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0067)
机构
(1)
政策
(137)
资讯
(7275)
清单
(93)
资源
(1096)
学术
(1187)
百科
(1)
其他
(27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梁治平:谁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9.04.17
论坛
梁治平:谁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次参与国际公约制定的经验 梁治平 主讲人:梁治平 主持人:刘俊副校长 时 间:2005年6月26日(周日)晚7:30 地 点:西南...
查看更多
以科学发展观看“
非遗
”保护
2009.03.09
论坛
以科学发展观看“
非遗
”保护 李 松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国家文化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理念的形成、远景目标的设定及社会功能的实现均源于特定时期中文化和社会发展之间复杂、变化并相互影响的动态关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保护什么、为什么要保护,是由文化的价值观决定的。文化的价值和功能是由不同的发展观所决定的,在不同的发展观下,文化被赋予的价值和社会功能有很大的差别。很长一段时期内,人们的发展观是从工具理性出发,被置于从属地位的...
查看更多
关于“
非遗
”生产性保护的思考
2009.03.06
论坛
关于“
非遗
”生产性保护的思考 徐艺乙 所谓生产性保护,可以理解为一种带有生产性质的保护手段。与博物馆式的保护以及其他的保护方式相比较,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艺的保护而言,生产性保护无疑是其最为合适的保护手段。 生产,从经济学的意义上来讲,就是人类从事某种创造财富或者使财富增值的活动过程。如果把财富理解为大众社会生活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那么,传统手工艺恰好具备了这样的生产性质。传统手工艺一词的构成说明了传统手工艺的特质:工...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产性方式保护”的意义与前景
2009.03.06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产性方式保护”的意义与前景 主 持:中国文化报记者 徐 涟 特约嘉宾: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吕品田 日前,在中国传统技艺产品销售订货会上,与湘绣、苏绣齐名的羌绣,色彩艳丽、图案多样,备受瞩目。 手工技艺“生产性方式保护”是重要途径 徐涟:近年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最初唤起民众保护意识的宣传,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普查与国家名录的建立;从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与保护,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
查看更多
“
非遗
”与“活鱼”
2009.02.19
论坛
“
非遗
”与“活鱼”刘苏 《徐州日报》近日报道,摆旱船、云排舞、落子舞……自元旦以来,这些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直在我市睢宁县城市广场、企业厂矿和全县各乡镇巡回演出。浓浓的传统文化,深受城乡人民喜爱。 睢宁的这种做法不仅创新了文化下乡的方式,也为“
非遗
”保护探索到一条更为科学的保护方法。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搜集、整理、拍录看作是保护。事实上,这只是“博物馆式”的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鱼”,保护方式应以“养”为主,而不...
查看更多
彰显传统技艺中的人性光辉
2009.02.17
论坛
彰显传统技艺中的人性光辉 今天,在我国积极面对世界性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们提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生产性方式保护,意义非常重大。 近年来,“
非遗
”保护工作对提高广大民众的文化自觉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并在文化、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了积极影响。“
非遗
”保护不仅有利于提高国家的软实力,通过以生产性方式保护“
非遗
”相关门类,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议题当中,笔者以为有3个关键词值得重视,即保护诉求、本...
查看更多
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探索
2009.01.24
论坛
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探索 陈燮君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既有以物质形态为主的“有形”文化遗产,如文物、典籍等,又有主要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承、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优秀传统文...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民族的精神植被与灵魂根脉
2009.01.14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民族的精神植被与灵魂根脉刘清海 陶 然 随着我国加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制定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和保护的力度逐渐加大,大众对非物质 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逐步树立,“
非遗
”已成为许多人挂在嘴边的新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是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近些年,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通过对“三家三村”命名,编纂出版“三家三村”民歌和故事集,开发民俗旅游等方式,在发掘与保护民间传统文化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查看更多
留住“民族记忆的背影”――对黄山市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的思考
2009.01.13
论坛
留住“民族记忆的背影”――对黄山市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的思考胡 亮 进入新世纪以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了大众口中的新名词,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各大媒体广泛关注的事情。从全国普查的展开以及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公布, 从国家部委高度重视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的命名与传统表演艺术传承人的保护、宣传到省、市、县各级名录的逐步建立,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为了一股“流行热潮”,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各个子项目( 如民间文学、工艺美术...
查看更多
什么是我们与众不同的软实力
2009.01.12
论坛
什么是我们与众不同的软实力 ――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田青 软实力是一个国家或民族除经济、军事、政治力量之外,起决定性的作用、能够影响他人他国的精神和文化力量,这其中包括国家的外交能力、文化输出能力、价值观、文化产品、精神财富等等。近日,记者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系,走访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田青。 田青认为,尽管近年来“软实力”这个词汇已频频见诸媒体,但它显然不如经济、政治力量那般受...
查看更多
1
115
116
117
118
119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