通过对昆明14个县(市)区传承人摸底调查发现,目前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存在诸多问题:90%以上传承人因生活无着而贫病交加,面临无法将技艺传承下去的危险;每年都有身怀绝技的传承人离世,如果不对他们实行抢救性保护,技艺将面临失传;此外,如何传承更...
查看更多
论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廖奔    今天,人们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已经有了许多了解。它是人类所创造的文明中未能以物质形态固化的部分。如果综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历次确认并一再修改的定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表述出来就是:通过群体或个体口头表达的、来自传统而被同一文化社区所采用的、能够代表其文化与社会特性的形式;主要有口头传说、表演艺术、风俗礼仪、工艺技能等。  以往我们所理解的人类文化遗产,实际上更多指的是物质遗产,如长城、金字塔、卢浮宫等,它们是人...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浙江非遗亟待保护 2600余项濒危500余项消亡      “绝技不能成为‘绝唱""!”71岁的陈谊君是浙江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项目之一杭剧的代表性传承人,14岁开始学习杭剧,至今已有50多个年头。眼下,他正在学习电脑打字,准备把关于杭剧的资料收集整理出来。作为杭州独有的地方戏,杭剧始于元明,至1968年,杭州杭剧团撤销,至今失传近40年。“希望杭剧能传承下去。”陈谊君老人说。    在不久前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