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08 星期五 农历闰六月十五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4372)
机构
(2)
政策
(119)
资讯
(2410)
清单
(149)
资源
(140)
学术
(1406)
百科
(0)
其他
(1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文化部非遗司司长陈通:让古老技艺 根植灵魂 融入生活
2017.06.16
论坛
近年来,“非遗”一直是个热词,非遗保护受到国家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也成为大众普遍受益的文化事业。在“文化遗产日”前后,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陈通对如何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如何更好地融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去做了详细的解读。 问:如何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理解“非遗”? 答: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传承中华文化,要“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
查看更多
非遗保护应把传承主体放在首位
2017.06.13
论坛
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2003年颁布,非遗保护的热潮在全球各地出现。总体而言,保护非遗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随之出现了一些
问题
,其中就包括对非遗的不尊重,特别是对相关社区、群体主体地位的不尊重。为让非遗保护工作沿着健康的轨道前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在2015年底的第十届常会上,审议并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这是一份十分重要的文献,其纲领意义和指导作用,将在今后全球的非遗保护工作中日益...
查看更多
吉林省2017“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通化市主场系列活动
2017.06.12
其他新闻
启动仪式2017年6月10日,吉林省2017“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通化市主场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通化市科技文化中心广场举行。启动仪式上,通化市人民政府市长、省文化厅副厅长等领导共同按下启动球,拉开了系列活动的序幕。参加启动仪式的领导和嘉宾文艺展演启动仪式后,以“文润吉林·相约通化 ”为主题的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文艺展演随即进行,节目内容涵盖了吉林省具有代表性的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朝鲜族长鼓舞...
查看更多
凝聚共识 深化实践——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国际论坛圆满落幕
2017.06.12
其他新闻
图1 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论坛现场2017年6月10日下午,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国际论坛在成都锦江宾馆举行。论坛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精神与保护实践为主题,来自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300位专家学者、文化工作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加论坛。论坛开幕式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陈通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约》秘书长蒂姆·柯蒂斯担任致辞嘉宾。中国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助理总干事弗朗西斯科·班德林...
查看更多
现代化背景下民间信仰与“非遗”的结合
2017.06.09
论坛
蟳埔妈祖天香巡境活动,吸引摄影爱好者围观拍摄蟳埔顺济宫内 现代化进程为民间信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危机,也为二者提供了新的土壤。民间信仰依托新的历史需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孕育出民间信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互利用的态势,成了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方式以及活态化展示的重要手段。 蟳埔社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蟳埔社区,位于泉州湾的晋江出海口北岸。蟳埔村扼晋江海口,曾是古刺桐港辖区。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开通延伸后,便是商船聚集...
查看更多
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让非遗活起来传下去
2017.06.08
论坛
今年6月10日是我国第十二个文化遗产日,对于非遗保护来讲,如何把握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如何扩大传承人群体系?……面对一系列
问题
,我们请来专家学者共同探讨—— 今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与自然遗产日”,也是第十二个文化遗产日。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瞩目的成就。然而,如何把握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如何扩大传承人群体系等等,又成了将非遗更好地交给子孙后代所亟待解答的
问题
。近日,人民日报社政治文化部、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共同举办了...
查看更多
在创新中传承 让非遗俏起来 在生活中弘扬 让非遗美起来——北京市在“文化和自然遗产...
2017.06.08
专题报道
今年6月10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其中的非遗活动的主题为“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非遗资源荟萃的首都北京,推出了内容丰富的民俗展演、非遗展示、手工艺体验等活动,向大众普及非遗知识,宣传多年来北京非遗保护成果,推介非遗发展创新的经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基因,最能够体现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今年以来,《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等文件相继印发,为北京...
查看更多
推广生动实践经验 展示优秀保护成果——迎接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2017.06.08
专题报道
“锦绣中华——2017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系列活动中的苏绣精品展(摄影:卢旭)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主题: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 口号:传承非遗——在生活中弘扬 在实践中振兴 保护传承非遗 展现生活智慧 活力社区 活态非遗 再过两天,又是一年“遗产日”,与往年相比,今年有些不寻常。2016年,国务院将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的“文化遗产日”调...
查看更多
以古人之规矩 开自己之生面
2017.06.08
论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传承中华文化,要“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今年初,中央决定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活态呈现的重要内容和主要载体,是连接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 这些年来,“非遗”一直是个热词,非遗保护受到...
查看更多
全面推进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2017.06.07
专题报道
自2001年昆曲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走过16个年头,成为新时期我国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深受广大群众拥护支持、各级政府重视的一项民生工程。 2005年12月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明确要求,对文化遗产丰富且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的区域,要有计划地进行动态的整体性保护。2010年2月,文化部印发《关于加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国家级文化生态...
查看更多
1
258
259
260
261
262
43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