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03 星期四 农历六月初九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0174)
机构
(1)
政策
(138)
资讯
(7367)
清单
(94)
资源
(1101)
学术
(1195)
百科
(1)
其他
(27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赫哲族鱼皮画活了
2015.01.30
专题报道
生活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赫哲人,就地取材,把大马哈鱼皮通过剪、刻等手工方式,制作出精美的鱼皮画。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这项古老的技艺面临着消亡的危险和传承乏力的尴尬。自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种带有赫哲先民“逐江河而生”的渔猎文化基因的古老技艺,一直在寻找破解传承窘境的出路。 哈尔滨工程大学用“一所学校”支持“一个
非遗
项目、一位传承人、一门课、一本书、一个团队、一个创业公司”的“哈工程模式”,为高校发挥文化传承...
查看更多
让
非遗
“活”起来——湖南
非遗
保护现状探析
2015.01.26
专题报道
2014年底,在公布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湖南有19个项目入选,数目排全国第六位。 “
非遗
”,全称“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这称呼太雅,可其实它们都渗透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如果你到湘西看一场傩戏,这可是国家级的
非遗
项目;如果你穿一件有湘绣元素的衣服,湘绣制作技艺同样是国家级
非遗
项目;如果你去吃一碗杨裕兴面条,其制作技艺也是省级
非遗
项目。 保护
非遗
,不仅是国家行为,也是世界行动,因为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意义非凡。 可...
查看更多
非遗
文字传承:陕西biang字意外找到安徽兄弟
2015.01.22
专题报道
陕西的biang字 在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国家图书馆和中国民族图书馆近日主办的“我们的文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字书写与传播”专题展览中,来自陕西特色小吃biang biang面中的biang字,第一次走进了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这也是biang字首次在如此高规格的展览中进行展示。这次biang字一出江湖,不仅立即引来国内专家、学者及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工作者的兴趣,还意外地找到了远在安徽的一个“小兄弟...
查看更多
两大传统漆艺展示交流活动在汉举行
2015.01.22
其他新闻
“无漆不成器”,古老漆艺曾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各方面,但随着天然漆被化学漆替代,传统漆器成了收藏者的宝贝、博物馆的展品。如何让传统漆艺走进现代生活?如何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前提下,实现“改良制作,提高品质”? 1月14日,由文化部
非遗
司组织全国漆艺领域的专家、
非遗
传承人及企业、高校、设计公司代表,在武汉举办“漆艺传承与创新展示交流活动”。“国家级漆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作品展”在省美术馆同期开展,琳琅满目的作品展现了我国漆艺各个流派的特色和成就...
查看更多
方寸间的文明 手心里的传承————聚焦“我们的文字”
非遗
跨年大展
2015.01.22
专题报道
参展传承人用各民族文字写下新年祝福 孩子们兴致勃勃观看传承人创作 在我国古代,曾经有一种通过抄写获取收益的职业——佣书。自东汉以来,这种受雇于官府或个人以抄写为生的文士被称为“佣书人”。出使西域的班超就是最早的“佣书人”之一。 如今,佣书这种职业早已消失,对于大多数当代的年轻人而言,通过敲击键盘写字、借助屏幕阅读,已成为生活和工作的主要方式,因此提笔忘字恐怕在所难免了。近年来,人们已经觉察到现代科技给传统文化带来的冲击,不少文化活动和...
查看更多
从“实验区”到“保护区”:还有多长的路要走
2015.01.22
专题报道
保护区的管理机制建设亟待加强 陈华文 从2007年至今,文化部一共批复建立了18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对于继续保持这些地区的文化形态,在优秀地方传统文化和文化多样性的保存与保护方面,都具有其他保护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不过,在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管理机制建设这一决定并影响保护区的实际效应和保护成果的机构建设方面,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本人对当下18个实验区中的17个进行了书面问卷调查,其中,建立工作领导小组的有1...
查看更多
亚太
非遗
保护计划与政策支持师资培训班开班
2015.01.22
其他新闻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计划与政策支持师资培训班,1月19日在广东省深圳市开班。来自泰国曼谷、印度新德里、中国北京、孟加拉国达卡、萨摩亚阿皮亚、印尼雅加达6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的官员、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既有培训师和新晋培训师、6名中方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专家参加培训活动。 本次培训活动为期5天,培训师们将结合近年来的培训实践经验,主要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增强亚太地区会员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力...
查看更多
山东出台省级
非遗
项目认定管理办法
2015.01.22
其他新闻
近日,山东省文化厅正式出台《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认定与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省级
非遗
代表性项目的认定、保护、管理作了具体说明和要求。 《办法》指出,山东省级
非遗
代表性项目的认定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接受社会监督。各地推荐项目列入省级
非遗
代表性项目名录时,应明确保护单位,保护单位应获得项目传承人(群体)的认可。山东省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成立专家评审小组和评审委员会,负责审核项目材料真实性,并通过集体投票等方式提出...
查看更多
融入当代生活 走进国际视野——2014
非遗
保护工作回眸
2015.01.12
专题报道
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开幕式上广西代表团在展演壮族定音铜鼓。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2014年8月,苏绣、徐州香包、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等项目的传承人于青奥会举办期间在南京博物院大秀绝技;11月,北京APEC会议期间,剪纸、雕漆、景泰蓝等
非遗
项目亮相颐和园、国家会议中心……
非遗
为何会频频在国际重大活动中亮相,回顾2014年的
非遗
保护工作便会找到答案。 2014年,人们保护
非遗
的自觉意识越来越强。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
非遗
...
查看更多
国乐与“
非遗
”激情碰撞
2015.01.12
其他新闻
由中央民族乐团与黔东南州歌舞团联手打造的侗族大歌音乐诗剧《行歌坐月》,1月8日在国家大剧院首次亮相,上演了一次国乐和“
非遗
”的激情碰撞。 据悉,《行歌坐月》及其系列文化活动,是侗族有史以来最大的剧目,也是中国首个登上国家大剧院的侗族大歌题材剧目,60多名来自从江县小黄村侗族大歌队的“
非遗
”传承人参与了演出。 该剧整合了中央与地方资源,用国乐与侗族大歌创新融合的方式,使得两种传统音乐文化有机结合,将充满意境美、舞台美、服饰美、音乐美...
查看更多
1
651
652
653
654
655
737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