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15 星期五 农历闰六月廿二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4372)
机构
(2)
政策
(119)
资讯
(2410)
清单
(149)
资源
(140)
学术
(1406)
百科
(0)
其他
(1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雒树刚谈文化遗产保护:既要保护好又要活起来
2018.03.14
要闻
2018年3月13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会后人民大会堂北大厅“部长通道”上,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就文化遗产保护
问题
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雒树刚表示,做好文化遗产工作,核心就是围绕“保护、利用”这四个字,文化文物部门要进一步落实好自己的责任,使我们的文化遗产,既要保护好又要活起来。 2018年3月13日,在“部长通道”上,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就文化遗产保护
问题
回答记者提问 (视频时长约12分17秒...
查看更多
全国人大代表韩再芬:让传统戏曲文化基因根植国人心中
2018.03.12
专题报道
全国人大代表韩再芬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 “从事传统戏曲工作这么多年,我认为想要更好推广,最重要是我们自身得努力拿出好作品,让青年人爱上传统戏曲。”全国人大代表、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在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传统戏曲文化在深耕细作的同时,也要顺应潮流,希望能让带有中国基因的传统文化,根植在所有人心中。 弘扬传统文化一直是多年来不变的话题。作为传统地方戏曲“承上启下”的重要传人之一,韩再芬认为当下“坚守和守护尤为重要”,不然就容易出现严重的...
查看更多
文化的力量——传统工艺工作站综述
2018.03.09
专题报道
新疆哈密传统工艺工作站的绣娘们在刺绣 “我从没有像现在这样生活得有力量”——这是新疆哈密普通绣娘阿孜古丽的感言。传统工艺工作站,随着中国传统工艺振兴的步伐,正让文化的力量注入到城市、乡村,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壮大。 为探索振兴传统工艺的有效措施,2016年3月起,文化部陆续支持相关企业、高校和机构等在传统工艺聚集地设立了10个传统工艺工作站,涉及刺绣、木雕、漆艺、金属锻制、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等多个门类。两年来,传统工艺工作站的建站模式在实践中...
查看更多
民间乐种的文化自觉
2018.03.09
论坛
去年,由文化部、海南省政府主办了第二届全国民间乐种展演,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175支代表队参加,报送曲目共340首,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参演规模最大、乐种代表队最多、报送曲目最全的一次全国民间乐种展评活动。根据展演情况分析,我们了解到当代民间乐种组合形式在社会中的基本风貌,民间乐种在全国各地流传的基本分布态势。民间乐种继承应该遵循艺术规律 民间乐种是中国传统民族器乐的原始生态遗存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民...
查看更多
在文化的滋养中享受美好生活
2018.03.08
专题报道
读者在天津滨海新区文化中心图书馆内阅读。新华社发 在位于陕西省铜川市耀瓷小镇的观唐陶瓷有限公司的工作室内,工作人员李侠在一只“狮子”身上擦水,去除瑕疵。新华社发 安徽省金寨县南溪镇凤舞文艺协会的群众在南溪农民文化乐园载歌载舞。新华社发 【地方热议两会】 精神文化需求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提供丰...
查看更多
代表性、政治化与商业开发导向:关于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机制的若干思考
2018.03.08
论坛
摘要:自2008年开始实施至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机制出现了诸多
问题
。这些
问题
以申报中的政治化和商业开发导向为代表,严重违背了教科文组织制定该机制的初衷。实际上,
问题
的根源在于代表作名录机制下的“代表性”这一关键词在释义上一直处于模糊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的国内各方能够利用该机制实现其政治、外交和商业等方面的利益诉求。教科文组织的相关负责人和一些国外学者对此已经从“去政治化”和“去利益化”的思...
查看更多
陕西铜川:千年耀州瓷再出发
2018.03.08
专题报道
2月26日,王家瓷坊工作人员郭改样在素坯上绘画。 新华社记者 邵 瑞 摄 正月年味还浓。在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陈炉镇的王家瓷坊,工人们拉坯、刻花、施釉忙个不停,不时还要停下来,抬头回答游客们的
问题
。 此时的瓷坊掌柜王战军正拿起一把壶,灌上水,上下轻轻晃动,壶口发出声响。“传说武则天有一天梦见凤凰在牡丹丛中嬉乐,梦醒后,随即命工匠制作此壶。”王战军引经据典、绘声绘色地介绍了耀州瓷代表性瓷器——凤鸣壶。 在距离陈炉镇约60公里的铜川市王益区...
查看更多
人大代表谈非遗传承:让非遗“活”起来 “绣”出致富路
2018.03.07
专题报道
全国人大代表罗珺 中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今年的两会上,如何让具有浓厚历史文化底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如何将非遗传承保护与精准扶贫进行有效结合成为不少代表关心的
问题
。 全国人大代表罗珺来自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是彝绣传承人。在她看来,非遗保护不应只是保护,让其成为文物,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让更多的人知道。她说:“传统的彝族刺绣要让更多人了解、认同并且喜欢,一定要有一些创新的因素,并变为产品。非遗技艺转化出了经济效益...
查看更多
人大代表热议“非遗”传承:建议将“非遗”纳入教育教学体系
2018.03.07
专题报道
3月5日上午8点,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会开始前,全国人大代表陆续抵达人民大会堂。来自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基层新代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满族靺鞨绣传承人孙艳玲,身着一身满服现身会场外,格外引人关注。而另一边,全国人大代表、河北蔚县剪纸第三代传人周淑英也带着自己的牡丹剪纸画,准备步入会场。 两位代表作为来自基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结合自身经历,针对备受外界关注的“非遗”文化如何更好地传承保护
问题
,向央广网记者谈了自己的看法。 “非...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刺绣工艺的多重文化遗产价值
2018.03.06
论坛
摘要:中国刺绣具有多重的文化遗产价值。首先是“工绣”,手工融进人的智慧和因境而变的技能,其中的个性或人的痕迹,是规整划一、机械复制的机绣不能比拟的;其次是“画绣”,以绣为画,绣娘兼为画工,汉地几大名绣主要继承或模仿文人画和西画传统,少数民族的画绣立足于乡土,在形式构成等方面属自创民间画传统,与现代艺术灵犀相通;再次是“意绣”,即以刺绣表述和传达意义,或为叙事,或为象征,或为祈祝,或为禳祛,或为族群认同的符号,或为社会分层的标识。刺绣,是一种以针为笔,以线为...
查看更多
1
236
237
238
239
240
43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