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27   星期日   农历闰六月初三   大暑 大暑
搜索
专题报道
6月14日晚,随着基诺族大鼓被敲响,云南省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暨“七彩云南·非遗焕新购物月”主会场活动在西双版纳州告庄西双景拉开帷幕。 本次主会场活动由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云南省文物局)、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主办,由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云南省文化馆、西双版纳州文化和旅游局承办。围绕“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主题,精心筹备云南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成果展,主会场启动仪式,非遗展演、巡演、快闪...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6月14日,云南省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暨“七彩云南·非遗焕新购物月”系列活动主会场活动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举行。全省各地同步开展212场非遗系列宣传展示活动,打造一场“处处有非遗,人人享非遗”的文化盛宴。 市民在云南民族博物馆体验掐丝珐琅制作(摄影:记者 胡妤雅) 主会场活动由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云南省文物局)、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主办,以“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为主题,聚焦青年传承人培...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6月14日,由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海南州文体旅游广电局、青海省非遗保护中心、贵德县文体旅游广电局共同承办的2025年青海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非遗焕新购物月”主会场活动在海南州贵德国家地质公园正式启动。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吕霞与海南州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州长李国胜分别致辞,启动仪式由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高波主持,4500余名游客及群众参加启动仪式。 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和自然...
查看更多
通知公告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公布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的公告 文旅非遗发(2025)49号 根据《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文化和旅游部令第1号)有关规定,我部组织开展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成果验收工作。经材料审核、实地暗访、专家评审和社会公示等程序,通过验收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正式确定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现将名单公布如下: 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区(龙岩市、三明市) 说唱文化(宝丰...
查看更多
要闻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公布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的公告 文旅非遗发(2025)49号 根据《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文化和旅游部令第1号)有关规定,我部组织开展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成果验收工作。经材料审核、实地暗访、专家评审和社会公示等程序,通过验收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正式确定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现将名单公布如下: 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区(龙岩市、三明市) 说唱文化(宝丰...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6月10日,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新闻通气会。通气会介绍,云南省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暨“七彩云南·非遗焕新购物月”系列活动将于6月13日至16日落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以“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为主题,开启全省非遗保护传承的青春篇章。 本次主会场活动由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云南省文物局)、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主办,由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云南省文化馆、西双版纳州文化和旅游局承办,将聚焦青年...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基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非遗研培工作实践,回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实施十年来的主要经验与成果,揭示非遗研培本质上是传承人群与教育机构“双向学习、共同探索”的过程,而其衍生的创新实践有效增强了非遗的活力和创造力。在艺术学理论框架下,对其中形成的“1+1”协同创新模式、区域性整体保护和跨区域分类保护振兴实践进行总结和反思,提出院校学术资源与传承人经验有机融合,推动理论与实践双向转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艺术聚集”与“技艺互通...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改革开放40多年来,农耕时代形成的各种戏曲艺术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戏曲文化在外来文化和新兴娱乐形式的冲击下,生存、发展受到了很大影响。一些流行地域较小、观众面较少的戏曲剧种面临着失传的风险。探寻这些已失传及濒临失传剧种的起源、发展脉络,细致剖析它们在唱腔、表演、服装、扮相、道具、剧目等艺术呈现方面的独特魅力,对比成熟剧种应具备的条件,力求挖掘出导致其已失传及濒危现状的内外因素,并借助实地考察、理论建构和对策研究的现代学术研究方法及各方资源整合,有...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传统技艺)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传统技艺)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