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04 星期一 农历闰六月十一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15)
机构
(0)
政策
(10)
资讯
(555)
清单
(421)
资源
(84)
学术
(187)
百科
(0)
其他
(58)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格萨尔文库》出版发布
2019.04.01
地方新闻
3月29日,《格萨尔文库》出版发布及捐赠仪式在北京举办,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民委主任巴特尔出席。 巴特尔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格萨尔王》等少数民族史诗,推动了包括少数民族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格萨尔文库》是《格萨尔》研究标志性成果和集大成之作,其编纂过程对于传承经典、培养人才、联合攻关、积累经验等都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出版《格萨尔文...
查看更多
甘肃省启动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评估试点工作
2019.03.19
地方新闻
近期,为激励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更好开展传承活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发展,按照文化和旅游部工作部署,甘肃省全面启动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评估工作。 甘南
藏族
唐卡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希热布在指导学生 华锐
藏族
民歌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马建军现场授艺 夜光杯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黄越肃在授徒传艺 目前,省文化和旅游厅已下发工作方...
查看更多
讲好中国非遗传承发展的动人故事
2019.03.18
专题报道
2018年11月,我国申报的“藏医药浴法——中国
藏族
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识与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0个项目列入该名录。 2018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今年3月1日,该办法正式施行,这标志着我国依法行政、依规保护非遗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这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非遗保护工作作出的明...
查看更多
1分钟知非遗事·非遗半月报第30期
2019.03.18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30期:2019年3月4日—3月17日 本期信息一览: ▲“非遗+旅游”专题培训班在京举办 ▲ 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筹备工作联席会议在京召开 ▲ 福建公布第六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查看更多
尼玛次仁:要让藏医药为人类的健康做出更多贡献
2019.03.15
专题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璀璨历史文化的结晶。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如何保护传承,如何融入现代生活,成为众多非遗传承人和专家学者密切关注的话题。近日,光明网采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藏医药(拉萨北派藏医水银洗炼法和藏药仁青常觉配伍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尼玛次仁,就如何加强对非遗文化保护传承的力度、让非遗拥抱现代生活、守护“非遗的魂”等问题,尼玛次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传承与发展藏医药...
查看更多
西藏舞蹈:用肢体语言展现别样情怀
2019.03.04
专题报道
图为群舞《夏尔巴的春天》。记者 郑璐 摄 西藏民间舞蹈种类繁多,各地区的民间舞蹈形态和动作也不尽相同,西藏传统舞蹈是藏民族文明发展的产物,与
藏族
人民的风俗习惯密切相关,深深地渗透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这种舞蹈艺术,是
藏族
人民在几千年来的辛勤劳动中创造出来的。 西藏舞蹈源远流长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精心保护和支持下,西藏民间舞蹈艺术不仅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弘扬,而且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解放...
查看更多
西藏着力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
2019.03.01
专题报道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以建设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为目标,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着力在文物保护、非遗传承、古籍普查、法规建设和加强管理上下功夫,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效。 文物保护取得实效 1.基础工作扎实,基本摸清底数。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报告统计...
查看更多
因地制宜地实施整体性保护方略
2019.03.01
论坛
从“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到“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生态保护工作经历了开创—摸索—成熟的过程。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的颁布是全国文化工作者,尤其是已设立的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所在地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理论研究人员,以及传承人群等10多年来艰苦实践的经验结晶,标志着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一个成熟、崭新的历史阶段。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自然生态多样和人文生态多元的多民族国...
查看更多
青海“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展示非遗保护成果
2019.02.25
地方新闻
元宵佳节庆团圆,非遗伴你过大年。春节期间,青海省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积极挖掘传统文化和旅游资源,开展了以“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为主题的全省非遗宣传展示展演系列活动。据统计,春节期间青海共举办各类非遗宣传展示展演活动百余场,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民俗9个类别180多个项目。西宁市举办了以“多彩非遗 幸福西宁”为主题的非遗项目展览和地方曲艺展演,300多件非遗产品在当地的几何书店亮相;湟中县...
查看更多
中国最高水准酥油花展再现“佛前花开”
2019.02.21
地方新闻
代表中国藏区酥油花最高制作技艺水准的青海塔尔寺酥油花展,2月19日傍晚时分(农历正月十五),如期在该寺上演年度盛事“佛前花开”。酥油花以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第二佛陀”宗喀巴的梦境——“佛前供养花卉饰品、重现神圣庄严场景”演化至今,公元1612年正月,开始在塔尔寺供养酥油花。下午四时,记者到达宗喀巴诞生地青海塔尔寺的九间殿门口时,了解到该地几天前早已用原木搭起两座三四层楼高的锥形花架,四周四根圆柱冲入云霄,几条拉绳将花架及圆柱牢牢固定。在圆柱四周,塔尔寺...
查看更多
1
45
46
47
48
49
132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