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04 星期一 农历闰六月十一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4372)
机构
(2)
政策
(119)
资讯
(2410)
清单
(149)
资源
(140)
学术
(1406)
百科
(0)
其他
(1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关于彰显中国艺术力量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考
2015.01.12
论坛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在全球化的竞争浪潮中,中国文化复兴成为中国人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作为中国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当代艺术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它与经济走出去一样,不仅是文化强国的现实要求,也是内在发展逻辑的必然趋势。中国艺术发展至今,其民族性与本土性价值开始日渐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随之而来的是民族文化自信心的加强。深谙艺术发展史的都应该明白,中国当代艺术的存在与发展并不与西方文化对立。所以,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推动中华...
查看更多
故宫学院承办国家文物局官式古建筑木构保护与木作营造技艺培训班
2015.01.07
10周年媒体报道
为了丰富与提高文物系统专业技术人员官式古建筑木构保护及木作营造技艺的知识和能力,受国家文物局委托,故宫博物院故宫学院于8月4日至8月17日承办了此次官式古建筑木构保护与木作营造技艺培训班。培训班邀请院内外资深专家学者,从官式古建筑的保护原则与理念、研究基础、基本知识、设计方法、保护修缮技术、工程实例与档案记录,以及官式古建筑木作营造技艺的基本知识与实践等方面进行理论授课与现场教学。培训班的30余名学员来自全国17个省市古建筑研究、保护与修缮单位一线...
查看更多
长三角“非遗”保护之思
2015.01.06
论坛
这些年,尽管“非遗”在媒体上是一个高频词,但不少老百姓还是觉得“非遗”离自己很遥远。我们曾经做过这样的调查,询问50位来自社会各阶层、各行业的成年人,请他们说出本省市5个以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几乎没有一人能够全部说出来。问他们保护“非遗”的意义,回答最多的就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不能毁了”。如果说这代表了普遍观点,那么我们的“非遗”传承的前景是令人担忧的。 如何理解“非遗”价值...
查看更多
“世界瑶都”的瑶绣技艺面临传承困境
2015.01.04
专题报道
“现在的少数民族年轻人不仅不会本民族的织绣技艺,甚至连穿民族服饰都不愿意。”北京服装学院教授庞绮说,其带着十余名师生来到广西,就是为了抢救濒临失传的少数民族织绣技艺。 近日,庞绮一行来到享有“世界瑶都”美誉的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当天该县正在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已有上千年历史的瑶族织绣正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居住着盘瑶、茶山瑶、花蓝瑶、山子瑶和坳瑶五个瑶族支系的金秀,是中国成立的第一个瑶族自治县,也是世界上瑶族支系最...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朱文立:在历史发现中传承汝瓷精髓
2015.01.04
人物
今年4月,朱文立的公司被文化部宣布为汝瓷方面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生产性保护的核心是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朱文立公司之所以能够成为“唯一”,离不开他本人在历史发现上、烧制技艺上做出的巨大贡献。 寻找汝瓷的历史真相 1987年,汝瓷界发生了两件轰动全国的大事:一是由朱文立领头,断代800多年的汝瓷天青釉复烧成功;二是省文物考古所在宝丰县清凉寺发现了汝官窑遗址,该遗址一段时间内被认为是唯一的汝官窑...
查看更多
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谈民族音乐的出路
问题
2015.01.04
论坛
我在主编《艺术评论》时,曾在创刊词上写过这样的一句话:“刃利而欠厚,锥锐而无容。”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刀子的锋利在于刃薄,因此不可能要求它同时还有厚度,厚了就是钝刀了,无法割肉。同样的,锥子尖锐了才能扎得进去,你也就不能要求它尖的同时有很大的体量包容。相比而言,锅盖比较全面,但是拿锅盖拍不到苍蝇更打不了狼。我认为理论有两种,一是如刀如锥,另一种是如锅盖。我宁可要一针见血,虽然可能有些偏颇但能够说明
问题
的文章,而不想要面面俱到,看起来无懈可击,但实...
查看更多
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铜雕技艺”唯一传承人朱炳仁
2014.12.23
人物
朱炳仁,1944年11月生于浙江绍兴,铜雕泰斗,中华老字号“朱府铜艺”第四代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铜雕技艺”唯一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顾问,西泠印社社员,“运河三老”之一,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文物学会大运河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 熔铜艺术创始人,庚彩工艺发明者,被誉为“中国铜雕王”“中国当代铜建筑之父”,也是国际铜业协会委任的终身顾问中唯一的中国人。 他是中国当代...
查看更多
非遗衍生品,为古老技艺注入活力
2014.12.15
专题报道
宝鸡社火脸谱创意衍生品 创意剪纸灯 对于衍生品,大众并不陌生,实体店、淘宝网上都能买到各种影视、动漫的衍生品。如今,非遗也有了衍生品,并以雨后春笋的势头走进大众生活。相对于传统非遗产品而言,非遗衍生品更注重产品的实用和美观,更容易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随着非遗热的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非遗衍生品开始走向市场,这是非遗自身延续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让老传统更时尚 “夏布是以苎麻为原料,以纯手工纺织而成的一种平纹布。苎麻是我国特...
查看更多
用民族民俗文化教育民众
2014.12.11
论坛
核心提示:从民俗学的角度看,我国民族政策的应对,应以坚持一国多民族教育的国家特色为前提,将文化多样性
问题
纳入国家教育理念,而文化多样性的学科教育就是民俗学教育。 如何正确处理全球化下经济社会发展与各国各民族民俗文化教育权利的关系,是现代教育面临的重要
问题
。全球化下教育市场国际化和信息网络化,使这一
问题
更为突出。目前我国民族政策遇到一些棘手的
问题
,也与这个背景有关。从民俗学的角度看,我国民族政策的应对,应以坚持一国多民族教育的国家特色为前提,将文...
查看更多
让非遗保护工作的“四有”成为标配——温州非遗保护经验谈
2014.12.10
专题报道
近年来,浙江的非遗保护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成为一面旗帜,而温州的非遗保护工作在浙江省内又可谓独树一帜——在还没造访温州前,就多次听闻温州市非遗馆的大名,有幸拜访温州市非遗保护中心后更是感慨,这个民营企业众多、素来以重商闻名的城市,居然并不“轻文”。这显然是一片在走向开放的同时仍对传统怀有深深情感的土地,为了守护珍爱的地域文化,温州人不仅乐于付出、勇于奉献,更敢于实事求是,先行先试。 是什么让温州非遗保护工作在近年来驶入了快车道,引得政府、学...
查看更多
1
300
301
302
303
304
43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