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0067)
机构
(1)
政策
(137)
资讯
(7275)
清单
(93)
资源
(1096)
学术
(1187)
百科
(1)
其他
(27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两会特别报道】关于旅游业提质升级、旅游法修订——代表委员提建议
2023.03.10
专题报道
加快旅游业提质升级、推进旅游法及相关行政法规修订、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促进西沙航线交旅深度融合发展、推动建设沿黄河旅游公路……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围绕文化和旅游业发展建言献策,一起来看看—— 陈寅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旅游集团董事长 落实扩大内需战略 加快旅游提质升级 “旅游业是大民生事业、大消费产业,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带动社会消费增...
查看更多
【两会特别报道】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 打造中华文化重要标志
2023.03.10
专题报道
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工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当前,国家有关部门统筹推动,相关省份协同发力,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正在有序推进。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围绕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建言献策。 “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对于探索中国式文化遗产保护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从关注文物本体的保护,到注重文物本体及周边环境的整体性保护,再到...
查看更多
【
非遗
工坊典型案例】连城连史纸:绘制乡村振兴精彩画卷
2023.03.09
专题报道
摘要:2022年,连城美玉堂连史纸文化有限公司依托省级
非遗
代表性项目连城宣纸制作工艺,设立连城县连史纸
非遗
工坊,通过开展连史纸历史文化研究、
非遗
传承保护、
非遗
研学体验、连史纸制作技能培训、产品设计提升等形式开展
非遗
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工坊依托美玉堂连史纸公司生产车间、管理团队、销售平台、连史纸研学基地、连史纸制作工艺展陈体验馆和连史纸作坊旧址,开展工匠培养、研学体验、产品推广、产业培育等,吸纳脱贫人口和低收入家庭,带动30余名脱贫人口就业,年收入达1...
查看更多
【
非遗
工坊典型案例】王河舒席:编织灵活就业幸福生活
2023.03.09
专题报道
摘要:2020年,潜山市欣兴鑫舒席专业合作社依托省级
非遗
代表性项目竹编(王河舒席),设立潜山市王河舒席
非遗
工坊,通过传统技艺研究、舒席编织技能培训、产品设计提升、展示展销能力培训等形式开展
非遗
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工坊依托欣兴鑫舒席专业合作社生产车间、管理团队及设计、营销平台和场地、师资及培训设施,开展公益性技能培训,累计带动4000多人就业,帮助200多户贫困户脱贫,培训舒席技工2000余人次,平均每户增收1.2万元。2021年年产舒席系列产品共计20...
查看更多
【
非遗
工坊典型案例】嵊州竹编:编出共同富裕美好生活
2023.03.09
专题报道
摘要:2022年,浙江省嵊州市大志然工艺竹编厂依托国家级
非遗
代表性项目嵊州竹编,设立嵊州竹编
非遗
工坊,通过“工坊 + 高校”创新开发符合当代生活美学要求的特色产品,“工坊 + 代工点”增强生产能力,“工坊 + 代销点”加强产品销售,“工坊 + 学校”传播竹编技艺、培养后继人才,“工坊 + 民宿”开展
非遗
研学、
非遗
民宿建设等措施,更好地传承发展了嵊州竹编技艺,直接或间接带动周边群众200余人就近就业,人均年收入超5万元。目前已开展嵊州竹编公益性技能培训...
查看更多
【
非遗
工坊典型案例】贝雕:传统工艺连接现代生活
2023.03.09
专题报道
摘要:2022年,浙江阚螺文化有限公司依托省级
非遗
代表性项目贝雕,设立温州市贝雕
非遗
工坊,通过与各大中高校合作办学,创办贝雕工艺工作室及实践基地,革新贝雕技艺,研发各类贝雕产品,开展特色工艺参观体验活动,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方式,带动就业增收,推进海岛乡村共同富裕。工坊以“东海贝雕艺术博物馆”为平台,借助“郑大志”和“陈灿渊”两个市级大师工作室和工坊生产车间,传承普及贝雕技艺,扩大生产规模,开拓国内外贝雕市场,开展公益性技能培训30余期,培训10...
查看更多
【
非遗
工坊典型案例】中泰竹笛:奏响共富乐章
2023.03.09
专题报道
摘要:2022年,中泰竹笛
非遗
工坊依托省级
非遗
代表性项目中泰竹笛制作技艺设立。通过苦竹基地培育、竹笛产销技能培训、竹笛周边产业设计提升、竹笛文化研究展示等形式开展
非遗
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工坊积极参与中泰街道紫荆村竹笛文化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依托苦竹培育基地、竹笛产销单位、各级音乐学院,开展公益性技能培训,参与竹笛文化传播,扩大竹笛产销范围,带动1245名百姓提高年收入7221万元。截至目前,工坊开展公益性技能培训12期,培训人数360余人;开展竹笛文化表...
查看更多
浓墨重彩展示保护成果 用心用情唱响时代华章——云南省第三届传统戏剧曲艺汇演综述
2023.03.09
地方新闻
满城春花开,余音绕梁来。2月28日至3月4日,云南省第三届传统戏剧曲艺汇演在昆明市成功举办,一场与传统戏剧曲艺的跨时空相遇再次如约而至。 本届汇演由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昆明市人民政府主办,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云南省滇剧院、云南省花灯剧院协办,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展示全省
非遗
保护成果,培育壮大传统戏剧曲艺人才队伍,提升戏剧...
查看更多
【两会特别报道】让
非遗
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2023.03.09
专题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
非遗
保护工作,从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出发,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全国文旅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努力弘扬
非遗
的时代价值、展现
非遗
的时代风采,推动
非遗
更好融入现代生活,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铺展开新时代传承弘扬中...
查看更多
【两会特别报道】全国人大代表梅亦:尽快修订
非遗
法 健全融合发展机制
2023.03.09
专题报道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梅亦建议,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尽快启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
非遗
法”)修订工作。
非遗
法颁布实施近12年来,我国
非遗
保护工作进入系统性保护新阶段。然而,现行法规无法完全适应当前
非遗
保护实践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迫切需要修订
非遗
法。 梅亦说,
非遗
法修订工作要坚持党对
非遗
保护工作的领导,巩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
查看更多
1
191
192
193
194
195
72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