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31   星期四   农历闰六月初七   大暑 大暑
搜索
其他新闻
开班仪式  本网讯  2016年10月17日上午9点,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主办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培训班在北京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报告厅正式开班。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巡视员马盛德、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院长张旭、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国际处副处长赵瑾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项目专家古榕出席上午的培训活动,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办公室主任荣书琴主持开班式。  中国于2004年加入《公约》,在国家层面全...
查看更多
论坛
  空间的横向跨越,会带来时差;而时间的纵向演变,则会带来“境差”,即历史与现实的环境差异。不会倒时差的人,该振奋的时候迷糊,该睡觉的时候亢奋,生理容易紊乱。而不会倒“境差”的人,该传承的时候叛逆,该创新的时候保守,心理必然迷茫。  在文化传承上,倒“境差”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面对中华先祖传递下来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如果倒不好“境差”,我们很容易误传错用。  第一种错用:拿着“遗产”当终点——死板。关于传统文化的研究从未停止过,但有多少真正彰显传统文化魅力...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论坛开幕式中陈发奋副局长致辞(摄影:邓雪晨) 论坛现场 代表发言(摄影:王风)论坛现场 代表提问(摄影:邓雪晨)   本网讯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波兰共和国文化与民族遗产部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级论坛”于2016年10月11日至14日在波兰克拉科夫国际文化中心成功举办。  本届论坛是根据第三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成果及中、波两国文化部长2015年会晤共识所举办的,旨在建立中国—中东欧间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研究...
查看更多
论坛
  【健康中国·聚焦中医药振兴发展】  近年来,中医药在国际社会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但有时,中医药在国内也会遭遇不被信任的尴尬。  如何树立中医药文化自信,处理好自身与西方医学之间的关系,进而实现中医药的国际化、现代化,是亟须补上的一课。  提升文化自信需破除偏见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
查看更多
论坛
汤显祖是我国明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是享誉世界的戏剧大家。2015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英国时谈到,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是同时代的人,提议在2016年他们逝世400周年之际,共同纪念这两位文学巨匠。今天我们纪念这位戏剧大师,研讨他的创作思想、总结他的艺术贡献,向其创作的伟大文学经典致敬,是贯彻落实总书记要求的重大举措,对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传承发展、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具有重要意义。汤显祖之所以能成为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是跟他所处...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舞蹈系学生进行“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剧目”展演    中国戏曲学院第六届青研班汇报演出《别母乱箭》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及今年7月文化部召开的基层戏曲院团发展座谈会精神,进一步厘清地方戏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困难和形势,推动地方戏人才培养工作,日前,文化部邀请了部分地方戏人才培养单位和地方戏演出单位相关负责人,在北京共商加强地方戏人才培养的相关问题。积极探...
查看更多
论坛
  尽管环境发生了变化,我们仍然可以在青研班成功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总结经验,从中找到京剧人才培养的规律,用于改进今天和未来的艺术教育,尤其是艺术高端人才培养的方法。  今年是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简称“青研班”)创办二十周年。从中国戏曲学院招收第一届学员开始,青研班至今已经举办了六届。  “文革”十年动乱造成了京剧演员的人才断层,青研班就是为应对这一困难局面而采取的特殊举措。二十年来青研班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目前活跃在京剧舞台上的中坚力量,大多数...
查看更多
论坛
越剧《双飞翼》  戏曲艺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和综合呈现形式,拥有着长久积淀下来的艺术与文化传统。随着现代社会人们交流与沟通的便利,很多戏曲从业者从其他剧种中汲取优秀的演唱与表演元素,融合到自身的艺术表演中去,这是文化交流的良性呈现,也是文化的必然结果。不过吸收与借鉴的前提是对自身艺术形式的深入把握,特别是对这一艺术所负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认知之后的有机融合。失去这一前提,简单的模仿与借鉴会陷入目的模糊的“四不像”之中。特别是那些跟着光盘、教科书...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清华大学研培学员蜀绣作品《锦上云彩》(摄影:马婕)新疆哈密工作站的刺绣耳机本报记者(摄影:王学思)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研培学员作品《苏绣团扇》    (摄影: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观众在观赏传统工艺精品展 (摄影:王学思)观众体验皮影戏 (摄影: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服装T台秀现场 (摄影:赵冰心)  十二大重点板块,近千项国内外优秀非遗项目,1.5万件非遗作品,4.5万平方米的展示面积,48万余人次到场参观,4000余万元的交易额……9月21日至25日...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龙宇(右一)在直播  “直播”是近两年的网络热词,越来越多的网络达人通过直播平台展现才艺、和网友分享好玩儿的故事或产品。那么,“直播”和“非遗”之间会迸发出什么样的火花?这个暑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师生们做了这样的尝试。  “非遗进清华”的延伸  今年暑期,在文化部的倡导下,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延伸,清华美院非遗项目组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非遗传承人回访活动。考察团兵分七路深入江浙、湘黔、川渝、陕冀等地的传统村落,寻访曾在清华...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