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27 星期日 农历闰六月初三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15)
机构
(0)
政策
(10)
资讯
(555)
清单
(421)
资源
(84)
学术
(187)
百科
(0)
其他
(58)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青海:热贡文化保护态势良好
2008.07.28
其他新闻
青海:热贡文化保护态势良好 “非遗”普查全面铺开 根据文化部统一部署,省文化厅及时下发了《关于开展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通知》,从2006年10月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聘请省内专家对普查人员进行专门培训,抽调骨干力量集中时间深入乡村摸底调查。按照“三不漏”(不漏线索、不漏村镇、不漏门类)的要求,地毯式、拉网式地开展普查,带出了许多好方法和经验。各地还充分利用冬春农闲时间或民俗节庆的时机做现场调查,观摩体察非物质...
查看更多
西藏加强保护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8.07.24
其他新闻
西藏加强保护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华网拉萨7月23日电(记者逯寒青、叶辉)进入7月,面对接踵而至的游客,居住在西藏林芝地区米林县南伊乡才召村的珞巴族村民达娃,每天都要和家人穿上特有的民族服饰接待游客。 达娃说,今年6月珞巴族的民族服饰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珞巴族民族文化的知名度一下子提高了,也成了我们开展珞巴民俗文化旅游的主打品牌。 据西藏林芝地区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局长崔晓东介绍,西藏自治区以
藏族
为主体民族,此...
查看更多
500多页羌族孤本档案被埋 羌族历史探秘
2008.07.16
专题报道
500多页羌族孤本档案被埋 羌族历史探秘 地震除了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还沉重地打击了羌族文化。最大的文化损失,就是500多页的“孤本”档案《石泉县志》(石泉为北川古名),仍未被抢救挖掘出来,而该书较完整地记录了羌族1700多年的历史。那么,羌族在历史上曾为中华文明做出哪些重大贡献呢? 1.曾有上千万人口 这次特大地震的震中汶川,就位于阿坝
藏族
羌族自治州的羌族聚居区,所以羌族聚居的县都遭受了严重破坏,除了北川,茂县、理县等羌族人口较多的县的灾情也相当严...
查看更多
“国际唐卡艺术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青海论坛”隆重召开
2008.07.10
其他新闻
“国际唐卡艺术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青海论坛”隆重召开论坛开幕式(摄影:丁鼎) 2008年6月15日至17日,由青海省人民政府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青海省文化厅承办的“国际唐卡艺术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青海论坛”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丹增,中共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曲青山,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昂毛,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吉狄马加,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王能宪,青海省政协副主席鲍义志,青海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
查看更多
羌族文化今何在
2008.07.09
论坛
羌族文化今何在 宋兆麟 最近在羌族地区发生了特大地震,造成巨大伤亡,也毁坏了许多羌族文物,令人痛心不已。但一个古老而伟大的民族,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是消灭不了的,它的文化会存在下去,羌族也不例外。它们存在于文物中、历史图卷和照片中,也存在于巫图之中。羌民以人力犁地 文物中的羌族 这次汶川地区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财产损失,也给文物很大伤害。我们除以举国之力进行救灾之外,作为文物工作者,也应该为抢救当地文物做一些实事,主要在两方面:一是要迅速维修...
查看更多
羌碉修复“鱼脊背”是难点
2008.07.09
专题报道
羌碉修复“鱼脊背”是难点 桃坪羌寨现场阿坝州的新农村样本――牟托羌寨面对着流泪一样的山体滑坡。 关于新区 碉楼没倒灵魂就在 从桃坪寨沿着317国道往东,不到十分钟的步程,在公路北侧就赫然出现了一座外表均为石材的羌寨风格建筑群。这就是桃坪景区在老寨外开辟的新区了。按照米亚罗、桃坪风景名胜管理局副局长贺思怒的说法,开发旅游之后,桃坪寨已经难以承受过大的客流和过多的商业活动,建了新区就是为了将老寨子的居民们的经营权置换到新区去,让老寨子恢复到开发之...
查看更多
羌族文化遗产保护断想
2008.07.08
专题报道
羌族文化遗产保护断想 “羌”字是一个古老的文字,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说文?羊部》释“羌”字为“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可见羌族自上古以来就是一个以牧羊为业的西部民族。在中华民族发展现状中,羌族的地位相当于动物界中的大熊猫,植物界中的银杏树,是一枚唯一遗存的古老民族的活化石,在文化学、人类学、民族学、语言学研究中颇受瞩目。 据相关资料记载,古羌人生活在中国的西北部(今甘肃、宁夏、青海和陕西一带),五六千年前部分西羌...
查看更多
汶川地震重创羌族:4000年禹羌文化出现传承危机
2008.07.08
专题报道
汶川地震重创羌族:4000年禹羌文化出现传承危机 核心提示 汶川地震,重创羌族。 20多万人口的羌族,仅在北川就有约2万人遇难。同时碉楼、古墓葬群、土陶、瓷器等难以计数的羌族文化遗产遭到毁损。 更为严重的是,羌寨被埋,走出深山的羌人面临传统汉化问题;并且能口授羌文化的6位老释比遇难2人,使得依赖口口相传的羌文化出现传承危机。 目前,文化部成立工作组部署抢救工作。学者冯骥才也入川调查。保护羌文化的运动正渐次展开。 在羌族文化中,饥荒...
查看更多
羌族的宗教生活
2008.07.07
专题报道
羌族的宗教生活 邓宏烈 羌族原始宗教与羌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羌民对天、地、山、水、树、羊、火以及祖先等神灵的崇拜仪式,虔诚而经常;对与生产相关的宗教祭祀活动,热烈而隆重;对与民俗活动有关的宗教礼仪,喜庆而富于风趣。 在羌族的宗教活动中,以祭天神为最经常,以祭山神为最隆重。天神以供奉在每家每户的屋顶小塔尖上的白石为象征。虔诚的羌人,每天的早晨或黄昏都要在塔里烧烧柏枝,以示崇敬。若逢年过节或天灾人祸时,则敬神、祈祷更为频繁。农历十月初一羌历年和春节期间...
查看更多
羌族:以“白石”崇拜为表征的多神信仰
2008.07.07
论坛
羌族:以“白石”崇拜为表征的多神信仰 邓宏烈 文/图 释比作法 释比图经 老释比 白石崇拜 释比作法时所用的保护神像 祭山还愿仪式 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丰富的文化,早在殷代的甲骨文中就已有许多关于羌人的记载。羌族没有像历史上许多古老民族那样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而是在几千年的历史变迁中始终绵延相传,至今仍较完整地保持着本民族所独有的风俗和文化。现居住在岷江上游的羌族是研究羌族社会历史和中国原始宗教的活标本。据第五次全...
查看更多
1
123
124
125
126
127
132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