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05   星期二   农历闰六月十二   
搜索
地方新闻
2018年12月21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系列重要讲话,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广泛宣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保护,营造非遗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由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牵头主办的2018年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决赛在南昌市文化馆群星剧场成功举办。此次决赛,共有省直、南昌市、上饶市、九江市、宜春市...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编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六条指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和传承场所,展示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 各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馆建设的热情日益高涨,各类型展馆孕育而生。如何区别于一般性的博物馆展陈,立足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进行展示,如何开展展馆建设、管理及运营等等,逐渐成为人们关切和探讨的新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馆是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将...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12月18日,贵州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工作培训班在贵阳开班,来自省内各市(州)、县(区)的130余名“非遗”保护工作者参加培训。本次培训班由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和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培训研究中心承办。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黄昌祥,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原副司长马盛德,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副处长(主持工作)李安鹏出席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
查看更多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第24期:2018年12月3日—12月16日本期信息一览:▲ 文化和旅游部召开“藏医药浴法”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保护工作座谈会▲ 第一批浙江省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发布▲ 浙江非遗藏品捐赠仪式在杭州举办▲ 湖南非遗工作座谈会在株洲召开▲ “‘一带一路’国家的非...
查看更多
论坛
蛱蝶寻芳(风筝)  费保龄 中国美术馆藏    民间美术源自于社会劳动生活和创造,与节日、习俗、信仰、禁忌等民俗文化紧密相连。民间美术活动的主体往往对当地的民风民俗非常了解,集中反映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和智慧。对于民间美术传承主体保护的实质就是注重“人”的价值。任何一项文化遗产都凝结着传承人的技艺和智慧,解决传承问题,首要即是传承人的问题。    民间美术同其他民间文化一样,口传心授是其主要的技艺传承方式。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查看更多
论坛
    近日,首届“传统工艺国际论坛”在上海大学举行,国内外多所院校和科研机构的50余名专家学者受邀参加。论坛围绕传统工艺研究与工艺史建构、传统工艺研究的范式与边界、传统工艺研究的案例与视角及传统工艺的当代语境与未来4个主题展开,以国际的视野和多元的方法探讨传统工艺的当代理论建构和在社会文化发展中的各种可能性。现摘选部分观点如下:    工艺美术行业在审美方面越来越趋向于艺术化,这是个挺大的问题。工艺美术的审美跟纯艺术的审美是有区别的,柳宗悦在“民艺”思想...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也为非遗保护传承提供了难得机遇和良好条件。改革开放40年来,从以民俗、民族民间文化为重点的记录、保护,到非遗保护体系的全面建立,再到非遗传承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人们的生活也因为非遗而变得更加精彩。建章立制——非遗保护的制度化、体系化、法律化近年来,“非遗”作为一个概念在我国已经家喻户晓,并且随着地方、国家和国际层面展开的保护实践及其空前的影响不断深入人心。而在十多年前的中国...
查看更多
要闻
图1 “藏医药浴法”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保护工作座谈会现场为加强“藏医药浴法”保护传承,推进我国申遗和履约保护工作,12月14日,文化和旅游部在京召开“藏医药浴法”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保护工作座谈会。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雒树刚出席会议并讲话。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项兆伦主持会议。中央西藏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斯塔,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李昌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闫树江,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罗梅...
查看更多
相关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广灵县      位于山西省东北部的大同市广灵县素有“塞上明珠”的美称,广灵染色剪纸以鲜艳的色彩、生动的造型、纤细的线条、传神的表现力和细腻的刀法独树一帜。广灵染色剪纸源远流长,据考证,它在初唐时已具雏形,至明代形成独特的风格,沿袭至今。   广灵染色剪纸主要采用刀刻染色技法制作,前后需经过设计图样、熏、刻、剪、染等多道工序,根据其表现形式可分为阳刻、阴刻、折叠、染色、套色、洗色、单色等类型。广灵染色剪纸题材广泛,可以表现...
查看更多
相关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      包头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剪纸的一种,主要分布于内蒙古包头及其周边地区。   多民族聚居的包头及周边地区,各民族的独特文化与风俗人情互相融合,取长补短,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传统。传统的包头民间剪纸有着悠久的历史,其风格特征是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互相影响交融的产物,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作为包头民间最为普及的装饰艺术,包头剪纸经过几代艺人长年累月的反复实践,已经形成一套比较...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