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17 星期四 农历六月廿三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0185)
机构
(1)
政策
(138)
资讯
(7378)
清单
(94)
资源
(1101)
学术
(1195)
百科
(1)
其他
(27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鲁迅欲踏倒的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9.06.16
论坛
鲁迅欲踏倒的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人老艺亡后继乏人,绝不止是传承人个体的悲剧。悲剧的深层次根源在于长期以来国人对待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认识态度出了问题。对文化价值观出现的倾斜和误判如不矫正,将危及国家文化主权。 反省现代化:让文化激进主义回归理性 “都是些封建糟粕,要在过去都是要大加批判破除的。现在能让它...
查看更多
“
非遗
”保护应避免短视化倾向
2009.06.15
论坛
“
非遗
”保护应避免短视化倾向 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6月1日开幕,这一届“
非遗
节”的主题是“多彩民族文化·人类精神家园”。“
非遗
节”期间举办的天府大巡游等活动,集中展示了世界各国绚丽璀璨的民风民俗、民族风情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也让人们再次思考如何更好保护祖先遗留下来的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2007年在成都参加首届“
非遗
节”,两年来,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持续关注过程中,笔者欣喜地看到“
非遗
”保护日益成为被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
查看更多
苗族舞蹈变霹雳舞 民俗为何变了味儿?
2009.06.15
论坛
(文化观察)苗族舞蹈变霹雳舞 民俗为何变了味儿?一些申遗项目经过层层改造,变得面目全非 人民网记者 董 阳 6月13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泥泾(黄道婆)手工棉纺技艺在上海徐家汇公园举行展演。图为中学生展演脚踏棉纺车纺纱技艺。 劳 任摄 6月13日是中国的第四个“文化遗产日”。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逐渐重视,各地挖掘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力度越来越大,申请
非遗
的热情也方兴未艾。但是,在这股热潮中,一些地方对
非遗
项目或随意改...
查看更多
爱之深而虑之远
2009.06.12
论坛
爱之深而虑之远 ——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资华筠 资华筠是著名舞蹈艺术家、理论家,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她就提交了“关注文化生态保护”的全国政协提案。2000年她在人类学国际会议上提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精神植被”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她的“关于设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文化部急需增设主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司局建制”以及...
查看更多
云南
非遗
保护之路
2009.06.12
论坛
云南
非遗
保护之路 ――访省文化厅副厅长熊正益 我省民族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属罕见,多年来,我省在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民族传统文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中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云南各族人民创造了...
查看更多
港城“
非遗
”传承:艰难并快乐着
2009.06.12
论坛
港城“
非遗
”传承:艰难并快乐着 每次谈及这个话题,总能给人一种亲切而温馨的感觉。这些流传在民间的传统艺术、技艺、习俗,经过历史长河的沉淀,似一块块温润的宝玉,无须雕琢,便自然散发出深沉而柔美的光泽,值得品味和珍惜,更值得留住。 今年的6月13日,是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传承?其关键的核心还在于传承人。看到了他(她),才见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他们将自己的“绝活”通过传帮带传授给更多的人。但是,这样的一条传承之路,由于种种...
查看更多
新华调查:校园传承能否成为“
非遗
”保护的良方
2009.06.12
论坛
新华调查:校园传承能否成为“
非遗
”保护的良方 今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记者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开调查发现,由于生存土壤消失、难见经济效益,“
非遗
”保护正面临着后继乏人的窘境。为破解这一难题,宁夏、福建等省份近年来开始探索通过“
非遗
”进校园、将“
非遗
”技艺编入教材,探索“
非遗
”的校园传承保护模式。校园传承,能否成为“
非遗
”保护的一剂良方? “
非遗
”保护尝试校园模式 京剧走出了“
非遗
”校园传承保护模式的重要一步。今年3月,教...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钱途,才有前途?
2009.06.11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钱途,才有前途? 2003年,为保护“民族的DNA”―――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开展了大规模的申报工作,我市一大批民间表演艺术、造型艺术、民俗风情等脱颖而出,成为万人瞩目的“省遗”、“国遗”。 借着“省遗”、“国遗”的光环,有的遗产扶摇直上,得到了有力的保护和发展,有的遗产虽提高了知名度,却终难改变衰落的命运。大体来讲,主宰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命运的,恰恰是物质―――钱。钱途好的遗产,前途大多光明;钱途不好的,前途大多灰暗...
查看更多
访著名舞蹈家刘金吾:当下民族舞蹈危机重重
2009.06.10
论坛
访著名舞蹈家刘金吾:当下民族舞蹈危机重重 编者按: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的到来,“
非遗
”保护成为全国热门话题。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我们国家丰富多彩的民族舞蹈保护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怎样才能保护得更好?为此,半月谈记者专访了著名舞蹈家刘金吾。 “我们的根应扎得更深些!” 刘金吾,曾任云南省舞蹈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现任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舞蹈的奠基人、开拓者之一。 这位73岁的漂亮老太太,对中国的民族舞蹈总是投...
查看更多
海南
非遗
保护之路:为提灯人亮一盏灯
2009.06.09
论坛
海南
非遗
保护之路:为提灯人亮一盏灯 王妚大,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6月3日,当得知这消息时,85岁的她正躺在琼中县人民医院的病床上,她是我省11位传承人年龄最大的一位。当41岁的刘香兰知道自己被确立为国家级传承人时,她正在和她的姐妹在自己的黎族织锦第一村里织锦,她是11位传承人之中最年轻的一位。 今年6月,我国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单公布,海南省王妚大、刘香兰等5人榜上有名,至此,海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已经有11人...
查看更多
1
114
115
116
117
118
12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