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29 星期二 农历闰六月初五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15)
机构
(0)
政策
(10)
资讯
(555)
清单
(421)
资源
(84)
学术
(187)
百科
(0)
其他
(58)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1934,川西少数民族面孔
2008.07.07
专题报道
1934,川西少数民族面孔 ――庄学本和他的西部人文探访历程 羌族少女 远望碉楼 羌民以人力犁地 绝壁下的小路 羌民共咂一罐酒带着三百元钱和两部相机开始川西之行 1933年12月,十三世达赖喇嘛在拉萨罗布林卡圆寂。次年1月,国民政府组织了致祭专使行署,准备入藏。此时,25岁的庄学本在南京的一家公司作小职员,因为爱好,他自学掌握了摄影和冲印技术。闻知国民政府即将派专使行署入藏,庄学本打算用工作4年积攒下来的三百元做旅费,并以《良友》、《中华》画报...
查看更多
羌族民居:标志性的建筑“化石”
2008.07.07
专题报道
羌族民居:标志性的建筑“化石” 从碉楼的空间形态与功能作用来看,有建于一寨或几寨的隘口险关咽喉之地的哨碉,有立于寨中或寨子四周的,有与民居建筑完全融合的。茂县河心坝的碉楼,与民居建筑完全融合,形成碉楼民居,构成村寨防御作战中的最后一道屏障。 理县蒲溪羌寨的碉楼。其内部全为墙体承重木构分层空间,有锯齿状独木楼梯上下。 茂县黑虎鹰嘴河台群碉雄姿。位于杂谷脑河下游地区的碉楼大多以方形面呈整体方锥形的"乾陵子"造型。其每层设有斗形窗口,兼具防御投掷、射击和采...
查看更多
生民之殇 文化之役
2008.07.07
论坛
生民之殇 文化之役 刘大先 汶川萝卜寨――绣花的羌族妇女杨源/摄 5月12日距今已经一个多月了,轰轰烈烈与凄凄惨惨,温情的瞬间,壮怀的一刻,无数的伤心欲绝,无数的惊心动魄,无数的感恩与警醒,关于地震,关于民心,关于慈善,关于复兴,千言万语、兜转离合,真是不知从何说起。 那个哀伤的5月,那些在地狱的关口挣扎拼斗的人们,他们的命运与悲欢,无端让人想起70年前的一首歌曲:“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正顽强地抗战...
查看更多
访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如何保护灾区“非遗”
2008.07.04
其他新闻
访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如何保护灾区“非遗” 汶川大地震发生在四川、甘肃、陕西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集地区,不仅造成三省和重庆市等文化系统生命财产遭受重大灾难,也造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损失。震后,文化部紧急调拨款项,先后派出抗震救灾工作组和灾后文化设施重建规划组,对灾区安置过渡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建特别是羌族、
藏族
文化遗产保护等进行考察、指导和规划。就此,记者采访了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汶川地震对我国非...
查看更多
羌绣:羌族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
2008.07.02
专题报道
羌绣:羌族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 “羌笛何须怨杨柳”的笛声穿越时空给后人留下的记忆,在时空的跨越中已经永恒。当人类的脚步远离历史的尘埃,步入新世纪的时候,我们探询的心灵却逐渐贴近这个远古民族,贴近那来自遥远的声音。羌族的文明史其实远在“羌笛”声传来之前,便在中华文明史的典籍中留下浓浓的笔墨。从“逐水草而居”至“依山居之,垒石为室”,羌民族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也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羌族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其中羌绣作为羌文化艺术的闪光点,在羌风羌俗走...
查看更多
民族精神DNA图谱如何重绘?
2008.06.30
专题报道
民族精神DNA图谱如何重绘? 国务院近日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元宵节、木活字印刷技术、武术、象棋、蚕丝织造技艺、传统中医药文化、珠算、
藏族
服饰等榜上有名。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专家称为“民族精神的DNA”。那一首首来自乡土民间的民歌、一件件古朴粗犷的工艺品,其中都暗藏着数千年来在中华民族中流传不息的精神密码。让行将消失的民间艺术重获新生,就是要重绘我们的“精神DNA图谱”。 皮影老艺人张进绪在展示他爷爷制作的皮影道具(2...
查看更多
试论羌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及成因
2008.06.29
论坛
试论羌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及成因秀花 羌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同时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歌舞艺术在民族文化遗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祖国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艺术瑰宝,它不仅为本民族人民所喜爱,也为其他民族人民所青睐。 一、羌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 羌族民间舞蹈多和民俗活动相结合,一般无乐器伴奏,边歌边舞,或以呼喊声、踏地声协调表演。动作没有严格地规范,变化也比较自由,形式古拙、风格质朴、生活气息浓郁。虽然,羌族民间舞蹈...
查看更多
吃酸奶 看藏戏" 拉萨"雪顿节"将于8月底举行
2008.06.26
其他新闻
吃酸奶 看藏戏拉萨"雪顿节"将于8月底举行8月12日,演员在布达拉宫广场表演藏戏庆祝雪顿节开幕。 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摄8月12日,一名演员在布达拉宫广场表演藏戏庆祝雪顿节开幕。 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摄 记者从拉萨雪顿节组委会获悉,拉萨市重大的传统节日――雪顿节将于今年8月30日至9月5日在拉萨举行,届时广大游客和市民将可以“吃酸奶”、“看藏戏”,体验
藏族
文化独特魅力。 “雪顿节”是拉萨市重大的传统节日之一。藏语中“雪”是“酸奶”的意思,“顿...
查看更多
政府帮助但不包办 争分夺秒留住羌族文化的“根”
2008.06.26
其他新闻
政府帮助但不包办 争分夺秒留住羌族文化的“根”雷新 新闻背景 羌族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也是甲骨文中有记载且一直延续至今的唯一的一个民族。汶川大地震使中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北川,遭遇了几乎毁灭性的打击。北川、汶川、茂县3个羌族聚居区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普查资料全部被埋……从那时起,一场抢救羌族文化遗产的全民行动迅速展开―― 羌族文化遭遇“山崩地裂” 6月14日至30日,“四川地震灾区羌族文化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开展。 6月22日...
查看更多
四川117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地震中伤亡
2008.06.25
其他新闻
四川117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地震中伤亡 据文化部网站消息,日前,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在“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四川省共有117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伤亡,其中遇难12人,受伤105人,全省上万件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被毁,上千份珍贵音像资料被破坏,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11个民俗博物馆严重受损,绵竹年画传习所全部毁灭。 周和平说,这次地震灾区是四川、甘肃、陕西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集地区,地震给非物质...
查看更多
1
124
125
126
127
128
132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