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05 星期二 农历闰六月十二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4372)
机构
(2)
政策
(119)
资讯
(2410)
清单
(149)
资源
(140)
学术
(1406)
百科
(0)
其他
(1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北京二锅头酒传统酿造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北京红星股份有限公司 蒸馏酒酿造是先将谷物、薯类等富含淀粉或糖质的原料制成酒醅(没有过滤的酒)或发酵制成酒醪(浊酒),而后再蒸馏成酒。蒸馏酒呈白色或微黄透明,因而俗称“白酒”。其气味芳香纯正,入口绵甜爽净,酒精含量较高,属烈性酒。按照使用原料和糖化发酵剂来区分,蒸馏酒酿造时会有大曲、小曲、麸曲酿造技艺的不同。蒸馏酒用料以粮食为主,可分高粱酒、玉米酒等种类,其中高粱含淀粉量高,蛋白质适中,最利于酿制蒸馏酒。按照香型,蒸馏酒又...
查看更多
漆器髹饰技艺(楚式漆器髹饰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北省荆州市 荆州地处江汉平原,长江荆江段,自古就是优质木材、生漆和黄金的产地,是璀璨的楚文化发祥地。 楚式漆器髹饰技艺成熟于春秋战国时期,两千多年来,这一独具东方文化特色的荆楚传统技艺,一直在荆州地区世代传承,榫卯髹漆彩绘木雕类、金漆盆盘类为其主要品类。近40年来,荆州地区楚墓中陆续出土的漆器已超过5000件,出土文物中两千多年前的“捧盒”、“茶盘”、“茶食盒”等,与新中国成立初期本地人所用的生活物件完全一样。楚...
查看更多
民族乐器制作技艺(漳州蔡福美传统制鼓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漳州市 中国民族乐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与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密切相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乐器造型简练优美,结构合理,做工精巧,音色纯净,为历代音乐爱好者所喜爱。古往今来,凡民间逢年过节、婚丧喜庆、迎神赛会,或宫廷、官府举行重大的政治、军事和宗教活动,都要演奏民族乐器。民族乐器的制作技艺已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传统手工技艺,流传至今,影响深远。 中国民族乐器制作品种繁多,技艺精湛,蜚声中外。其中长子...
查看更多
唐三彩烧制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南省洛阳市 唐三彩是一种风格独特的陶器,盛行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所谓“三彩”,是指在白色素胎上饰以黄、绿、白为主的釉彩,以表示多彩之意。因大批唐三彩珍品在洛阳出土,故又称“洛阳唐三彩”。 唐三彩的胎料以当地出产的白色高岭土为主。烧制上采用二次烧成法,先让雕塑坯胎成型干燥,而后入窑,以1000℃以上的温度素烧;再施以各种釉料,入窑釉烧,烧成温度约在900℃左右。唐三彩釉属低温透明釉,在烧制过程中,釉...
查看更多
琉璃烧制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 琉璃系低温铅釉陶的习称,是一种常用于宫殿、陵寝、寺院、庙宇、宝塔等建筑的装饰材料。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琉璃在造型样式、装饰风格、工艺技术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琉璃建筑将中国传统陶瓷文化和建筑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一种具有浓厚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建筑形式。 琉璃生产在山西省分布广泛,以太原、阳城、河津、介休等地为主。太原约在明代万历年间就已经开始生产琉璃,其后一直没有间断。当地烧制琉璃以苏姓家族最为著名...
查看更多
琉璃烧制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北京市门头沟区 琉璃系低温铅釉陶的习称,是一种常用于宫殿、陵寝、寺院、庙宇、宝塔等建筑的装饰材料。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琉璃在造型样式、装饰风格、工艺技术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琉璃建筑将中国传统陶瓷文化和建筑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一种具有浓厚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建筑形式。 琉璃生产在山西省分布广泛,以太原、阳城、河津、介休等地为主。太原约在明代万历年间就已经开始生产琉璃,其后一直没有间断。当地烧制琉璃以苏姓家族最...
查看更多
风筝制作技艺(北京风筝哈制作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北京市海淀区 风筝制作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渊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墨子和鲁班以木材制成鸟禽状器械,放之能飞,称为“木鸢”。汉代开始以竹篾扎成鸟禽状骨架,上糊以纸,称为“纸鸢”。后来又在纸鸢上附加竹哨、弓弦,放飞时因风吹而引起哨响弦鸣,声音悦耳,如同鸣筝,故称“风筝”。 我国风筝主要产于北京、天津、江苏南通、山东潍坊、新疆拉萨等地。风筝分为硬翅和软翅两种。硬翅风筝骨架不能拆卸,受风力强;软翅风筝骨架可以拆卸装...
查看更多
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德格县 德格县位于四川省甘孜州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南缘。这是一个以藏民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县,藏族居民占县总人口的96%左右。这里遍布高山大川,风景壮美,但交通不便,较为闭塞,藏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此环境中得到了较好的保存。素有“藏文化大百科全书”之称的德格印经院就坐落在德格县城。 德格印经院建立于公元1729年。早在1703年,德格土司就已出资雕刻经板、印刷经书了。除1958年至1979年间中断了20年外,印经历史...
查看更多
金陵刻经印刷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南京市 南京古称金陵,这里是六朝古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佛教刻经事业源远流长。清同治五年(1866),我国近代佛教文化复兴的奠基人杨仁山等有识之士创办了金陵刻经处,传承我国古代佛经、佛像木刻雕版印刷技艺,百余年来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金陵刻经处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淮海路35号,总占地面积3923平方米,收藏佛经版125318块、大型佛像版18块,是我国著名的佛教文化机构,也是融古代经书、经版收藏,经书雕刻、印刷...
查看更多
端砚制作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肇庆市 端砚的发源地在广东省肇庆市黄岗镇白石村、宾日村一带。白石、宾日两村相邻,八成村民无田可耕,世代靠采石制砚谋生,如今这一带依然是端砚制作的核心区域。端砚的原料端溪石产于肇庆市东郊羚羊峡斧柯山和北岭山一带。 据记载,端砚创兴于唐初,唐代中期已风行全国,因下墨如风、发墨如油、不耗水、不结冰、不朽、护毫等优点而闻名于世,被称为众砚之首。在一千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中,端砚艺人不断总结经验,因地制宜,形成了一整套科...
查看更多
1
196
197
198
199
200
43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