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03 星期日 农历闰六月初十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4372)
机构
(2)
政策
(119)
资讯
(2410)
清单
(149)
资源
(140)
学术
(1406)
百科
(0)
其他
(1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专家学者谈数字时代的非遗传承与创新
2019.05.15
要闻
在数字时代如何对非遗进行保护与传承?曲艺与戏曲的区别是什么?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如何探寻其文化的基因与原型?5月13日,“腾讯非遗培训班”吸引了130多名互联网工作者现场聆听,两千多名腾讯员工同步观看了直播。 据了解,此次培训班是在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的指导下,由中国民俗学会和腾讯社会研究中心联合主办、TGC腾讯数字文创联合举办的,旨在帮助互联网从业人员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非遗等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的活化和创新。培训班邀请5位文化专家讲授...
查看更多
传承人对话设计师,让非遗时尚起来
2019.05.15
地方新闻
5月8日,一场以“传统与时尚——湘西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为主题的传承人对话活动在吉首市举行。湘西州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湘西州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主要负责人、非遗研培院校与首创非遗平台邀请的行业专家、学者、知名设计师围绕“传统与时尚”“传承与创新”等
问题
开展对话,探讨传统工艺在当下的机遇与出路。湘西州政协副主席向顶天、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相关人员等参加活动。 本次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支持,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湘西...
查看更多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从项目到体系空间的转变
2019.05.14
论坛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就是针对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仍然缓慢而提出的新构想。通过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以及地方响应之后建立起来的文化生态保护区,能够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核心空间中,有效进行传承,能够在核心空间中拥有核心受众,这样具有多种功效。 2018年12月10日,文化和旅游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并于2019年3月1日起实施。 总体而言,国家级文化生...
查看更多
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产业发展中的知识产权
问题
2019.05.14
论坛
在面对游客个性化消费、情感消费日趋强烈,旅游供给在某种程度上难以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保持同步的情况下,文化旅游和IP旅游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最新突破口。相比传统旅游依靠基础投资建设景区,营造景观以获取投资收益,文化旅游和IP旅游强调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以提升旅游的文化附加值,从而促进旅游综合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增长。但我国曾长期处于旅游开发与文化产业开发脱节的状态,地方旅游管理部门以及旅游企业更多关注旅游资源和旅游项目的开发,忽...
查看更多
三湘大地渔鼓嘹亮
2019.05.14
专题报道
日前,2019年湖南渔鼓传承保护汇报展演在湖南省常德市举行,通过湖南传统渔鼓艺术形式反映时代新声、百姓心声的一批新创作获好评。 湖南渔鼓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广泛流传于湖南各地,是一种采用湖南方音、说唱相间、以唱为主、以渔鼓筒为主要伴奏乐器的曲艺表演形式。近年来,湖南积极探索建立湖南渔鼓保护机制,不断加强对渔鼓创作和演出的支持力度,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竞演活动,有力促进了湖南渔鼓的传承与振兴。 摸清家底...
查看更多
吕品田:手工,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振兴手工与城市可持续性发展
2019.05.14
论坛
4月19日下午,山东潍坊,《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可持续性发展高峰论坛》 主旨演讲人:吕品田,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研究员文学博士,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美协理事及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协理事;曾供职轻工业部工艺美术总公司;曾任《美术观察》主编、中国工艺美术馆馆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长期从事手工艺和民间美术研究,致力国家非...
查看更多
龙腾盛世——从“龙舞”说开去
2019.05.14
论坛
国家级非遗浙江长兴百叶龙 国家级非遗奉化布龙(陈亮亮摄) 湖州市级非遗李家巷鸳鸯龙 “龙舞”可以说是中国民间形式最独特、形象最鲜明、舞势最磅礴的一种广场性民间舞。流传两千多年来,它已经遍布广大的汉族地区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不仅龙形多样、套路丰富,而且承载着种种美好的寓意并成为中国民间舞蹈的代表。作为一种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龙舞的创新发展是其传承的重要一环。如何创新发...
查看更多
刘魁立:行走田野 问俗追风
2019.05.13
人物
作者:萧放(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 银发飘飘,满面慈祥,如风的身影,依然行走田野。他以不老的童心,守护着民间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刘魁立先生,一位20世纪50年代留学苏联,受到良好学术训练,修得一身民间文学、民俗学调查研究本领的严谨学者,在民俗学理论、民族文学研究、神话史诗研究、故事研究等方面卓有建树。他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当今中国民俗学、民间文艺学的顶级学者,是世界知名的民俗学家...
查看更多
寻访陈家沟,探秘太极之理
2019.05.13
专题报道
一、老外为何爱上太极拳? 萨吉来自以色列,是一位电脑工程师。 萨吉自幼身体虚弱,很少像其他的孩子那样奔跑活动。青少年时期,他进入一所寄宿学校,校医以西医的方式对他进行治疗。他的身体渐渐好转,但健康状况依然不佳。 为了让他强健体魄,13岁那年,他的父亲送给他一本关于中国功夫的书。年幼的萨吉开始模仿书中的动作,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七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萨吉看到了一部关于太极的中国电影。这对于...
查看更多
传统工艺振兴要算长远账
2019.05.10
论坛
传统工艺是产生于民间的文化遗产和宝贵财富。这几年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各地都注重利用城乡的传统工艺资源,以产业振兴来实现贫困地区民众增收致富。但在此期间也出现了一些走弯路的情况,具体表现在部分地区过于看重传统工艺带来的短期效益,没有长远的发展规划,导致一些项目始终无法扩大规模,无法向产业链上游迈进。 以华北某乡镇为例。该镇以木梳制作技艺而闻名,木梳产量在全国市场所占份额较大。既然产业红红火火,当地加工户的收入应该很高...
查看更多
1
182
183
184
185
186
43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