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09 星期六 农历闰六月十六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4372)
机构
(2)
政策
(119)
资讯
(2410)
清单
(149)
资源
(140)
学术
(1406)
百科
(0)
其他
(1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刘魁立谈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2013.04.02
论坛
刘魁立谈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嘉宾访谈]:4月2日14时,著名民俗专家,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以“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为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欢迎参与。 [刘魁立]:各位网友大家好![14:07] [网友面具佬]:中国传统节日和西方国家主流的节日,总体来看,有何性质差异?[14:07] [刘魁立]:我觉得中国的传统节日和我们通常所说的宗教的关系比较疏远,而西方的主流节...
查看更多
非遗遇困:千年“南溪号子”谁传唱?
2013.03.29
专题报道
非遗遇困:千年“南溪号子”谁传唱? 拥有1000多年历史的黔江“南溪号子”,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称非遗项目)。然而,目前全村能传唱者仅7人,成了濒危的非遗项目。 吼号子难养家糊口导致无人愿学,也让“南溪号子”传承遭遇尴尬。如今,黔江正策划将其搬上舞台,搭上旅游这辆便车,改变其窘境。 阳春三月,山花烂漫,金黄的油菜花地毯般铺在山野中。 黔江区鹅池镇高山峡谷中的南溪村,一弯清澈的河水昼夜淙淙流淌,蜿蜒穿村而过。这里是拥有千年历史的...
查看更多
非遗进校园”:活体传承的创举
2013.03.29
专题报道
“非遗进校园”:活体传承的创举陈朝霞 上林湖的传说、粉塑、工艺竹编、箍桶技艺、犴舞、蛟川走书、木偶摔跤、水火流星……这些名词让很多人感到陌生,这些植根在宁波土地上的民间文学、手工技艺、曲艺、民间舞蹈、传统体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仿佛一段久远的记忆,与现代都市生活相隔遥远。然而,在宁波许多中小学校校园里,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被它们所吸引,正在关注、学习、传承这些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一切,要归功于宁波市文化部门推出的“非遗进校园”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
查看更多
非遗申报:有东西才申报,没有不要去造
2013.03.28
专题报道
非遗申报:有东西才申报,没有不要去造 在全国政协文艺界别小组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一言不发,始终坐在一边听发言、做笔记,他所关注的是事关中华五千年文明传承的重大话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和传承。 王文章从文化部艺术局研究室出道,曾在文化部戏剧处、艺术管理处、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任职。在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方面,他经验老道。 王文章在接受本报专访时回应了此前学界关注的非遗申报...
查看更多
传统地方戏曲该怎么走?
2013.03.27
专题报道
传统地方戏曲该怎么走?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陕西的全国人大代表、秦腔表演艺术家李梅曾以一曲高亢清亮的秦腔在人民大会堂前亮相,她想以此方式呼吁各界加强对传统地方戏曲的保护。 传统地方戏曲是我国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文化财富,也曾是和人民大众最贴近的艺术样式。它随着中国社会的演进而成长,在我国艺术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和价值。而如今,传统地方戏曲的保护、传承和发展都面临困境,未来,传统地方戏曲该怎么走? 现状不容乐观 对传统地...
查看更多
北大昆曲传承新五年计划启动
2013.03.27
其他新闻
让昆曲“牡丹花”开得更持久 ——北大昆曲传承新五年计划启动 2013年3月22日下午,从云南运来的粉牡丹在北京大学燕南园51号院里盛开得娇艳欲滴,一群“护花义工”相聚在这里,包括华人作家、青春版《牡丹亭》、新版《玉簪记》总制作人白先勇,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教授、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叶朗等,这次相聚为的是宣布北京大学昆曲传承新五年计划(20...
查看更多
古村落,重要的文化空间
2013.03.25
论坛
古村落,重要的文化空间 江西吉安渼陂村的古街巷。 邱春林 摄江西吉安富田镇的“喊船”送神仪式。 邱春林 摄 经济技术全球化的到来,令新生事物从城市向乡间强劲渗透,几乎无人还能从容选择慢节奏的生活。这十几二十年里,那些散布在大江南北的乡间村落,似乎不再产生梦想和激情,年轻人去往他乡,原本生气勃勃的乡村空了、老了,只有偶然闯入的游客会为它驻足流连。 具有漫长农耕文明史的中国,是世界上农耕文化发育得最充分的国家之一,古村落...
查看更多
非遗保护传承仍不乐观 如何不再“非常遗憾”
2013.03.11
专题报道
非遗保护传承仍不乐观 如何不再“非常遗憾” “徐州香包”传承人井秋红在联展现场制作香包。 秦晴 摄 一场热闹的展览之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现状仍不容乐观。缺人才、缺经费、缺创新……这些存在已久的
问题
依旧困扰着非遗项目的传承人。 很多人都在想办法、出主意:非遗走进课堂、提高补贴经费、提供免税等优惠政策……所有的努力,无非是想让非遗不再“非常遗憾”。但是,要真正实现活态保护与传承,还需要长期的工作。 3月27日,云南昆明官渡古镇,历时6天的首...
查看更多
警惕非遗保护中重“器”轻“道”的倾向
2013.03.11
论坛
警惕非遗保护中重“器”轻“道”的倾向 当前,世界范围内非遗保护日益兴盛,从立法、普查到建立代表作和传承人名录,再到各种形式的展演、展示、展销、讲座、培训、论坛,本世纪初兴起的非遗保护,连同从上世纪70年代就已开启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遗产时代”,也给非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缔约国如中国、日本、韩国、法国、俄罗斯等,非遗受到了国家和社会各界的空前重视,被视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象征和民族文...
查看更多
向社会普及非遗知识 使非遗保护观念深入人心
2013.03.08
专题报道
向社会普及非遗知识 使非遗保护观念深入人心 “这是件积德的大好事!”抚摸着崭新的《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谱系大典》,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的北京扎燕风筝传承人、86岁的费保龄老人赞不绝口。翻开书中自己关于扎燕风筝的口述,老人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这书里的人我几乎都认识,要没有政府支持,任这些手艺自生自灭,早看不着这些绝活了。” 近日,北京市首部由区县编辑的“非遗传承人家谱”——《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谱系大典》出版发行。该书...
查看更多
1
318
319
320
321
322
43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