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03 星期日 农历闰六月初十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0191)
机构
(1)
政策
(138)
资讯
(7385)
清单
(94)
资源
(1101)
学术
(1194)
百科
(1)
其他
(27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谈
非遗
传承人的权利与义务
2011.04.29
论坛
谈
非遗
传承人的权利与义务 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这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再度引起公众关注和热烈讨论,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关注点就是传承人的保护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法律保护的现状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专家学者有不同的理解和文字表述。不过,其大体上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完整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或者具有某项特殊技能的人员;二是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
查看更多
昆曲创作难,传承保留更难
2011.05.19
论坛
昆曲创作难,传承保留更难 2001年5月18日,中国申报的昆曲艺术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委员会评审、全票通过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即今“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今已是十年。十年来,人们对昆曲的认识和昆曲的处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党和政府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保证了昆曲的传承发展,而昆曲的兴盛也标志着民族文化走向复兴。 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它综合了中国古代诗歌、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元素,积淀和传承了民族的优秀传统文...
查看更多
关于
非遗
保护与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2011.05.25
论坛
关于
非遗
保护与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
非遗
”),是指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然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许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民间民俗文化面临着灭绝性的危机。 有人认为,在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抢救和保护民间民俗文化有碍文化产业的发展;甚至有人认为,一些民间民俗的东西太古老、太陈旧,没有市场、没人看、不...
查看更多
话说
非遗
法:王文章谈
非遗
2011.06.01
论坛
话说
非遗
法:王文章谈
非遗
201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开始实施。这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历史上和文化法制建设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值此颁布之际,《世界遗产》杂志就中国
非遗
发展及相关立法背景、情况、意义等内容采访了文化部王文章副部长。 《世界遗产》:近年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社会所瞩目。请您介绍一下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哪些主要特点,取得了哪些进展...
查看更多
非遗
申报是立“军令状”,不是做商业广告
2011.06.09
论坛
非遗
申报是立“军令状”,不是做商业广告刘魁立 作为文明古国,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有极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蓝图中,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四位一体的战略布局中,自今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具有重要意义,是文化建设历程中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将我国
非遗
保护提升为法律制度层面的要求,为延续民族之根提供制度保障 人类既是物质文化的创造者,也是非物质文化的创造者。物质文化提供了人类生存的必备条件,但...
查看更多
宣传贯彻《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座谈会发言摘登
2011.06.16
论坛
宣传贯彻《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座谈会发言摘登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已于今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6月9日,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出席会议并讲话。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白克明主持。 文化部部长蔡武,中宣部副部长翟卫华,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重庵,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树文,国...
查看更多
“人间国宝”是大师 也是财产
2011.07.11
论坛
小川直之:“人间国宝”是大师 也是财产 日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是世界上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现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最早就是在日本产生的,它用汉字写叫 “无形文化财”.这个概念带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后,先翻译成了法语,然后又翻译成了英文,而我们驻联合国的官员和翻译们又把这个词从英文翻译回来,就变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本届
非遗
节国际论坛上,日本文化厅历史文化基本构想制定技术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委员长,曾经参与过日本
非遗
保护立法工作的...
查看更多
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
2011.07.14
论坛
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 时下盛行一种观点,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须要维护其原生态,而不可使其创新变化。这种愿望固然可嘉,问题在于有无固定不变的原生态?本文试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产生、传承的环境着眼,论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 变化与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和存在于特定自然和社会文化环境,并随之演化而被传承或绝灭。许多
非遗
的濒危和灭绝,要么由于其不适应自然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要么由于其赖以存活的特定社会文化环境已经巨变乃至...
查看更多
谁是“
非遗
”保护主体?
2011.07.14
论坛
谁是“
非遗
”保护主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发于民间、存活于民间、千百年来传承于民间,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当其濒危之后,谁是其保护主体?却是目前从理论到实践需要澄清的问题。 广大民众的民间力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这是毫无疑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广大民众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鱼水关系。广大民众是“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鱼”。鱼只有置身于水中,才能活。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扎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中,才能得到有效地传承和保护。因为它原本就生发于此...
查看更多
给文化遗产添油加醋不是"推广"而是"毁灭"
2011.07.14
论坛
给文化遗产添油加醋不是"推广"而是"毁灭" 目前正在北京举办的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中,在贵州专场“侗歌声声”演出时,据贵州省某位主管领导介绍,在做好各项保护措施的同时,该省还拟举办全国范围的“侗歌大赛”,让其他民族也来唱侗歌。 侗族大歌已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合唱技艺、文化内涵举世公认。侗歌当然好听,但侗歌首先是侗族人的侗歌,据侗歌的国家级传承人吴品仙介绍,周围“能唱的...
查看更多
1
8
9
10
11
12
12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