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01   星期五   农历闰六月初八   大暑 大暑
搜索
拉琼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64年11月生,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族金属锻制技艺(扎西吉彩金银锻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扎西吉彩金银锻铜技师。自1980年开始学习金银铜器加工技术,擅长金银铜等材质的锻制技艺,通晓鎏金技艺。主要制作银包木碗、靶足盖碗、高足盖碗、转经筒以及铜质保温瓶等。在2003年西藏自治区经济贸易委员会举办的旅游纪念品、工艺品设计大赛中获优秀奖。作为锻制师,培养了很多学徒,并带着年轻学徒,为藏族金属锻造技艺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查看更多
列旦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76年12月生,西藏自治区南木林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族金属锻造技艺(藏族锻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藏族锻铜技师。1988年至1998年拜赞啦多杰为师,十年刻苦学艺。器物图案风格古朴、做工精细、刻画优美、线条流畅且经久耐用。收有十余名弟子,传授其祖传技艺。经常参加在地区举办的各项展示活动,特别是2011年参加日喀则地区第九届珠峰文化旅游节民俗风情园展销。作为锻造师,培养了几名学徒,为藏族金属锻造技艺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查看更多
白玛群加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78年10月生,青海省囊谦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陶器烧制技艺(藏族黑陶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青海省二级民间工艺师。2001年拜黑陶艺人扎旺老人为师,潜心学习古老的黑陶手工技艺,并一直在家乡制作黑陶手工艺品。打破藏族黑陶制造工艺历史上只将技艺传授给一个徒弟的老传统,向三十八个徒弟传授技艺,使这一古老技艺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保护。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颁发的中国陶器艺术终身成就奖。作品还分别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青海省博物馆...
查看更多
孙诺七林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48年5月生,2015年7月去世,云南省香格里拉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陶器烧制技艺(藏族黑陶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藏族黑陶烧制技师。出身于藏族黑陶烧制世家,12岁随祖父农布恩主学习制陶。从艺五十余年间,全面掌握黑陶烧制技艺,善于制作龙头火盆和盛酥油茶的茶具(摇具、茶罐),勇于创新,将白瓷片装饰在黑陶上,黑白辉映,将普通生活用品变为民族民间工艺品。作品造型古朴、工艺独特。积极带徒授艺,在其带领下,汤堆村成为远近闻名的黑陶烧制工艺...
查看更多
彭措泽仁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55年生,四川德格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坐落在德格县城的德格印经院为藏族地区三大印经院之首,素有“藏文化大百科全书”之称,现在的印经工艺包括造纸、制版、印刷等程序。1980年至1983年,彭措泽仁在此向老艺人泽批学习雕刻工艺,1984年至今在德格印经院从事雕刻印版工作,包括经版的校对工作。数十年来,他雕刻了五千多张印版,多部经版为印经院内从未收藏过的文学作品和画版。彭措泽仁培养了二十多位徒弟...
查看更多
和志本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纳西族,1928年生,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傣族、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云南省高级民间美术师。和志本12岁就在舅舅的指点下学习东巴经书、造纸和绘制神画、神路图及木牌画,是家传东巴的第六代传人。“文革”时期,他被迫中断造纸术的学习与研究。1983年,和志本受邀到丽江参加东巴文化座谈会,会后他重新拿起画笔和造纸工具,开始继续研究、学习纳西族古老的造纸技术。1993年,在乡政府的支持下,和志本正式恢复了东巴造纸,由于东...
查看更多
杨永良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2年生,青海西宁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加牙藏族织毯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杨氏加牙藏族织毯技艺传承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在藏区久负盛名。杨氏加牙藏族织毯全部采用天然放牧的青海藏系绵羊毛,不掉色,不脱毛,牢固、耐磨、防潮、保温。杨永良自幼随家人学习织毯技艺,从15岁开始便能独立完成从捻线、采集染色织物、染色线、放线到各种图案织造等一整套工序。制作时没有图纸,随心组合,技艺游刃有余。现在他不但熟练掌握了加牙藏毯的各种工序和图案制作,还在...
查看更多
格桑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56年生,2011年去世,西藏贡嘎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族邦典、卡垫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邦典是藏族已婚妇女日常穿戴的围裙,格桑早年师从达娃学会了邦典编织、染色、缝纫等技艺,后来他成立了西藏第一家邦典编制家庭作坊,发展到今天已拥有毡氇架18架。格桑的围裙编制技艺十分精熟,他编制的围裙工艺精细,质量过硬。出售邦典是格桑一家的生活支柱和经济来源,而且格桑已单独为自己编织的围裙注册了商标。
查看更多
扎西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63年5月生,西藏自治区乃东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族唐卡(钦泽画派)代表性传承人。1980年考入山南地区师范学校美术班,在藏族唐卡钦泽画派画师才旺多吉门下系统学习西藏传统民间美术知识和唐卡钦泽画派绘画技法。1989年毕业后分配到山南地区艺术团,与才旺多吉一起工作并继续向其学习。经过三十多年的学习和不断钻研,系统掌握钦泽画派唐卡绘制技艺。作品《莲花生》等曾参加尼日利亚、尼泊尔等国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代表作有《三尊寿佛》等。为保护...
查看更多
次仁罗布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64年8月生,西藏自治区曲水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族唐卡(钦泽画派)代表性传承人。1980年开始跟随西藏钦泽画派唐卡画师丹巴嘉措先生之子次仁学习钦泽画派唐卡技艺。1985年师从强巴格列画师研习壁画绘制,1988年师从古桑朗杰学习西藏壁画制作,1990年师从西藏著名画师扎西次仁学习西藏唐卡画绘制及修复技艺。经过多年的学习与实践,掌握了钦泽画派唐卡独具特色的绘制风格,并利用“线形互补,色彩互助”方式来提高自身的绘制技艺。三十多年来...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