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搜索
专题报道
在湖南湘西,说起“让妈妈回家”苗绣扶贫项目,很多人都要竖起大拇指,这个项目不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众多家庭实现脱贫致富,也让很多留守儿童和老人重新感受到家的温暖。今年全国两会前夕,记者采访了作为该项目发起人之一的全国人大代表、湘西七绣坊苗服饰文化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七绣坊”)董事长石佳。 2017年,在大城市创业已有所成就的石佳在返乡探亲时发现,家乡花垣县石栏镇的留守儿童、老人、妇女特别多。为了让家乡改变现状、摆脱贫困,她主动放弃在大...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陶溪川历史文化街区(供图:景德镇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 2022年,江西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紧紧围绕试验区“两地一中心”发展定位,文化底蕴进一步厚植、产业发展进一步壮大、文旅融合进一步增强、人才资源进一步集聚、国际交流进一步扩展,以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生动回应习近平总书记“建好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的殷殷嘱托。 活态化传承 打造“诗和远方”的“镇生...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新年伊始,各地省文化和旅游厅相继发布有关2023年工作重点和计划,这些工作计划明确了各省全年各项文旅工作要点,其中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均有明确部署和呈现。 一、湖北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年工作要点》有关非遗工作摘要: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出新出彩办好系列全国性会议活动”工作中提到,高质量办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全国主会场活动、全国非遗曲艺周等系...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今年,全国人大代表、90后姑娘杨昌芹带了她的竹编新作《花开富贵》来北京。作为贵州省级非遗赤水竹编的第六代传承人,在2018年的一场“代表通道”上,她和竹编水杯曾成为全场焦点。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周庆富带来一个新消息,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开展的黄河流域非遗调查工作数据显示,近几年传承人的年龄分布已经呈现出年轻化的态势。 今年两会期间,非遗被代表委员频频提及,并与“青年”“青春”等关键词密切联系。非遗传承人日趋年轻化,非...
查看更多
通知公告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发布“安徽非遗主题旅游十大精品线路”的公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推动《安徽省“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行动计划》落地见效,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经各市推荐、省级评审、综合评议,现发布“安徽非遗主题旅游十大精品线路”。具体线路如下: 一...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发布“安徽非遗主题旅游十大精品线路”的公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推动《安徽省“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行动计划》落地见效,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经各市推荐、省级评审、综合评议,现发布“安徽非遗主题旅游十大精品线路”。具体线路如下: 一...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作为连任的老委员,这些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水紫陶烧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云南建水紫陶技能传习中心理事长田静委员一直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长期在非遗领域深耕,让我切身体会非遗保护和传承的难点痛点。这么多年来,我带领的传习中心培养了1000余名紫陶学员。” 过去5年,她多次在提案中建议加强非遗人才培养。“去年关于加强职业院校非遗技艺专业建设的提案得到了教育部的答复,现在全国已有162个职业院校设置民族文化...
查看更多
——全国人大代表成新湘
专题报道
编者按:在我国博大精深、绚丽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特质、价值观念和气质情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非遗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中,均有着广泛发展空间和不可估量的价值。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湘绣研究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成新湘带来了多份关于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建议,引发广泛关注。随着各地非遗馆建设步伐的加快,加强非遗馆的标准化建设和...
查看更多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113期:2023年2月20日-3月5日 1.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 2.文化和旅游部发布通知,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3.“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发布活动在京举办 4...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 马派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在演出(供图: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作为戏剧资源大省,安徽近年来始终坚守传统戏剧阵地,做好传统戏剧的活态保护。2022年3月至10月,由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和省非遗保护中心组成的多个调研小组,先后深入庐江、南陵、枞阳等32个县(区、市),对81个国有、民营院团进行走访调研,涉及37个传统戏剧类非遗项目,分析总结当前安徽传统戏剧活态存续与保护现状,为传统戏剧保护传承和振兴发展探索路径和...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