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01   星期五   农历闰六月初八   大暑 大暑
搜索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25年生,2008年去世,四川德格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医药(甘孜州南派藏医药)代表性传承人,甘孜州藏医院主任藏医药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自幼跟随扎木拉吉等名医学习藏药知识,19岁时专门到西藏向钦绕罗布等著名藏医药大师学习藏医药知识,掌握了南北派藏医学精髓,后一直担任藏医临床、人才培养、科研、制药等工作。在长期的藏医药临床实践中,总结前人的学术理论和方法,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对藏区高原人群的疾病总结出独特的治疗方法。多...
查看更多
多吉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57年生,西藏尼木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医药(藏医药仁青常觉配伍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西藏藏医学院教授,教学药厂副厂长。多吉师从藏医药专家钦绕罗布大师,掌握并运用仁青常觉配伍技艺。1996年以来,从事传统藏药的开发、生产和管理工作,在藏药研究、炮制技术方面积累了良好经验。主持编写21世纪藏药本科教材《藏药冶炼学》,先后发表《藏药发展前途》《浅谈关系藏药事业发展的几个问题》等论文,2006年担任“藏药滋补酥油丸新剂型改造项目”课题负...
查看更多
嘎务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50年生,青海囊谦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医药(藏医药仁青常觉配伍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西藏藏医学院藏医副主任医师。他从小学习藏医,师从藏医药专家钦绕罗布大师,攻读藏医名著,学习研究仁青常觉配伍技艺。“仁青常觉”是传统藏药的宝中宝,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嘎务在长期行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掌握并运用仁青常觉配伍技艺。他从配方工艺入手,对“仁青常觉”进行系统保护研究,并且十分重视对野生资源及其环境的保护,特别是对濒危的植物类藏药的保护。嘎...
查看更多
索朗其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62年生,西藏拉萨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医药(拉萨北派藏医水银洗炼法)代表性传承人。索朗其美是著名藏医药学家措如·才朗的亲传弟子,系第一代藏医药硕士研究生,现任西藏藏医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西藏藏医学院藏医药研究所所长。曾先后研制出胆石康、多血康、风湿清等系列藏药。承担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文献整理项目《名医精粹选集》《藏医精要饰花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传统藏药配方大全》等项目;组织参与编写的措如·才朗大师的《四部医典大详解...
查看更多
尼玛次仁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59年生,西藏拉萨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医药(拉萨北派藏医水银洗炼法)代表性传承人。现任西藏藏医学院院长、藏医硕士、博士生导师。藏医水银洗炼法具有上千年历史,是藏药制剂的核心技术。尼玛次仁师从第十二代北派水银洗炼法传承大师措如·才朗,通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全面掌握了水银洗炼法,组织学院有关人员采用“水银洗炼法”,生产了首批配制名贵藏药的核心成分“坐台”,为学院藏药厂的制药技术和生产各种药品奠定了基础。尼玛次仁还从事藏医药教学、科研...
查看更多
强巴赤列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29年生,2011年去世,西藏拉萨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医药代表性传承人。强巴赤列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有名的藏医,强巴赤列于13岁时拜师于父亲的学生钦饶罗布,在门孜康(藏医天文历算学院)刻苦学习九年。凡藏医学理论、历史、各家学说、各科临床、药物、方剂、制药、天文、历算无不精通,成为当今公认的藏医学大师。强巴赤列不仅继承了传统藏医学的精华,而且对藏医学的现代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62年,任西藏自治区藏医院院长的强巴赤列冲破阻...
查看更多
当珍批初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67年5月生,云南省香格里拉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陶器烧制技艺(藏族黑陶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陶器烧制第七代传人。出身于制陶世家,1977年随父亲格玛定主学习制陶。从艺四十余年,2005年创办香格里拉龙巴汤堆黑土陶有限责任公司,以公司加农户带动全村致富。成立土陶研究室和藏黑陶制作技艺传习所,长期开办陶艺培训班,免费为村民授艺。致力于抢救和保护传统工艺及新产品研发,开发各种独具民族特色的传统生活用具、藏族宗教用品和雕花装饰工艺品...
查看更多
阿旺晋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57年4月生,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族矿植物颜料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藏族矿植物颜料制作技师。从丹巴饶旦等老艺人处学习掌握了藏传矿、植物颜料的传承历史、制作加工技艺和使用方法,并一直坚持实践制作,成为在藏族聚居区系统掌握传统藏传颜料的理论与制作工艺实践者。主持生产制作的藏族传统矿、植物颜料产品,成为布达拉宫等处文物古迹壁画修复与绘制优质唐卡的首选颜料。西藏大学设立了由其主持的藏族传统矿、植物绘画颜料工作室,该工作...
查看更多
果洛折求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41年3月生,青海省班玛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碉楼营造技艺(藏族碉楼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碉楼营造技师。从小生长在多才多艺的家庭中,舅舅会盖房砌石墙,父亲会做藏靴、木匠活、缝纫及建造碉楼。从21岁开始,生产队安排他盖碉楼,从没有专门拜师学艺的他在实践过程中依靠自己的聪明好学,不断积累经验,在自学基础上多方向民间营造师傅学习,全面掌握了碉楼营造技艺。该项技艺学习时间长、技能多、难度大,必须是掌握数算法和具有一定天资的人方可学成...
查看更多
次仁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56年5月生,西藏自治区尼木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香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藏香制作技师。早年因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将藏香制作作为副业来维持家用,到附近制作藏香的老艺人家学习藏香,老艺人毫不保留地将配置技术传授给了他。通过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制作的藏香品质优良,很快也能同老艺人制做的藏香一并销往市场。毫不保留地将技术传给前来拜师学艺的人,先后带了六名弟子,其中包括他的三个儿子。这几个徒弟都能独立制作藏香。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