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03   星期四   农历六月初九   
搜索
专题报道
 近日,国务院公布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继前不久王星记扇业有限公司(制扇技艺)、金星铜集团有限公司(铜雕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名单之后,杭州方回春堂膏方制作技艺、木版水印制作技艺、桐庐剪纸、河上龙灯胜会、孝子祭和淳安竹马6个项目又进入了国字榜,入选数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     杭州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多措并举拓展保护载体,强化传承弘扬,促进社会共享,推动非遗的传承、保护和发展,“三位一体...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一袭红衣、小手托着下巴、圆圆滚滚的胖女娃,这一“中国梦”系列宣传画中的可爱形象,一经问世就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人们亲切地称它为“梦娃”。但很多人不知道,“梦娃”出自天津泥人张。   2013年以来,天津泥人张彩塑、杨柳青年画等一大批反映现实题材的作品被选中进入“中国梦”系列宣传画,这为非遗文化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接地气的机会,也为非遗传承积累了人脉。近日,《经济日报》记者走进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和杨柳青画社,近距离感受这神奇的民间艺术。   坚守文...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和国家图书馆共同主办,中国民族图书馆协办的“我们的文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字传承”跨年大展2014年12月30日在国家图书馆总馆南区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展。本次展览是继“年画中的记忆”“大漆的记忆”和“丝绸的记忆”后,文化部非遗司和国图共同举办的第四个中国记忆系列专题展览。展览将持续到2015年2月1日。     本次展览共分六部分,包括中国文字概说、文字的书写、文字的传播、文字与艺术、文字与生活、文字的传承与未来,集中展...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2014年12月29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进京展在东长安街17号中国妇联活动中心好苑建国酒店一楼正式开展,来自四川的数百件非遗精品亮相京城。此次展览将一直持续到2015年1月3日。    此次赴京参展的包括油纸伞、树根书法、蜀绣、蝴蝶画、龚扇、蜀锦、苴却砚、竹编、夏布画、银花丝、绵竹年画、工艺陶瓷、漆器、唐卡、捻条画15个项目。展品均出自传承人和工艺大师之手,其中既有茶具、首饰盒、年画等日常生活和装饰用品,也不乏精品唐卡、大幅蜀绣等具有较高观...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赣州有中国民居建筑史上的奇葩——600多座客家围屋,被学术界称为中原唐宋时期古汉语的活化石——客家方言,还有赣南采茶戏、兴国山歌、于都唢呐“公婆吹”、石城灯彩、信丰古陂“蓆狮”“犁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项,52人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涉及33个项目)、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151人(涉及66个项目)、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278人,在客家文化领域影响极大。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传承人、钧瓷大师任星航“钧天星航”艺术作品展23日亮相北京荣宝斋,上百件钧瓷作品首次亮相。     任星航出身钧瓷世家,为任氏钧瓷第七代传人,他成功复原了宋代双火膛结构钧瓷窑炉,恢复了钧瓷的柴烧工艺。钧瓷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其造型古朴、工艺精湛、配釉复杂、窑变神奇。钧瓷烧制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星航钧窑是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任星航为这次艺术展带来了数件“扛鼎重器”,其中包括此...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以动作古朴浑厚、技法丰富、无任何虚招闻名的鸳鸯螳螂拳今年12月被国务院正式下文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鸳鸯门派精髓之一的鸳鸯螳螂拳,以其独特的拳法和左右双修的全面训练思想,成为螳螂拳中颇具特色的流派。     近日,记者实地拜访了鸳鸯螳螂拳第四代传承人、青岛籍老人孙丛宅。孙丛宅,1936年生人,籍贯平度。见面地点约在珠海路街道东海中路社区,此时的孙老正在用毛笔撰写鸳鸯螳螂拳拳谱,每页拳谱上画有各分解动作要领,对于零美术功底的孙老来说肯...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12月20日,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公示了首批12个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这一举措符合文化部于今年8月提出的“让遗产真正‘活’起来”的非遗保护新思路。截至2013年底,文化部已命名41个国家级非遗生产性示范基地。江西、海南、江苏、河北等省也已相继命名了43个省级非遗生产性示范基地。据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发布的公告,此次入选公示的12个自治区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分为传统医药、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三大类...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日前,“齐鲁非遗大讲堂”在山东颐正大厦开讲。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国琳作了题为《新形势下弘扬传统文化的机制建设与制度保障》的授课报告,梳理并阐释了山东在挖掘非遗项目及对齐鲁优秀民族民间文化挖掘、阐发中的亮点工作和未来展望。   与此同时,省直及各市文广新局下属的非遗保护单位就非遗保护中的经验与做法展开介绍与交流。   抢救性挖掘濒危项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方式和重要内容,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凝练、积淀形成的精华。提起非遗,人们有...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宝鸡社火脸谱创意衍生品 创意剪纸灯    对于衍生品,大众并不陌生,实体店、淘宝网上都能买到各种影视、动漫的衍生品。如今,非遗也有了衍生品,并以雨后春笋的势头走进大众生活。相对于传统非遗产品而言,非遗衍生品更注重产品的实用和美观,更容易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随着非遗热的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非遗衍生品开始走向市场,这是非遗自身延续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让老传统更时尚     “夏布是以苎麻为原料,以纯手工纺织而成的一种平纹布。苎麻是我国特...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