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30   星期三   农历闰六月初六   大暑 大暑
搜索
专题报道
在传统技艺濒临失传的情况下,演员应该恪守师承还是广招学生?传播杂技文化应该依靠官方团体还是民间力量?当前杂技艺术的发展究竟处于上升期还是衰落期?在日前举办的第17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系列活动中,专家们抛出的一系列问题,令现场众多杂技从业者深思。 徒弟和学生 杂技在中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从两汉时的“百戏”到隋唐时的“散乐”,虽然几易其名,但杂技作为一种展现身体机能和协调技巧的表演形式,耳提面命、口传心授式的“师...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10月30日,省文化和旅游厅在绍兴召开全省实施传统戏剧发展“五个一”计划工作座谈会。会议旨在全面贯彻浙江省传统戏剧发展“五个一”计划,切实推动浙江省传统戏剧的保护振兴。绍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丁如兴致辞,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褚子育作重要讲话。会议由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叶菁主持,10个拥有传统戏剧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设区市文化和旅游局负责人,各设区市文化和旅游局职能部门负责人,24个传统戏剧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尼木县雪拉藏纸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藏族同胞用狼毒草制作藏纸 连续6年减贫人数1000万以上、全国52.4%的贫困县脱贫摘帽、全国累计10万个贫困村脱贫退出……国家统计局、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等部门最近公布的一组数据再一次将大众的目光聚焦于正在火热进行中的脱贫攻坚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前推进。文化和旅游部深...
查看更多
论坛
编者按: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指出,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对于坚持中西医并重、打造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模式,发挥中医药原创优势、推动我国生命科学实现创新突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
查看更多
人物
编者按:张庆善与田青曾经携手从事非遗保护工作多年,二人在同舟共济中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他回忆那时候的非遗保护工作者都怀着一股不顾一切的干劲儿,“不知道累”。田青更是殚精竭虑,“玩命地干具体工作”。他眼中的田青,仗义、有风骨,置小我于度外;凭着一个文化学者的力量、智慧以及对民间和土地的发自内心的热爱,成就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程中一次又一次里程碑式的大事。 原标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清醒而坚定的守护者——谈谈我所知...
查看更多
要闻
2019年10月25日—29日,中国民俗学会2019年年会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350余名民俗学者出席了本次盛会。 10月26日上午,“中国民俗学会2019年年会”开幕式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知新楼A座三楼报告厅隆重召开。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叶涛、山东大学副校长刘建亚、山东省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刘德龙、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学典,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敖其、黄永林、江帆、李刚、萧放、杨利慧、郑土有,学会顾问袁学骏,以及山东大学儒学高...
查看更多
论坛
编者按:“大匠至心”杭州沙龙一年一度相约至美丽的大运河畔,迄今连续举办四届,为非遗传承保护阐发学术观点,分享实践范例,提供科学方案。今年“大匠至心”非遗保护传承发展杭州沙龙以“新时代、新传承、新探索”为主题,观照非遗当代价值,推进非遗保护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非遗保护成果与人民共享。我们期待“大匠至心”杭州沙龙在各方支持推动下,成为引领非遗传承保护理论与实践的风向标,基于此,将陆续推出本届沙龙的系列观点论述。 华东师范...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相声是什么?好相声是什么? 说起相声演员,相信人们会不约而同地想到那些熟悉的名字:侯宝林、马三立、马季、姜昆、郭德纲、苗阜……毫无疑问,他们同样都在相声界、在观众中间享有极高的知名度,但细一想来,不同代际、地区相声演员的自我定位、表演风格、与观众的关系等,又似乎非常不同,嬗变的轨迹似有若无。那么,是相声在与时俱进、开枝散叶,还是个体对相声的理解存在巨大的差异?是一代代相声人继承创新,不断扩展相声的边界和可能性,还是后辈底...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很多年轻人回贵州雷山麻料村学习手艺 10月17日是我国第六个国家扶贫日,在决胜脱贫攻坚战阶段,各个领域集中精力、稳住脚步,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 在湖南花垣县子腊村,25岁的石翠凤加入非遗扶贫工坊学会绣花后,不用离开家人就有了经济来源;在贵州雷山县羊排移民安置小区,40岁的文尚兰在非遗扶贫工坊学习了花蔸制作技艺后,告别了贫困,生活逐渐有了光彩;在山西静乐县,30多岁的巩艳萍自从跟着她舅舅参与了剪纸的营...
查看更多
论坛
10月17日是我国第六个国家扶贫日,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这个扶贫日显得尤为特别。如何在最后关头,攻克最后堡垒,稳住阵脚,关系到2020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关系到全国人民能否一同迈入小康社会。这一天,同是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开幕日,全球关注非遗传承,助力脱贫攻坚也是焦点所在。 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方略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点就是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在当下,对贫困人口实现建...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